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穿越長周期,從年報看恒力石化如何跑出加速度

作者:藍籌企業評論
穿越長周期,從年報看恒力石化如何跑出加速度

作者|徐龍捷 編輯|韓蕾

作為傳統能源企業的恒力石化,布局探索新能源領域,将會給石化行業帶來怎樣的變革?

4月7日,恒力石化(600346.SH)釋出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

根據披露,2021年恒力石化實作營業收入197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92%;實作歸母淨利潤155.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37%。

透過睿藍财經對于恒力石化近五年基礎研究發現,2021年恒力石化營業收入水準歸母淨利潤水準均來到曆史最高水準。

面對眼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再創業績新高後,恒力石化在年報中講述了如何穿越曆史的潮汐。

七年高速增長,穿越長周期

根據睿藍财經對恒力石化的持續研究,目前恒力石化已有7個年度實作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持續增長。

穿越長周期,從年報看恒力石化如何跑出加速度

以近五年的表現來看,2017年恒力石化收入為222.88億元,2021年收入為1979.7億元,年度複合增長率為72.64%;2017年歸母淨利潤為17.19億元,2021年為155.31億元,年度複合增長率為73.37%。

不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歸母淨利潤水準都在以極高的水準保持增長,即便是高集中度的市場,恒力石化依舊跑出了加速度。

一方面,恒力石化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經濟增長帶來需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恒力石化自身針對産業鍊進行的上下延伸與産品多元化探索。

十二字法,煉油化工一體化

石化領域的競争并非不激烈,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這兩家“龐然大物”在2020年合計占有全行業比重的36%,市場集中度較高。

但恒力石化能夠穿越長周期,做到持續增長,依靠的便是“宜油則油、宜烯則烯、宜芳則芳”的十二字方法。

目前,恒力石化已形成了煉油化工一體化布局,涵蓋了全産業鍊上、中、下遊。其産品包括PX、醋酸、 PTA、乙二醇、聚酯切片、滌綸長絲、聚酯薄膜、工程塑膠、 PBS/PBAT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等。

恒力石化擁有全球标杆級的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也是行業内唯一一家自建的民營獨資煉化一體化項目。恒力石化還擁有500萬噸/年現代煤化工裝置、150萬噸/年全球單體最大乙烯項目和5套行業單體最大合計1160萬噸/年的 PTA 裝置四大産能叢集。

敏銳地結合原材料的波動去判斷市場的趨勢變化,将産品組合效益最大化,以煉化+煤化工協同,充分應對市場風險與變化。

恒力石化已經成長為除國内兩大石化巨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外的石化産業頭部企業。

而如何去應對市場中的風險與變化,如何去迎接時代的“危”與“機”,恒力石化在年報中依然盡數呈現。

進軍新能源,新時代下的大格局

2021年,中國既有“十四五”的碳中和、碳達峰,也經曆了年末的電力短缺潮。中國未來的發展不僅需要新能源,同樣需要傳統能源的助力。

恒力石化在2021年,利用自身上遊“大化工”的優勢,積極的發展下遊的新能源、新材料市場。這是為企業開辟“第二成長曲線”,亦是尋找到了時代發展的脈絡。

穿越長周期,從年報看恒力石化如何跑出加速度

圖檔來源:企業公告

目前,市場中廣泛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所主要的锂離子電池,主要是由正負極材料、隔膜以及電解液四部分組成,隔膜則起到防止短路與提供充電回路這兩大作用,對電池性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隔膜的主要基體材料是聚乙烯和聚丙烯,恒力石化目前擁有85萬噸聚丙烯與40 萬噸高密度聚乙烯産能,能夠實作原材料方面的自供,在目前原材料普遍上漲的趨勢下,恒力石化能夠做到低成本生産。

在此領域内,恒力石化并非初出茅廬的“白丁”,其子公司康輝新材料是國内唯一、全球第二家能夠線上生産12微米線上塗矽離型膜成功實作量産并出口的企業。

在“雙碳”規劃方面,恒力石化也早已開始了布局。

恒力石化年産45噸生物降解新材料項目已于2021年9月開工建設,預計建成後能實作15萬噸/年PBS類生物降解塑膠與30萬噸/年PBAT生物降解塑膠産能。

市場中存在着這樣一句話,“投資是面向未來的”。恰時的利用現有優勢,發展符合多元化的下遊産品,未嘗不是一種積極的新嘗試。

在2021年年報中,即能看到恒力石化成長為世界一流的平台型化工新材料研發與制造企業的實力,也能看到其發展新能源、布局新材料,探索傳統能源企業在新能源格局下未來發展的格局與信心。

睿藍财訊出品

文章僅供參考 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來源:藍籌企業評論(ID:bluechip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