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小數學課堂導入技巧淺析

作者:潇潇說國文

國小數學課堂導入技巧淺析

國小生天性活潑好動,在課堂學習時,尤其是在課堂開始階段小動作不斷,很多國小生難以有效集中注意力,有時會交頭接耳,小聲說話,有時甚至還沉浸在課間遊戲中,完全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對教師的提問,不感興趣,心思不在課堂上。這些問題都會不同程度的影響國小生數學能力的發展。是以,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就要通過技巧性的課堂導入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着重激發國小生的學習與探究欲望。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尤其對于國小生來說,課堂上的興趣顯得更為重要。那麼我們如何做才能做到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國小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呢?今天單就課堂導入談一談我的看法。

國小階段的知識難度并不高,而教師的首要工作就是調動國小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其掌握數學學習的有效方法和途徑。課堂導入作為教學的開篇,要達到“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先導效果。首先,課堂導入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國小生受年齡的限制,對數學課程的認知還比較淺,是以他們很難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課堂産生一種親密感,在進行後續的課堂學習時會更加投入。

一、故事導入激趣法

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列舉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使用一些形象鮮明的道具,這樣能夠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整節課的氣氛更加活躍。其次,課堂導入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國小生充滿了好奇心,對于一件新買的玩具,他們會進行各方面的嘗試,希望能掌握玩具所有的奧秘。對于數學課堂亦是如此,教師在課堂開篇抛出的第一個問題至關重要。國小生不希望這個問題是可以被一口解答的,而是希望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讓他們可以開動腦筋思考,或是動手嘗試,然後才能突破這一問題,獲得更強的成就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解決了一個問題,思維的能動性也得到了有效調動。他們享受這樣的過程,對于後續出現的問題,也會有更強的解答欲望。

二、創設情境激趣法

課堂導入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經曆了課間10分鐘的休息之後,在課堂剛開始時,學生的思維處于一種比較放松的狀态。這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知識搭橋、情景營造、道具吸引等方式,為學生創設一個個靈活的問題情境。在這些鋪墊的基礎上,課堂導入要着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在具體問題與數學思維之間建立聯系,使學生擺脫單純圍繞問題學習的心态。讓學生深刻了解數學的應用性價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判斷能力,讓學生在今後遇到問題時,能做到有效思考、快速判斷,将真實的問題抽象成相應的數學模型,并順利答題,真正感受到數學思維的廣泛應用價值。

三、明确目的,細化導入環節

教師要明确課堂導入的目的,圍繞目的對課堂導入進行有效的增、減、添、調,使課堂導入既能有效促成教學,同時又簡潔明了。以觀察物體這節課為例,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直接拿出物品讓學生觀察和觸摸,這樣可以很好地建立學生的直覺認知。

但是這種導入方式有一個缺點,就是國小生因為不明确觀察的目的與方法,不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觀察,需要教師不斷地通過問題來引導。而頻繁的提問和講解,又會使學生觀察的注意力變得分散。

在這節課導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先給學生講盲人摸象的故事,或是借助多媒體把這個故事引入課堂,同時提出問題:“有的人摸到了大象的腿部,他們會覺得大象像什麼呢?”“有的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你認為他覺得大象像什麼呢?”讓學生發散思維回答。随着故事的推進,學生漸漸明白,觀察一個物體要從大小、形狀等多個角度觀察。

這時教師再拿出實際物體讓學生觀察,不需要問題引導,學生就會主動觀察并發現許多問題,這樣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課程的推進也會更加順利。

四、吸納借鑒,融會貫通

吸納借鑒,參考優秀教師的課堂導入經驗,随着教學經驗的增長,教師需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不斷反思和總結,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進步。除了反思之外,還要學習優秀教師的成功案例,吸取他人的教學智慧,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網際網路時代,很多優秀教師都會把自己講課的視訊上傳網絡,教師要有選擇地觀看和借鑒,對于優秀的公開課、觀摩課、教育訓練課程等,教師要靜下心來學習和觀摩。教師與教師之間也要多交流、多探讨,吸收其他教師的奇思妙想,反思自己的課堂導入方式。

五、萬變不離其宗,激趣是根本目的。

課堂導入環節作為課堂的開篇,一般要控制在10分鐘以内,在設計上要兼顧知識性、趣味性、靈活性、針對性、簡潔性、直覺性等。教師要結合不同的課程内容,有效設計和運用課堂導入的方式,切勿千篇一律,更不能過于求新求異,要做到高效設計、有的放矢。課堂導入包含着多種教學智慧,每一節課的導入方式都不是唯一的,不同的課堂導入方法達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不能單純為了導入而導入,更不能為了精彩而過度誇張地導入。導入不需要華麗,而是要起到牽線搭橋的作用,使學生的大腦能夠有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