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錄一個好的吉他音色需要哪些條件?

錄一個好的吉他音色需要哪些條件?

如何錄出一個好的吉他聲音

首先你需要準備三件東西

1.一個可買一台奔馳的麥克風

2.一個有幾兆位音域的數字錄音器

3.一個能聽出麥克最佳位置的耳朵

我認為,幾千元以上的麥克風已有相當好的品質(建議你買兩個才能做立體錄音)一個16位的數字錄音器可以錄出很棒的效果,如果你使用正确的話,而一旦你清楚你在做啥的話,最佳位置也不再那麼重要

[室内原聲]

有一件事對好的錄音效果是極為重要的,它稱為"室内原聲",室内原聲會大幅度渲染你吉他本來的音色,因為吉他發出的聲音會被室内所有物體,牆壁、地闆及天花闆所反射

當我們在一個空房間内,我們很容易察覺到這個現象,它聽起來空蕩蕩的且有回音,一旦我們在地上放了地毯,挂上窗簾 并擺放家具在室内,這現象似乎不存在了

事實并不然,即使是在放滿了地毯、窗簾、家具及軟墊的客廳裡,聲音仍舊會被大量的反射

每一個密室都會反射聲音,也是以當你彈琴時琴聲也被改變了。你自己可以做個實驗,拿個背帶好讓你可以站着彈吉他,現在走到屋外,花園中某處,盡可能遠離任何牆壁最好,彈你的吉他并注意聽,你聽到什麼?

首先你會注意到音量好像有點小,這是因為沒有牆壁或家具所反射的聲音的緣故,你聽到的唯一聲音是從你吉他直接進到你的耳朵,現在更仔細聽,你可能會同意你的吉他聽起來真棒,音色很平均且純,比你過去習慣聽到的好多了

如果你現在不是站着,那就站起來,走回到屋内并持續彈着吉他,當你一旦進入屋内,你會察覺到室内原聲,就如同你開了效果器一般

我們得到以下的啟示:原聲吉他在室外開放空間聽起來最好,當你一旦進到屋内,你所聽見的不是你吉他原本的音色,而是被室内所有反射音所扭曲後的音色。

不幸的是99%的機率,這音色比你吉他原本自然無反射的聲音要爛多了,你大概從來不知道這回事,因為你已習慣了你總是在彈的房間的聲音,而你的大腦是很聰明的,它會補償你原聲失真的聲音印象,并讓你自然地接受它,然而一旦你開始錄音,情況就變糟了,在下一段我會解釋原因

[改進室内原聲]

在錄音時為了減少音波反射效應,專業錄音室裡通常都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吸音棉和繞射闆,目的是要防止音波在室内來回震蕩(吸音棉的作用)。

如果仍有震蕩,也把音波散射到每個角落(繞射闆的作用),你立刻就能察覺這種現象。因為在錄音室内聽起來很"死"這是好現象,因為如此你錄到的音裡不會有多餘的回聲,這些回聲一旦被錄進去你無法把它去掉,但是在事後用電子回聲裝置卻很容易加進去。

然而,這些吸音棉和繞射闆對高頻音很管用,但對低頻音卻不然。實際上,當你在錄吉他時大部分的吸音棉仍然會反射許多由第6、5甚至4弦所發出的音。

同時,繞射闆也不會把這些音都繞射掉,這些反射效應并不像'空房間裡的聊天回音'一樣容易被察覺,事實上你所聽到的主要是那些較高頻的音,至于吉他發出較低頻的,幾乎無法避免的反射,會導緻不平均低音響應、重低音以及吉他錄音整體品質降低

好在有兩個補救方法能避免上述的問題:

1.在一個開放的空間去錄音你的吉他。确認那裡沒有風、沒有雨、沒有牛或是其他會發出噪音的動物(包括可能會停在在你麥克風上的昆蟲),然後請一個在空中交通指揮部的大人物去安排在你錄音半徑範圍約40公裡都不會有任何飛機從你頭上飛過。

附近的道路全部都要被封鎖,然後任何在你附近的人(假設離你一公裡),請他站着當木頭人不要動,直到你錄完音為止

2.在一個大空間的建築物裡面錄音(最少要大20x20公尺,越大越好,天花闆也要差不多高。大部分的大教堂大概都OK,但是所有的牆壁,還有地闆都要用地毯覆寫,然後用一個又大又軟的東西把門口給塞住,這樣可以減少回音。

像一個大型的歌劇院就很适合,你要做的隻是把他包下來然後給自己充足的時間錄音。

在剛剛提到的兩個方法中,你就不會被錄音的反射回聲給困擾,然後你可以很簡單就能有好的錄音。但是,這兩個解決方案因為某些原因在現實上好像行不通,是以你可能要繼續讀下去。

錄一個好的吉他音色需要哪些條件?

