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家超正式宣布參選特首 迎接公職生涯最大挑戰

作者:香港經濟導報社
李家超正式宣布參選特首 迎接公職生涯最大挑戰

香港特别行政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将于5月8日舉行。李家超今日(9日)下午2時30分在網上新聞釋出會上正式宣布,參加香港特别行政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李家超先後用中文和英文發表競選宣言,随後接受記者提問。

李家超正式宣布參選特首 迎接公職生涯最大挑戰

線上記者會截圖

李家超表示,40多年的參政曆程中,他時時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做,香港才能變得更好。”他認為時值香港回歸25周年,承前啟後,香港亟需把握發展,邁上新發展的台階。

提出施政三個方向迎接公職生涯最大挑戰

過去兩年他看到香港由亂及治的變化和發展變革的契機,他認為,未來5年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是以決定參選,承擔曆史使命,一同推動香港向前,期盼看到一個有活力、人人都有幸福,高度開放、廣泛團結及社會安甯的香港。

李家超表示,此次參選的決定出于對國家的忠誠,對香港的熱愛和對市民的負責。他有信心迎接他公職生涯的最大挑戰。

李家超指出,未來施政有三方面目标,包括以結果為目标解決不同問題、全面提升香港競争力,以及奠定香港發展的穩固基石。

李家超正式宣布參選特首 迎接公職生涯最大挑戰

出身基層 施政為解決市民問題

李家超表示,他出身基層,從小在公屋長大,親曆基層市民的困難,相信政府施政必須以解決問題為首位。他說自己是個務實的人,一向相信,做事除了符合程式,更應以結果為目标。他席間反複表示:“成果說了算!”未來若當選,将從政府理念和施政方式做出變革,倡導依靠“我們”共同解決問題。

他特别指出,變革是為達到更好的結果,而非為變而變,好的政策和做法會保留。對于香港一直以來存在的房屋、醫療和青年發展等問題,未來若成功當選,将以惠及社會和市民為目的做出變革,在“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下積極與社會各級和市民互動,制定政策措施讓市民真正分享發展的紅利。

他在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強調,做行政長官最重要的是公平公正。他說自己沒有任何包袱,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大家可以做事,而每個人都受惠。整體利益是他的首要考慮,而非某個界别的利益。

親自回應:是否強硬派?

李家超回應記者對于外界對其“強硬派”猜測的提問時表示,對事情的處理方法要按照事情本身的需要去做,對待不同僚情的态度和方法都不一樣,應從整體利益出發。而處理的關鍵是适當而有效。

李家超認為,處理事情,應有正确判斷、對對象有所了解而後有相應方案。未來他的政府團隊會集思廣益,全面考慮各種因素做出方案。他表示,如果自己當選,未來五年,希望為香港帶來發展的穩定環境,鞏固得來不易的穩定局面,讓香港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大步前行。

服務市民多年 獲寶貴經驗能力

李家超在會前于競選辦會見傳媒時稱:“我從一個前線的警務督察到警務處副處長,之後的保安局副局長、保安局局長,以及政務司司長,在過程中我得到很多寶貴的經驗、知識和能力,亦豐富了我的視野,是以我多謝香港、多謝香港市民在過去45年給予我機會為香港服務。我将秉承着這股熱誠,走我将會走的道路。”

此次李家超在記者會上還特别指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依靠各界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同為香港開新篇”正是作為他此次競選的口号,不僅出現在視訊背景和演講台前方,也作為背景圖出現在其用于競選的臉書頁面。

李家超正式宣布參選特首 迎接公職生涯最大挑戰

圖檔來源:李家超臉書

競選團隊現雛形

有關競選工作,據記者了解,要成為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必須取得最少188個選委會委員提名,而在選委會五個界别中,每個界别最少獲15個提名。目前,李家超團隊已初見雛形。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昨日(8日)對記者表示,自己已加入李家超的競選團隊,擔任競選辦主任。而有消息指,競選辦的副主任多達17人,比林鄭月娥2017年的11人還要多,其中之一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制及内地事務局前局長譚志源,将出任李家超競選辦副主任。

據報道,參與過2017年特首選舉,名列林鄭月娥競選辦的兩名副主任,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陳清霞,以及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以及林鄭競選辦選舉開支代理人吳文華,也均擔任李家超的選舉開支代理人。

譚耀宗形容李家超是實事求是、很真誠、對國家很有承擔的人,是擔任特首的合适人選。自他升任政務司長後,已特别留意他的表現,尤其是香港與内地商讨通關,難度很高,但他可以在兩地抗疫做法不同之下,可以說服中央,讓内地對香港放心,說明他已取得中央的信任,認為他有能力推動内地和香港關系。

(編輯:莊纾)

李家超正式宣布參選特首 迎接公職生涯最大挑戰

本文為香港《經濟導報》新媒體文章,

如欲轉載請私信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