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買的進口美瞳,其實是地攤貨

作者:大白吃熱瓜

這幾年,上半臉審美興起,逐漸成為顔值經濟的風向之一。作為“眼部口紅”的美瞳更是成為美妝黑馬,市場甚為火熱。

美瞳的本質是隐形眼鏡,隻不過加了色素層,可以有不同的花色和瞳色,這也剛好迎合了青年一代追求個性和顔值的消費剛需。這個微小的改變,竟然爆發出一條新的商業賽道。

據青山資本資料顯示,近5年,中國美瞳行業複合年均增長值高達41%,2020年終端銷售額超200億。

相較于歐美國家高到30%以上的滲透率,中國美瞳市場滲透率僅7.5%,還擁有着至少4倍的成長空間。據Mob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中國彩瞳行業市場規模将達到500億元,有望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

另據《2021年中國美瞳隐形眼鏡行業分析報告》分析稱,2020年大陸近視患者将達7億,其中16歲-24歲群體近視患病率将達到94%。而根據CBNData資料,購買隐形眼鏡的消費者中約有70%會購買美瞳。

這一系列資料表明,中國美瞳市場潛力可期,增長空間巨大。

如果說行業增長的A面是繁榮,B面必屬于野蠻。

截至目前,大陸現有1500家美瞳相關企業,其中約84%成立于近5年。這還是台面之上的數字,台面之下則屬于美瞳代理們,從業人數難以統計,業務規模更難統計,品質問題更加堪憂。

你買的進口美瞳,其實是地攤貨

大多數美瞳企業成立于近幾年。/企查查

你買的進口美瞳,其實是地攤貨

進擊的資本市場

泛濫的地下叢林

當今的美瞳市場,用魚龍混雜來形容最合适不過。

雖然沒有哪家的市場佔有率能夠占據顯著優勢,但你方唱罷我登台,各大品牌都想讓自己的銷售額和名氣拔得頭籌。

以2009年才成立的美瞳新勢力Moody為例,其不到3年時間就完成了5輪融資。4iNLOOK也幾乎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接連完成了兩輪融資。

你買的進口美瞳,其實是地攤貨

Moody融資曆程,成立3年内融資5次。/企查查

根據《天貓隐形眼鏡行業人口洞察白皮書》釋出的相關資料,相比口紅20%的複購率,美瞳的複購率高達30%-50%。供不應求,成為這個行業的基本市場格局。

但另一方面,由于美瞳貼近眼球,本質上屬于醫療器械,生産美瞳的廠家不僅要具備相關資質,也要具有相當的研發實力。這意味着,美瞳的産能十分有限。

目前相對成熟的美瞳供應鍊企業,主要分布在南韓和中國台灣,中國内地有資質的代工廠很少。這就導緻美瞳新勢力們貨源單一,很難從産品研發上走差異化路線,不得不通過價格戰來占領更多市場佔有率。

目前,許多品牌的日抛類美瞳,在電商平台的銷售單價甚至低至10元左右。批發價就更低了,如此低的成本價,很難想象其品質能否達标。

這還是台面之上的,台面之下,水就更渾了。

由于正規美瞳産能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美瞳代理應運而生。

據《法治日報》報道,有号稱“三證齊全”的美瞳代理團隊,在消費者質疑其銷售的産品資質時,一律用同一張“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截圖來應付。至于産品之間的細微差别,“消費者沒有這個專業能力去識别”。

有行業知情人士表示,為了推銷産品,瞳代們往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許多會打着明星同款的旗号來銷售,這已經是最基礎的操作。高階操作則是在朋友圈立人設,如發寵物領養帖吸引眼球,營造“有愛心”的人設,這樣能和潛在客戶建立心理認同。

你買的進口美瞳,其實是地攤貨

所謂明星同款,生産資質不明,你敢買嗎?

在銷量優先政策之下,貨源地乃至貨品品質都被抛之腦後。瞳代們往往宣稱手上的是進口貨,可據資深從業人員透露,其經手的所謂進口美瞳,實際上都是從國内發貨的。

此前,有媒體曝光過揚州一家美瞳小工廠,在沒有任何資質的前提下,4個多月賣出120餘萬副假美瞳産品。知乎上一位從事美瞳行業多年的店主表示,國内貼标的仿品,成本價才2-8元不等。

市場沉渣泛起之下,美瞳之于消費者隻關乎美,之于商家則隻關乎錢,至于其醫療器械屬性,卻無人提及,仿佛毫不相關。

你買的進口美瞳,其實是地攤貨

美瞳不僅關乎美

更關乎醫學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美瞳終端市場大緻經曆了“發展三部曲”:從醫療用品到消費品化,從消費品化到快消品化,從快消品化到美容美妝化。

如今,顯然已經演進到美容美妝化的階段。但美容美妝隻是表象,美瞳本質上還是屬于醫療器械,為什麼呢?因為它緊密貼合你的眼球,而且是最為敏感的角膜,哪個名額不合格,都有可能引發眼部疾病,甚至失明。