[駐波]

我曾提過吉他錄音的重低音現象,這是路人皆知的問題。如果你曾經在家用麥克錄過吉他的話,你一定知道聽起來如何,某些低音特别明顯,而且好像使你整個音響系統産生共振。

如果你試着用音色控制或是均衡器來去除這些低音的話,最多也隻是得到一個薄薄的,沒有實體的聲音。

如果你真要知道這些來龍去脈的細節,你應該詢問實體學家,或者去查詢相關專業資料。在此我隻解釋最基本的原理,因為任何其他的部分都超出本文所涵蓋的範圍,然而我會用那個網站的一些動畫來解釋

首先你要知道的是,音波(或是任何的波)會相加,這很容易明白,兩把吉他比一把大聲,在下面的動畫你可以看到它是怎麼發生的,兩個波一大一小,一個向左一個向右,當兩者相遇他們互相疊加而産生一個更大的波

錄一個好的吉他音色需要哪些條件?

現在看一看在右邊的小黑點,你可以想象它是一個小軟木塞漂浮在一個池子的表面上,小軟木塞上下移動的幅度比當隻有一個波的時候還大很多。這是因為兩個波相加的結果。(這裡我小補充一下這種實體現象叫做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但是現在來看看左邊的那個小點,它隻是在稍微旁邊一點的位置,雖然它是在同樣兩個波相加作用的影響下,但是它卻是靜止的。

這就是波的幹涉效應,上述的例子,稱為駐波。數個波可以合成駐波,與正常的行進波不同的是,駐波的振幅在不同的位置會有很大的變化。

那個不動的小點(或是不動的軟木塞)可以這樣來解釋,一個波把它往上推,另一個波以相同的幅度往下拉,因為兩波的波型和移動速度皆相同,故抵消的作用會永遠持續,然而另一個軟木塞,因為所在位置不同,使得兩波永遠互相效力,當一個波往上推時,另一個波也是如此,當一個波往下拉,另一個波亦然。

[錄音室内的駐波]

現在池塘裡的軟木塞的行為和你麥克裡的金箔是相同的。在錄音室裡,兩個波是由你吉他發出的音波和所有牆壁、地闆、天花闆的反射波所造成。

換句話說:在所有的房間内包括錄音室,都會有音波幹涉發生。當音波幹涉發生時,音量會根據你所在位置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再換句話說:如果你用吉他彈一個音,錄到的音量會根據你麥克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但這也不算太糟,一切你所要做的隻是把麥克放在一個音量好的位置,是嗎?不幸地并不是這樣。因為音頻不同波長也不同,故每個頻率的幹涉也不同,是以音量不隻是由麥克位置來決定,還與所錄得的頻率有關!

整體效果與很多因素有關(房間大小、室内物品、吸音性質等等)是以相當複雜幾乎無法預測。

室内駐波的産生表示許多不同的音頻以完全無法預測的方式互相抵消或放大。基本上,這是在說當你用麥克風在室内錄你的吉他的話,它聽起來會像是你把音源經過一個很多段均衡器出來的聲音。

我們通常把這種聲音影響的結果稱做"室内聲響效果"。

現在你能了解為什麼擁有錄音室的人總是花大把大把的銀子在吸音闆上面。這可以減少音波反射,因而也減少了聲波互相幹涉的問題。

不過,像是之前提過的,就算有了優良的吸音裝置,吉他低音空弦E、A甚至D弦所發出的基頻音都還是很容易反射。也就是說尤其是低音弦容易造成比較大的問題。無論麥克風如何裝置,某些特定的頻率會被放大(就像圖中右邊的黑點),有些則會被減小(左邊的黑點)。

隻要你些許移動你的麥克風或是吉他,就會有不同對應的頻率被放大或是縮小,而且這是完全不可預估的。現在你能了解為什麼常常你室内吉他錄音常常會有讨厭的重低音,這代表你所在的位置讓某個特别的低音頻率加上其反射音的結果讓總體音量放大。

如果你改變你麥克風的位置,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隻不過是在不同的音上面。這是于事無補的,因為移動麥克風并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這種聲波相幹的情況在整個室内都會發生的。

在理論上EQ(均衡器)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這問題是你需要有個技術高超的音響工程師,然後EQ要有很多段(我會說最少要64段)。不隻如此,不同頻率産生的失真情況複雜到我們沒有辦法用耳朵去修正。

然後更慘的是,均衡器的調整會随着時間而有所改變,因為你可能會移動你的吉他導緻聲波互相影響的形式會改變。

[我們能做什麼?]

