天天看點

試聽 Kali IN-5 v2主動音箱:近場監聽絕佳超值之選

一聽就中毒

是的,這對 Kali Audio IN-5 v2 主動音箱并不是借來 U-Audio 寫評論的器材,而是編輯部買來當作近場聆聽的參考器材。在采訪藝聖錄音室時,錄音師徐育聖讓我聽了一下他新買的 IN-5 v2,一聽就中毒,價格還不到三萬元,立馬買單留作編輯部的參考器材。

咦?U-Audio 不是有 Wilson Audio Alexia 2 與 丹拿 Contour 60 了嗎?怎麼會看上 IN-5 v2?答案是價位不同、大小不同,且用法也不同,原本我就在找尋優質近場聆聽的主動音箱,而且是專業錄音室版本,喜歡的品牌與款式不少,可是礙于預算,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直到 Kali LP-6 出現,聲音表現超棒,價格又非常超值,差一點就買下來了,可是總編忍了一下,打算聽過稍微貴一點點的 IN-5 v2 再做決定,而在藝聖錄音室隻聽一首曲子我就想買了。什麼?三萬元有找?不買對不起自己,埋單收貨。

缺貨要搶要快

另一個讓我立刻買單的原因是缺貨,代理商說這批貨賣得差不多了,可是新下訂的貨,Kali 原廠一直沒有回覆交期,恐怕是疫情、塞港與缺晶片所緻,現在既然有貨,當然先搶下來再說。

貴一點的 IN-5 v2,明顯比 LP-6 好嗎?我必須要說,LP-6 與 IN-5 v2 都是非常好的近場監聽音箱,兩者的頻率響應與動态範圍幾乎相同,如果預算較緊,LP-6 已經非常好用了,可是我喜歡 IN-5 v2,主要是沖着同軸單體三音路設計,IN-5 v2 的音場描繪與定位感,明顯更為精準,輕輕松松鑒别錄音的細微之處。

試聽 Kali IN-5 v2主動音箱:近場監聽絕佳超值之選

[超真實](hyper-realistic)音響

Kali 原廠形容這是[超真實](hyper-realistic)音響,意思是指重制錄音當中所有樂器的擺放位置,展現栩栩如生的音場,就算錄音全部是數位材料,音樂制作人也可以通過混音擺放聲音的位置,而在 IN-5 v2 上面,可以清楚辨識立體音響調控的效果,就像是[看見]聲音那麼真實。如果你有機會[近距離]聆聽 IN-5 v2,就可以了解我說的[仿佛樂器就在伸手可及之處]。

其實,LP-6 也有具體而微的音場定位,可是 IN-5 v2 使用同軸單體,技術上的優勢勝過 LP-6,雖然 LP-6 也是點音源設計,高音還加上導波器讓中高音銜接融合得更好,可是高音與中低音單體之間,還是有一點點距離,而同軸設計的 IN-5 v2,高音與中音發聲點在同一個位置與軸線上,理論上是最好的點音源設計,是以 3D 音場與定位感更加精準。

到底更精準是什麼意思?究竟更精準多少?抱歉,沒辦法量化,如果單獨聽 LP-6,近距離監聽也會覺得 LP-6 很準,可是音響器材就是如此,有比較才有傷害,如果把 LP-6 與 IN-5 v2 擺在一起比較,3D 音場與定位感更精準的差異,立刻聽得出來,而且不用比半天,随便聽個一兩首就知道差異。

試聽 Kali IN-5 v2主動音箱:近場監聽絕佳超值之選

三功放驅動(tri-amp)加 DSP Boundary EQs

至于 IN-5 v2 的價格,更是讓我驚訝,不到三萬元的價格,IN-5 v2 給你三音路同軸單體,裡面還用上 3 功放驅動(tri-amp),高音與中音各 40 瓦,低音則是 60 瓦,等于每聲道 140 瓦,光是買這些驅動模組就要不少錢了,還要加上 DSP 數位分音與 Boundary EQs 研發,如果你還在抱怨音響器材怎麼都那麼昂貴,請來看看 Kali Audio 的主動音箱,你花的每一分錢都值得。

Kali Audio 配置的 Boundary EQs,則是超值之外另一個非買不可的技術亮點。錄音室與居家聆聽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就是空間聲學與音箱擺位,而 Boudary EQs 可以依據實際音箱擺放狀态,通過數位等化補償,離牆遠就讓低頻正常發揮,貼牆擺就讓低頻少一點,減少低頻駐波幹擾,而且設定超簡單,對照音箱背闆上的圖示,看你的音箱擺放位置最接近哪個圖,切換支援的 DIP 開關即可。