據廣東電視台報道,2019年有一位大連的吳小姐,連續戴了兩年美瞳,有時候睡覺都忘記取,結果導緻角膜過度磨損,成了“毛玻璃”一樣,看東西都是糊的。

還有睡了一覺美瞳轉到眼球後部威脅到視網膜的,以及美瞳碎在眼睛裡要手術才能取出來的。當然,這些事例都是不當佩戴美瞳所緻,尤其是睡覺時沒有取下造成的禍端。

那麼是不是隻要睡覺時及時取下美瞳,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呢?非也。

你買的進口美瞳,其實是地攤貨

美瞳,歸根結底還是醫療器械。/視覺中國

由于美瞳緊密貼合眼部,許多名額都關乎用眼健康。

這其中最為關鍵的名額就是透氧量。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角膜就是眼睛的窗戶。角膜是一層透明組織,正因為透明,因而内部沒有毛細血管分布。換句話說,角膜細胞的呼吸隻能靠直接接觸空氣來完成。

如果美瞳的透氧量不達标,就會導緻角膜細胞呼吸不暢,長此以往就會造成角膜病變,誘發失明風險。許多瞳代在宣傳所售賣的美瞳時,往往會忽略透氧量,而使用含水量混淆替代,實際上這根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另外,美瞳的色素層在什麼位置也很重要。如果色素層就在美瞳表面,那就意味着色素會直接與角膜接觸,進而帶來巨大的健康隐患,而使用了色素包裹技術的美瞳,則可以避免色素層與角膜直接接觸,會相對健康一些。

最後就是要關注美瞳的基弧,也就是彎曲程度,基弧越大,鏡片相對越扁平,佩戴時可能會容易脫落;而基弧越小,鏡片相對越彎曲,戴起來又容易有異物感。

如何來确定鏡片的基弧是否适合自己呢?當然還是要接受正規的醫學檢查,才能知道自己的角膜曲率和角膜直徑。

你買的進口美瞳,其實是地攤貨

接受醫療檢查,再選擇合适參數的美瞳佩戴,才真正科學。/視覺中國

可見,美瞳并不像塗個口紅那麼簡單,而是一款非常專業的醫療器械,因而需要十分嚴格的監管政策。

你買的進口美瞳,其實是地攤貨

監管就位

球到了消費者這邊

事實上,中國的監管不可謂不嚴格。

目前,大陸已經将美瞳納入第三類醫療器械進行監管,銷售者須持有營業執照、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才可合法經營,如果在電商平台上銷售,還需要網際網路藥品資訊服務資格證書。

所謂第三類醫療器械,是最進階别的醫療器械,是指植入人體,用于支援、維持生命,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同屬此類的還有植入式心髒起搏器、醫用核磁共振成像裝置、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打點滴器、CT裝置等。

你買的進口美瞳,其實是地攤貨

美妝為表,醫療為裡。/視覺中國

鑒于美瞳的醫療裝置屬性,早在2015年實行的新《廣告法》,就已經明确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這四類廣告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

這使得美瞳的銷售管道不得不轉向社交媒體,而為了避免平台成為地下灰黑産的聚集地,許多社交媒體對美瞳廣告也有着嚴格的限制——

主流短視訊平台均不允許美瞳品牌做直播、B站挂連結會被限流、小紅書的美瞳商戶需要開白名單……

另一方面,進口方面也有諸多合規門檻。事實上,各國針對美瞳出口也有着很嚴格的限制——

日本法律嚴格禁止銷售月抛以上的隐形眼鏡,而禁止售賣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長期佩戴會導緻眼角膜缺氧甚至導緻失明。并且,南韓、美國也早就意識到了年抛的危害性,幾乎不會售賣。

全球範圍内的嚴格監管,本該将美瞳市場導向正軌。奈何市場強勁,消費需求旺盛,緊縮的供給和蓬勃的市場之間,瞳代們破土而出,将美瞳交易變成了一種私下裡的行為,進而為監管帶來了巨大的難度。

你買的進口美瞳,其實是地攤貨

違規出售醫療器械,是違法行為。/微網誌截圖

一方面,社交平台應當踐行主體責任,對于違法銷售“三無”美瞳制品的瞳代賬号,應當及時清查封禁。但另一方面,堵不如疏,一味封堵終非長久之計。

既然消費需求旺盛,那麼也可以說,球已經到了消費者這邊,畢竟自己的眼睛自己要愛護。有的健康失去了還能逆轉,比如胖了可以減肥;但眼睛問題不是小事,不可一時短視壞了一生。

對于監管而言,在強力懲治灰黑産的同時,也可以鼓勵合規廠商進行技術突破,以國貨之光補足産能缺口,這樣也能抑制瞳代的野蠻生長,讓市場回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