任何一個室内空間的聲響情況都可以經由一些适當聲響的處理而有所改善。事實上,很多人會告訴你房間是可以被調整到一個接近完美的境界的。

然而隻要你不清楚對你來說何謂真正的完美,很難找到一個有效率的解決方案。不過從另一個觀點來看,一個好的室内空間也可以對你的錄音添色不少。不過不幸的是,大部分我們住的房子的室内空間都不是很理想。

當我錄第一張專輯的時候,我遇到了跟上述完全一樣的問題。無論我的音響工程師怎麼做,出來的聲音我都不喜歡。這花了我不少的時間去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而這也是我決定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這樣的話你就可以省下這些時間去練琴。我的解決方法是很徹底的,像是某種"總體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把錄音室(或者說任何房間)的聲響效果去除。首先我為"完美的聲音"選一個很清楚的依據。

在我的情形就是我的吉他在開放空間所錄到的聲音,接下來我對錄音室的聲響性進行數值模拟(還好我有很強的實體背景),來找出在哪些位置幹涉的問題最小。現在回想起來,這一步并非絕對必要的,但我認為無論如何有點幫助,然後我用個可攜帶,電池動力的數字錄音器,先把每一首歌在開放空間錄起來,這開放空間的錄音聽起來真的很贊,可惜被鳥鳴、風、停在麥克風上的蒼蠅、以及一兩架飛機所糟蹋了。

除此之外這聲音簡直是棒透了!在錄音室裡,我們把那些受幹擾的片段剪掉,用剩餘的部分來産生一個錄音的頻譜,如下所示:

錄一個好的吉他音色需要哪些條件?

而當我們對同一首歌也制作錄音室的頻譜時,兩者的差異馬上就顯現出來了,然後,針對兩個頻譜的差異,我們使用一個64軌的數字均衡器來調整錄音室的頻譜,使其接近在開放空間所得的頻譜,于是我們得到很大的進步!

最後我更進一步:制作了一個計算機程式以及一些電子裝置,用來在錄音的同時把錄音室頻譜改變成室外頻譜(或是任何參考頻譜)的波形,這就好像是一個自動化的前置錄音方法。

這方法的優點是:對于後來特定頻率的增強或減弱有時會産生額外的噪音或奇怪的聲音,是以強等化有時是需要的,而缺點是每首曲子必須錄兩次,一次在室外一次在錄音室!而且這中間我不能換吉他或換弦。

錄音室的配置大概是像以下所示:

錄一個好的吉他音色需要哪些條件?

皮了一下,應該是這個才對

錄一個好的吉他音色需要哪些條件?

是以不論用任何麥克風來錄,即使在有駐波,重低音及其他讨厭東西的情況下。一部連接配接可程式均衡器的計算機能将錄音的頻譜變形成類似室外錄音,甚至是在音樂到達數字錄音器之前!這樣的錄音結果聽起來十分自然且平衡。

最後我們把錄音制作成母帶,用一個高階的器材(Lecixon 960L-S)加入少許的回聲效果,并執行等化,事實上這步驟加進了室内原聲的模拟(回聲效果和頻率過濾),你可以從以下的的示範音檔聽到結果。

總而言之:我的方法是采用高科技盡可能來消除錄音室的原聲,高頻反射是被錄音室内的吸音闆所消除,剩餘的低頻效應(音波幹涉)被計算機控制的EQ所消除,基本上這重建了我的吉他在室外的聲音,也就是我個人的"天籁",然後在制作母帶的過程中加入了少許的回聲以及一點點的音控,事實上這步驟模拟了絕佳錄音環境的原聲。

[是以你能做什麼?]

以上所述的方法是很高科技的,或許不是對每個人都可行,然而以下幾點要訣,是基于如上述同樣的原則,或許能大幅改善你的吉他錄音。

錄原聲吉他的六點秘訣

1.找一些有吸音棉的闆子,大約一公尺見方或更大,把他們放在你錄音位置的後方,這些闆子會吸收很多在房間或錄音室内反射,而與吉他發出的聲音相幹涉的聲音 (不需要将整個房間鋪滿闆子)。

錄一個好的吉他音色需要哪些條件?

兩個吸音棉闆貼在多任務闆上,在闆子側面鑽幾個洞,并用一條線綁起來,如此他們可以成V字形站立,而你也可以很容易的折起來存放,将這個螢幕放在你錄音位置的後方。

2.用你所能找到最大的空間來錄音,或許你能在周末進入某個工廠的大廳,或是朋友的大儲藏室,你錄音的房間越大,音波幹涉的問題就越少。

有個家庭錄音室來練習是很好,但最好也考慮準備一套便攜裝置,包括兩個麥克風,一個可攜式數字錄音器,以及一兩個吸音闆,每當你能借用一個大空間時就能夠用到。

3.若你要錄立體聲,将麥克風的頭靠在一起,使得任何音波幹涉的問題對兩聲道皆同,如此在事後可以很容易用均衡器将之去除。

錄一個好的吉他音色需要哪些條件?

4.将麥克風指向不同的方向來創造出漂亮的立體聲,一支麥克風指向第十二琴格另一支指向琴橋下方的面闆,這種配置我覺得最好,将吉他靠近麥克風,保持約30-40公分的距離。

5.千萬不要将麥克風指向音孔,音孔隻會産生很低頻率的音,而非中高音。

6.使用錄音軟體加上頻譜分析儀,這樣你可以看到你的錄音頻譜,然後辨認那些重低音的頻率,并且用智能将之去除,而不是靠嘗試錯誤或運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