試聽 Kali IN-5 v2主動音箱:近場監聽絕佳超值之選

Boundary EQs 的設定依據,來自 Kali Audio 在洛杉矶 The Village 錄音室的測量資料,The Village 擁有超過六十年曆史,見證了美國流行與搖滾音樂的輝煌時期,從 Rolling Stone、B. B. King 與 Bob Dylan,到年輕一輩的 Coldplay、Lady Gaga、John Mayer 等,都曾來過 The Village 錄音,假如你喜歡這些樂手,用 IN-5 v2 來聽,或許可以想象身在 The Village 的錄音現場。

除了 Boundary EQs 可以調整數位等化補償,IN-5 v2 本身的設計就很容易擺放,因為低音反射孔開口在前方,就算靠牆擺,也不易産生低頻駐波幹擾,大尺寸開口則可降低氣流噪訊。我在寫 LP-6 的時候就說,Kali Audio 每一處設計都有聲學道理,IN-5 v2 也是如此。

試聽 Kali IN-5 v2主動音箱:近場監聽絕佳超值之選

拿數十倍價格的前端器材搭配

迎回 IN-5 v2,我這次不擺在桌面上聽,而是把 IN-5 v2 當作一般家用書架音箱使用,餵給它超高檔搭配,信号源使用 YBA CDT450 轉盤與 Merging NADAC,外加 mbl Noble C11 前級,我想大概不會有人這樣搭配了,機器每一部都比 IN-5 v2 貴上一、二十倍,可是我想用這樣的搭配來試試 IN-5 v2 的能耐。放心,我等一下還會換上[平價版]組合,告訴你 IN-5 v2 有多超值。

試聽 Kali IN-5 v2主動音箱:近場監聽絕佳超值之選

用 C11 前級來搭配 IN-5 v2,中頻段飽滿厚實,音色還增添了一分高貴感,像是聽穆特與約翰.威廉士合作的[Across the Stars],聽[Rey's Theme],小提琴獨奏的音色綿密又有光澤,高音部明亮且激昂,音階下行走到低音部,轉折的音色變化對比清晰,因為是跨界錄音,低音大提琴撥奏的份量加得重一點,IN-5 v2 清楚把錄音的風格呈現,加料的味道也很精準,錄音的層次感相當漂亮,銅管群吹奏時位置略向後退,撐開寬闊的音場,對比凝聚在音場中央,漂亮浮現的小提琴獨奏,這麼棒的聲音,真不敢相信 IN-5 v2 隻賣三萬有找。

音響描繪準确度更高

試聽 Kali IN-5 v2主動音箱:近場監聽絕佳超值之選

換上 Katja Werker[Contact Myself 2.0],這是她與另一位吉他手 Gert Neumann 在老虎魚錄音室的現場錄音,由老虎魚的老闆 Gunter Pauler 親自操刀,聽[Yes],前奏的木吉他在左方,從唱片的照片上來看,那是 Katja Werker 自彈自唱,開唱之後第二把吉他在音場右方浮現,無格貝斯則凝聚在中央後方,當我在試 LP-6 的時候,也聽過同一首曲子,IN-5 v2 的準度明顯更強。

我試着在音箱中央位置,移動頭部的位置,認真想聽出 Ketja Werker 的歌聲是不是有點偏左,因為吉他明顯在左邊,可能自彈自唱也會偏左邊一點,不過并不明顯,隻有稍微偏左,我想後制時應該有補償修正人聲置中,隻有口唇細部聲響感覺稍微偏左,其實,IN-5 v2 迷人的地方,就在這細微之處,有如照妖鏡的精确重制。

錄音細節效果又多又清楚

試聽 Kali IN-5 v2主動音箱:近場監聽絕佳超值之選

來一點低頻猛爆的音樂,聽 Michael Jackson[The Way You Make Me Feel],IN-5 發揮了精準的性能,開場的音效與電子鼓左右聲道互動跳動,中央有凝聚的節奏聲響,背後則是電子合成器的和弦,撐開音場的寬度,Michael Jackson 凝聚在中央,電子合成器諸多音效在左右聲道裝飾,和聲拉開音場的寬度,Michael Jackson 的錄音真的是經典,每次聽都可以感受到錄音工程師精心炮制的音效,把音樂做得豐富飽滿又熱鬧,難怪能成就經典。

好吧,我知道有人說拿 mbl、Merging 與 YBA 來搭配 IN-5 v2,太過分了,餵這麼好,任何主動音箱都會變好聽, 來,換上最平價的搭配,拿出之前總編的[錦囊妙計],祭出 ifi Go-Blu,售價 5,800 元的随身藍牙無線 DAC,用 Airplay 來聽,這樣夠平價了吧!

