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你發現自己得了肛腸病,你會怎麼辦?

作者:肛腸李華山教授

春天來了,天氣開始慢慢地轉暖,經過了冬天的嚴寒,人們難免心情舒暢,對于養生也放松了警惕。其實養生一年四季都不能放松,春季養生也有自己的特點,需要注意的問題也不少。

  肛腸疾病四季均可發病,尤以春季發病為多。春季學習一些養生保健的知識,為自己一年的生活開個好頭,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患者有乏力氣短症狀,春季是好的治療時機。春季養生飲食宜清淡,應選擇既利陽氣升發又清淡可口的食物,如黃豆芽、綠豆芽、柑橘、蔥、蒜、香菜、蜂蜜等,還應多吃些新鮮蔬菜和野菜,如春筍、菠菜、韭菜、香椿、荠菜、柳芽等,以利體内積熱的散發。

  尤其兒童、老年人和消化能力弱者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如柑橘、檸檬、白菜、油菜、蕃茄、胡蘿蔔等。不要過食油膩、黏硬的食品,如元宵、年糕、油炸食品等,以免損傷脾胃陽氣。

當你發現自己得了肛腸病,你會怎麼辦?

  如何自測肛腸疾病?

(PS:請患者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判斷自己的疾病,建議:早發現,早調理,早康複。)

  排便?

1、長時間大便不成形,有着腹痛、腹瀉、便秘的症狀,可能為慢性結腸炎;

2、排便不正常,有時便秘,有時腹瀉,這是早期的直腸惡性良性腫瘤;

3、突然沒有原因的日漸消瘦,可能為腹瀉或腸道惡性良性腫瘤;

4、有便血、有異物感,多見于痔瘡、肛瘘、肛裂、直結腸疾病等。

  便血?

1、便血顔色呈紫紅,混有黏液,同時還伴有惡臭,是腸道惡性良性腫瘤;

2、便血顔色呈暗紅色或黑色,同時夾雜便中,多位于消化道出血;

3、便血黏稠,同時伴有下腹疼痛、便頻等症狀,多是潰瘍性結腸炎;

4、便血顔色呈鮮紅色,呈滴狀,附于大便表面,有着周期性疼痛,多見于肛裂;

5、便血顔色呈鮮紅色,無痛症狀,血與大便不混合在一起,多由直腸息肉引起。

 便血是肛腸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但是便血有很多種,不是每一種便血都是肛腸疾病引起的。肛腸疾病中痔瘡最容易導緻便血,當您總是在每次大便後出現肛門滴血,顔色還是鮮紅的,就可以考慮是不是患了痔瘡了。這種便血,一般大便和血分開,不會出現混在一起的情況。痔瘡可以隻有便鮮血的表現,也可以同時便後肛門摸到腫物。簡單來說,大便後出現的鮮紅色的便血,一般懷疑痔瘡。當出現便後滴鮮血,且大便時肛門疼痛明顯,就要懷疑肛裂了。還有一種少見的情況,鮮血量不多,混有膿液,同時肛門局部出現了紅腫,這就很可能是肛周膿腫了。

  當然還有别的病也會有便鮮血,比如,直腸息肉,這種便血呢,主要是在大便的表面擦上一條血迹,就像拿個筆刷刷上一條似的;其次,直腸惡性良性腫瘤,尤其位置較低的惡性良性腫瘤,也會出現鮮血便,惡性良性腫瘤的病人往往伴有消瘦,體重短期内大幅度減輕,多數直腸惡性良性腫瘤病人的鮮血便,血和大便相摻雜,可以與痔瘡想差別;再或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氏病等,會有便血,但顔色多偏粉紅,夾雜膿和粘液,稱為粘液膿血便。

  更需要重視的是,當出現黑便的情況時。黑便可以看做血便的進化版,偶爾的一次兩次,可以先想想自己頭一天有沒有使用鴨血、豬血等動物血液食品。假如沒有,就要懷疑是不是消化道出血了,尤其出現黑色,柏油樣的大便,需要即刻就診醫院急診或者消化内科,因為急性的消化道出血危險程度很高。

  腫塊?

1、腫塊的表面色很暗,呈圓形狀,這是血栓性外痔;

2、腫塊的局部有發熱、疼痛的症狀,這是肛周膿腫;

3、腫塊呈豎狀,同時伴有惡臭、少量膿液潰出的症狀,這是肛瘘;

4、腫塊從肛門脫出,伴黏液的症狀,這是内痔脫出或直腸黏膜脫出。

好多朋友在無法現場看病時,電話或者資訊咨詢都會提到,肛門腫了,那麼,肛門腫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肛腸科多種疾病都會導緻肛門腫起來,但是它們腫的方式各不相同,大家可以簡單的區分開。最常見的,平時摸着覺得肛門不平,有揪揪或者凸起,一到大便完就變大,拿手推一推還能縮回去,這就是痔瘡的腫,腫起來的部分就是外痔和脫出來的内痔;如果發現大便後腫的厲害,拿手推也回不去了,還有難以忍受的疼痛,能看到粉紅色的組織卡在肛門外面,這就是嵌頓痔,需要看肛腸科,盡早治療了;再者,腫的地方發紅,還覺得發熱、發脹的痛,甚至出現發燒,高燒不退,很可能就是肛周膿腫了,更應該找肛腸科大夫了;還有一種病叫直腸粘膜脫垂,就更厲害了,大便稍一使勁,就能看到鮮紅的直腸從肛門出來,輕的出來3-125px,重的甚至在250px以上,也可以說成肛門腫了吧,當然這種病比較少見;假如能摸到肛門周圍像條索一樣的硬條,而且之前有肛周膿腫的病史,條索遠離肛門位置有一小口,常常流黃色臭穢分泌物,這就很可能是肛瘘了。

  痔瘡?

Ⅰ期:沒有痛疼,以便血、分泌物增多、肛門瘙癢為主;

Ⅱ期:有便血的症狀,痔核會随着排便脫垂于肛外,可自行還納;

Ⅲ期(晚期):痔核會随着排便脫垂肛外,不能自己行還納,須用手托回。

小貼士:肛腸疾病多由日常飲食和衛生習慣影響,一定要引起重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飲食。一旦有症狀存在,一定要定期進行肛腸疾病篩查,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疼痛也是肛腸疾病的重要症狀之一。不同的肛腸疾病,往往會導緻不同類型的疼痛。肛裂最容易導緻肛門疼痛,大便時肛門出現撕裂樣或者刀割樣疼痛,大便後過一段時間又突然出現痙攣性的劇痛,這都基本可以認定是肛裂;第二條提到的嵌頓痔,也會有肛門的疼痛,是一種劇烈的疼痛,肛門局部可以摸到或者看到卡在肛門外的内痔組織,很容易與其他疾病區分開;當肛門出現針紮似的疼痛,還能摸到一個或者幾個黃豆大小的小包,就得懷疑是不是血栓外痔了;肛周膿腫的疼痛也容易差別,主要是熱痛和脹痛,還能看到局部的紅腫。

  肛腸科疾病常見的表現就這些,當然還有肛門周圍瘙癢,分泌物,贅生物等其他一些少見的表現。這裡簡單地為大家介紹常見肛腸疾病的差別,希望大家看了之後能有所收獲,當自己或者親朋好友有相關問題的時候,能第一時間,準确地找到肛腸科就診,防止誤診和漏診,盡早擺脫疾病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