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的教育方式遵從這“四懶”,教出來的孩子更出色!

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總是竭盡所能給孩子最好的、最全面的保護。

媽媽們恨不得樣樣事情都替他們做好,所有障礙都替他們排除。這樣孩子們就能順風順水,無憂無慮地成長了。

殊不知這世上什麼都可以代勞,唯有成長不可以。

我們一定要學會做一個懶媽媽,媽媽的教育方式遵從這“四懶”,教出來的孩子更出色!

懶于照顧——孩子自理能力強

懶媽媽養出勤快兒,這真是個真理。

小麗自從見過同僚小薇的兒子之後,深深為之感歎。小薇的兒子跟自家兒子一樣都是5歲,可在上周同僚聚餐上的表現真心令人稱贊。

小家夥來的時候自己背着小包,吃飯前找出圍兜穿上,安靜獨立地吃飯、喝水,完全不用人照顧。

甚至還能剝個橘子讨好小薇。相比較自己的兒子,小麗覺得很丢臉。一樣大的小孩,吃飯從來都是自己一口一口地喂。

雞蛋、蝦子全部要剝好了弄碎了再給他吃。更别提穿衣睡覺什麼的,沒有一樣不要自己照顧的。小麗向小薇讨教究竟是怎麼培養兒子的。

結果小薇笑着說:“因為我很懶呀。我懶得給他穿衣喂飯,他自己就慢慢都學會了。”

原來媽媽太勤快,一直給予過度的幫助,時間長了孩子會形成依賴的習慣,更會失去做事的信心。

懶于保護——孩子學習能力強

朵朵是小區裡公認的最膽小的孩子。别的孩子玩滑梯,她不敢;别的孩子騎車她也不敢。

朵朵的媽媽是個全職太太,對朵朵也十分用心。每次出去玩總擔心朵朵摔着碰着。

最近孩子們流行玩溜旱冰,朵朵很感興趣,讓媽媽買了全幅裝備,可才穿上就摔了一跤,媽媽趕緊抱起她回家了。

溜旱冰的事就此擱淺,媽媽也覺得朵朵學不會。這天媽媽回娘家有事,難得休息的爸爸接替了照顧朵朵的工作。

他帶朵朵出去玩,讓她穿起溜冰鞋去玩,自己躲在一邊玩手機。爸爸的不負責任讓朵朵摔了好幾跤,可摔着摔着她竟然學會了。

晚上回來看見朵朵頭發蓬亂,衣服上滿是灰塵,可她的小臉上卻洋溢着自信滿足的微笑。

很多父母習慣為孩子包辦一切,可是如果你不願意放手,孩子如何成長呢?

懶于指揮——孩子大膽有主見

有位學者分析過,一個強勢的女人将會摧毀她的兒子。

這話雖有些絕對,但也不無道理。母親過多的幹涉指揮,操縱決定權,往往會影響孩子性格的發展。

麗君是個年輕媽媽,她特别注重兒子性格的培養。她覺得一個男孩一定要大膽有主見,有責任感。是以平時她總是刻意示弱。

兒子雖然隻有七歲,但是從文具、書籍到衣服鞋子都由他自己挑選決定。

過年的壓歲錢也交給他自己支配,但必須先列出支配的方案讓媽媽監督。

假期的生活安排也先由孩子自己制定,大人不直接指揮。是以麗君的兒子不但果斷有主見而且還很有自律能力。

父母平常要少對孩子“指手畫腳”,多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做一個會獨立思考的人。

懶于焦慮——孩子樂觀又開朗

娟子最近很焦慮,因為她的兒子在期末考試中成績有所下滑。雖然才上一年級,但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呀。

她總覺得是有什麼原因導緻了兒子成績下降。是不是他沉迷遊戲了?

還是他不适應新老師?或者和同學鬧情緒了?娟子總是隔三差五地逼問兒子,她這種焦慮也傳染給了兒子,弄得他整天悶悶不樂。

後來這種行為被爸爸禁止了。他安慰娟子,孩子成績的起伏很正常,不要過于焦慮,孩子自己會調整的。

娟子覺得老公說得有道理,隻能按捺住自己的不安,靜靜等待。

後來兒子的情緒漸漸好轉,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别的困擾。過了段時間成績又恢複了正常。

我們過多的焦慮有時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不如放寬心,變懶惰,孩子反而更加快樂。

如何教育孩子是讓每位家長都很頭疼的事情,可你是否反思過自己的教育方式呢?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無法成長,都是因為媽媽太“勤快”了。

各位媽媽們不妨試着做一個“懶媽媽”,其實孩子比你想象中要能幹、聰明,從小就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人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