平價随身藍牙無線 DAC 搭配一樣棒

一樣的[The Way You Make Me Feel]再聽一次,換上 Go-Blu 來聽,IN-5 v2 精準的音場定位,魅力不減,差别在中頻段的飽滿程度與中高頻的細膩表現,略為遜色,唉,這真是沒辦法,好音色都是錢堆出來的,可是 Go-Blu 還有三段數位音色調變,補上低頻強化,下盤的飽滿程度會再好一點,隻是那音色的高貴感很難追上 C11。

重點來了,搭配 Go-Blu 這麼平價的無線藍牙 DAC,而且隻用 Airplay 聽 Apple Music,IN-5 v2 依然可重制精确的定位感,監聽性格強烈,還有,IN-5 v2 對音量大小的差異,相當敏感,錄音動态範圍的變化也相當清楚,就算是複雜的管弦樂,一樣讓你見樹又見林。

聽馬勒的層次感真準

試聽 Kali IN-5 v2主動音箱:近場監聽絕佳超值之選

管弦樂誰最難?馬勒!來聽[馬勒第五号交響曲]第五樂章,選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的版本,樂章從銅管長音開始,主題動機跟着木管的應答,木管吹奏時,銅管繼續吹奏長音襯底,IN-5 v2 就是如此清晰呈現每一件樂器的細節。等弦樂群加入,音場左右寬度拉開來了,木管群與銅管群居中,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在右方,小提琴聲部在左方,馬勒讓兩個聲部互動拉奏主題,再與銅管、木管互相交織,IN-5 v2 把各個聲部,層次分明地重制。

IN-5 v2 重制的音場層次,絕對是第一流的表現,不過低頻段的延伸,當然受到音箱箱體尺寸的限制,就以[馬勒第五号交響曲]第五樂章的終曲來說,壯闊燦爛的管弦交織,下盤的延伸就有限制,雖然管弦樂團聲部呈現依然層次漂亮,可是定音鼓打擊的力道,與大鼓快速敲打的形體,就比不上大型落地音箱,沒問題,如果你覺得低頻差一口氣,加個超低音就好,保證把定音鼓與大鼓滾滾而來的能量補好補滿。

拿來當家用音箱超值又好聲

雖然 Kali 做的是錄音室監聽音箱,可是從我試聽 LP-6 與 IN-5 v2 的經驗,拿來家用也非常好,而且預算相當親民,就算沒有高檔前級,也可以簡單搭配 Go-Blu 這類平價無線藍牙 DAC,直接用手機或電腦播放,也可連接配接 Tidal、Spotify、Apple Music 等等線上流媒體音樂,而且 Boundary EQs 與高中低頻可調的 DSP,更強化了 IN-5 v2 對聲學空間的适應能力,我必須要說,在相同的預算當中,我想不出任何比 IN-5 v2 更好的書架音箱與功放組合,它實在太超值了!

試聽 Kali IN-5 v2主動音箱:近場監聽絕佳超值之選

參考器材

信号源:YBA CDT450 CD 轉盤

DAC:ifi Go-Blu / Merging NADAC

功放:MBL N11 前級

線材:Tromba Cypher-OCC USB 線 / Xsymphony Precision One 電源線

配件:Tiglon TMR-2 音響架 / MYSTJ Audio CMS 音響架 / ASI 調音裝置

器材規格

Kali Audio IN-5 v2

形式:3 音路同軸單體低音反射式主動音箱

單體:1 吋絲質軟半球高音 x 1、4 吋同軸中低音 x 1、5 吋紙盆低音 x 1

頻率響應:39 Hz~ 25 kHz

分頻點:280 Hz、2.8 kHz

内置功放:140 瓦(40+40+60)

最大音壓:115 dB

輸入接口:RCA、TRS、XLR 各一

尺寸:H 382 x W 282 x D 206 (mm)

重量:8.43 公斤

價格:由于平台限制,請到宅嗨網檢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