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局勢有變?俄烏沖突第45天,俄軍臨陣換帥,西方試探普京底線

作者:軍機圖

再過一個月就是一年一度的紅場勝利閱兵了,分析普遍認為普京想在5月9日紅場閱兵式之前結束這場已經持續了45天的俄烏戰争。

考慮俄軍前期在烏克蘭的去軍事化行動并不順利,接下來一個月内俄軍想要提速,勢必要做出一些改變,而目前俄軍似乎已經在及時調整了。

局勢有變?俄烏沖突第45天,俄軍臨陣換帥,西方試探普京底線

據《莫斯科時報》消息,俄羅斯國防部已經任命前俄羅斯駐叙利亞部隊總司令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上将為俄軍烏克蘭特别軍事行動總指揮。

俄國防部做出這一重大調整的原因是過去45天内俄軍在烏克蘭境内的特别軍事行動并不順利,且俄軍遭遇了重大傷亡,其中不乏一些靠前指揮的進階軍官。

而造成這種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參與行動的俄軍各軍兵種間協調不暢,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無疑就是找個有聯合兵種行動指揮經驗的指揮官,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上将應該是最合适的人選。

局勢有變?俄烏沖突第45天,俄軍臨陣換帥,西方試探普京底線

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生于1961年8月22日,1978年畢業于蘇沃洛夫軍校,畢業後又進入莫斯科高等合成軍隊指揮學校深造,後在遠東軍區曆任排長、連長、營參謀長。

在遠東軍區服役數年之後,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又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進一步深造。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指揮第1近衛摩托化步兵團在車臣開展平叛行動,這支部隊還參加了殘酷的格羅茲尼巷戰。

局勢有變?俄烏沖突第45天,俄軍臨陣換帥,西方試探普京底線

2012-2014年,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由中将晉升上将。在俄羅斯做出決定軍事介入叙利亞之後,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被任命為俄軍在叙利亞特别軍事行動總指揮官,在他指揮之下,俄羅斯空天軍出動9000多架次,配合叙利亞政府軍收複了多座重要城市。

由于在叙利亞期間指揮出色,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于2016年被授予俄羅斯聯邦英雄稱号,普京親自為他佩戴俄羅斯聯邦英雄金星獎章。

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在2019年9月被普京任命為俄羅斯南部軍區司令,其後又參加了俄軍總參軍事學院進階軍官進修班。就履曆來說,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特别軍事行動總指揮。

局勢有變?俄烏沖突第45天,俄軍臨陣換帥,西方試探普京底線

不過比較令人疑惑的是,為何俄羅斯國防部在開打45天之後才想起讓擁有豐富多軍兵種聯合指揮經驗的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接管俄軍特别行動部隊總指揮。

而至于亞曆山大·德沃爾尼科夫接手之後俄軍表現會不會有直覺變化,大概一周左右就能看見成效,畢竟留給德沃爾尼科夫上将的時間也不多了,5月9日這個重大節點前必須要拿下。

局勢有變?俄烏沖突第45天,俄軍臨陣換帥,西方試探普京底線

這邊俄軍臨陣換帥急于在頓巴斯摘取勝利果實,那邊西方則步步緊逼試探普京的底線。早前歐洲委員會宣布了對俄羅斯的第五輪制裁措施,包括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對俄羅斯禁運高科技産品、禁止向俄羅斯出口航空燃料等等。

此外,支援烏克蘭的北約國家正在向烏克蘭提供更具進攻性的武器。斯洛伐克公開宣布向烏克蘭提供S-300防空飛彈系統,而遠在太平洋的澳洲也宣布向烏克蘭提供安裝有炮塔的“大毒蛇”裝甲車。

西方向烏克蘭提供的進攻性武器性能暫且抛開不說,這種行動本身就是一種極具挑釁性的舉措。早前北約隻敢提供一些反坦克和便攜式防空武器,現在變本加厲到中遠端防空飛彈和輕型裝甲車,那麼下一步有沒有可能是更具進攻性的多用途戰鬥機和主戰坦克?甚至有可能北約直接連人帶裝備一起送?

局勢有變?俄烏沖突第45天,俄軍臨陣換帥,西方試探普京底線

顯而易見,西方還在一步步試探普京忍耐的底線,畢竟“趁你病要你命”是西方國家的傳統藝能了。對于普京而言,到目前為止西方的制裁和反應應該都還在預料之内,包括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的進攻性武器,是以普京還有足夠的手段去應對。至少在熱戰層面,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援暫時無法改變烏克蘭整體戰局走勢。

目前俄軍主力已經從烏克蘭北線撤離,現在俄軍主攻方向是南部的馬裡烏波爾和頓巴斯地區。在馬裡烏波爾,俄軍已經形成對馬裡烏波爾鋼鐵廠的包圍圈,被包圍的烏軍突圍基本無望,烏軍大學營想要輸送補給或進去撈人都已無法實作,西方給烏克蘭支援再多的進攻性武器也無法改變俄軍即将拿下馬裡烏波爾之心的事實。

局勢有變?俄烏沖突第45天,俄軍臨陣換帥,西方試探普京底線

而在頓巴斯地區,俄軍和頓巴斯民兵的解放行動整體也比較順利,烏克蘭軍隊隻能利用戰術彈道飛彈對頓巴斯地區進行報複性的襲擊,而這無法改變戰局。

如果俄羅斯的短期目标是清除馬裡烏波爾的亞速營和解放頓巴斯,那麼在5月9日之前俄軍應該可以順利達成行動目标。如果俄羅斯的目标不止于此,那麼俄羅斯可能會面臨進一步的制裁和圍堵,西方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也會更加明目張膽。

俄羅斯面對窘境,有可能做出什麼改變?

俄軍從烏克蘭北部撤退,暫時重返基輔可能性不大,但是這不代表絕對。因為俄軍經過休整後,依然有可能圍攻基輔。

第一,俄羅斯的攻勢可能會變得更猛烈,如果一直畏手畏腳地打下去,會讓北約和美國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援助烏克蘭,最重要的是,俄羅斯的撤退,會讓西方覺得自己距離勝利近了一步。

是以,俄羅斯要從戰略上占據主動權,就必須持續對烏克蘭進行去軍事化,加快遠端飛彈生産,加快無人機生産,增多先進戰鬥機的投入。

局勢有變?俄烏沖突第45天,俄軍臨陣換帥,西方試探普京底線

第二,俄羅斯轟炸機是時候出動震懾北約了,北約現在就是看你軟了,自己越來越硬了。俄羅斯這一仗,打烏克蘭并非是最終目的,最終是為了打掉北約的地緣圍堵。如果俄羅斯這一次讓步,妥協,那麼意味着北約依然會東擴,那俄羅斯這場戰争打得毫無意義。

而讓北約迅速改變态度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在戰場上說話,普京不可能認輸,因為一旦俄羅斯輸掉這場戰争,對于俄羅斯而言就是一場災難。

第三,俄羅斯必須在經濟和能源上對歐盟不再抱有幻想,與其被動等着歐盟的制裁,倒不如提前制裁歐盟,再等等天熱了,歐盟對天然氣需求會下降,那個時候俄羅斯會更加被動。

當然,這還是要看歐盟的态度,歐盟如果鐵了心充當美國的戰略附庸,那俄羅斯再給面子也沒啥用了。

這場戰争,烏克蘭赢不了,最終要看俄羅斯能赢多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