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作者:有書共讀

提起影帝你第一個會想到誰?提名梁朝偉沒有人會有疑問吧?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梁朝偉獲“卓别林電影人士藝術成就獎”是亞洲首位獲獎人

提起這位影帝,貼在他身上的第一個标簽就是“内向”。

他曾在魯豫的采訪上說:

自己害怕被人群關注,感覺自己就像是動物園裡面的動物;站在台上永遠都覺得别扭,永遠都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幹些什麼。

明明是一個把獎都拿遍的影帝,卻害怕别人注視,甚至還會說出“我真的,不善于和别人交流”這種話。

在娛樂圈這種需要左右逢源的名利場,梁朝偉就像一個局外人一樣,孤獨不安,和别人交流的時候總帶着些笨拙,也很少有人能真的走進他内心。

但梁朝偉享受這種孤獨與内向,也正是這種性格才能讓他摒棄一切外界名利的誘惑,沉下心做最頂尖的演員 。

娛樂圈裡内向的人不止他,還有歌手毛不易。

曾經那個方框眼鏡遮住大半個包子臉,萌憨的齊劉海,不高也不瘦,卻憑着才華與實力打動人的毛不易。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同齡的年輕唱作人,大多寫詞是熱血的、反叛的,但毛不易的詞并不如他的年齡那般,反而有着超乎年齡的思考與深度,平淡中見靈性,樸素中有深意。

他把自己寫進曲裡,把生活印在詞裡,在這個越來越強調溝通能力、外向者優勢的時代,讓自己安靜的性格,做到了獨善其身又兼濟天下。

很多人覺得内向的人大多難有作為。

在刻闆印象中,内向的人不善交際和表達,勢必處理不好人際關系,在人情交織的社會中沒有外向者放得開,很難有大作為。

是以,幾乎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内向”是一個貶義詞。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在知乎搜尋關鍵詞“内向”,大多數都是求助

但其實,不善言辭的人更可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隻不過,我們被灌輸了太多“人際交往、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少了對自己内向力量的思考。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内向者優勢》,就是希望為内向者的“靜”争力正名,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被“污名化”的内向者

不可否認,這個世界已經被“外向者”占領,我們的文化也更加推崇“外向”的人。

大家常常喜歡把那些“不善于社交”,“不合群”,“沉默寡言”的人看作是性格有點缺陷的人,包括内向者本身。

這個世界,對内向者的“污名化”不在少數

“你這種性格一定會吃虧的”“内向的性格就是糟糕的”“内向的小孩子長大是不會受社會歡迎的”

幾乎所有内向者的童年,都是伴随着這些字眼長大的,性格被否定,能力不被認可,并且還承擔着“改變自己,迎合社會“的壓力。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圖源:電影《奇迹男孩》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

内向的人性情羞怯,喜歡獨處,傾訴不外露,做事猶豫不決,耽于幻想和沉思;内向的人不善于社交,難以适應社會環境。

我們之是以會對内向者有這些固有印象,最顯著的特征是精神力的來源。

外向性格,他們的精神來源是外部世界,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場合和事物,都是他們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他們是精力的揮霍者。

反觀精神内向的人,他們是從内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當中獲得精力。

外部世界的刺激反而常常會讓他們有不适的感覺。

是以,性格内向的人需要對獨處的時間和外界活動的時間做平衡,否則,就很容易失去很多機會和人際關系。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圖源:電影《心靈捕手》

之前看羅永浩的演講,記得他講過一句話:

你們别看我在台上扯這麼久,其實我是個内向者。

參加超過5個人的飯局我就會全身不舒服,每次飯局以後都要一個人狠狠讀一天書才能緩過來。

我喜歡演說,就認真去練習,我内向的性格不會被别人左右。

是以你看,這些内向者,他們并不是隻專注于自我的”獨行俠“。

他們隻是需要私人空間來擷取精力,把安靜作為自身成長的催化劑。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内向者的“靜者自勝“

相聲演員郭德綱一再強調自己是個内向的人,大家每次聽到都笑,把這句話當成段子。

但内向的人未必不能做喜劇演員,還可以演講、主持、管理,他們富有同情心,更善于傾聽,值得信賴。

哈佛公開課《幸福課》的主講人塔爾教授就是一個很内向的人,每次講課前他都要運動一下,做些心理建設。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幸福課》

他分享的内容,總讓人覺得真誠、走心、有深度,和那些在台上活躍氛圍、但絲毫沒有啟發性思考的演講者不同。

人類的身體和大腦的精巧網狀系統,有99.9%相同的基因,而正是那0.1%的不同創造了各種各樣的性格。

内向者在那0.1%差異的基因中,尋求新奇的基因較短。

他們是喜愛反思的個體,滿足于較慢的生活節奏。

一個内心敏感的内向者, 不僅有發現生活線索和規律的能力,還可以将它轉化成堅韌的力量。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這就是内向者最大的快樂,追求内心的那一份平靜,喜歡思考,喜歡觀察,卻又不輕易發表言論,一旦說話,必言之有理,證據确鑿。

在職場中,“性格外向“”樂觀開朗“”擅長溝通“,似乎已經成為對應聘者的基本要求。

但實際上,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40%的商業權力,掌握在性格偏于内向的人手裡。

蘇珊·凱恩在《安靜》這本書裡面說到:

不管是什麼工作,你隻有真正的投入到所謂的“刻意練習”中,才能取得傑出成就。

而刻意練習最好獨自進行,因為這樣更能專注,也能讓你獨自面對挑戰,不斷地在挫折中前行。

是以,内向者,自有優勢,無需糾正。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内向光芒,灑向四方

内向者喜歡安靜,不愛閑聊,但最懂傾聽,最富有同情心,一旦成為摯友或伴侶,便很容易成為過命的交情,他們自身帶有的品質,幫助他們赢得了好人緣。

與内向者交往,剛開始或許會産生一些尴尬,但是久處之後,會發現他們會很敏感地保護這段來之不易的情感。

從梁朝偉到毛不易,内向的人都不是“善茬”

在社交場合中,内向者是最好的協調者與傾聽者,相比于外向的交際話術,他們能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世界。

内向者就像郁金香,如果條件不合适,它不會開花,一旦所需條件充分,它的花期比其他的花都要長。

在郁金香開放之前,每一位内向者需要做的,就是關照自己的内心。

在創造合适的條件後,挖掘自己天賦,找到通向成功的密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