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作者:悅悅侃曆史

每當有戰争打響時,戰地資訊就是我們了解戰争最為重要的手段。

而戰地記者也成了最為危險的一種職業,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戰地記者,除了運氣要好之外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

盧宇光就是一名出色的戰地記者,他親身經曆過車臣戰争、叙利亞戰争等。

而盧宇光的人格魅力才是最為吸引人的地方。

為了報答在戰場上救助自己而犧牲的俄羅斯特種兵,他選擇了娶特種兵戰士的遺孀。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不幸的是後來兩個人因為性格原因而離婚,離婚之後前妻及兒女都感染上了新冠。

第二次車臣戰争

說起盧宇光娶俄特種兵遺孀的事情,就得從1999年的第二次車臣戰争說起。

當年蘇聯解體,俄羅斯成為了最大的“繼承者”。

很多國家都選擇了獨立,俄羅斯也默許了像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的獨立。

當然在很多重要的地方俄羅斯還是沒有讓其獨立,車臣就是一個例子。

為了獨立,車臣武裝進行了兩次戰亂。也是在第二次戰亂的時候,盧宇光作為香港鳳凰衛視的戰地記者前往了車臣戰争的前線。

也就是這一次,他差一點就把命交代在這裡,幸好有一位俄羅斯特種部隊戰士替他抵擋了傷害。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當時為了能夠讓世界各國了解戰争發展,俄羅斯邀請了很多媒體記者記者前往前線進行報道,香港鳳凰衛視就在其中。

其實當初台長選派人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盧宇光,因為他在俄羅斯還有别的任務去做。

但聽到這個消息,盧宇光第一時間找到了台長。

“台長,為什麼不讓我去,我在這方面是非常有經驗的,我希望能夠完成這次任務。”

台長看到盧宇光也是頭疼,人家都是躲着戰争去采訪,他卻迎難而上,選擇沖在第一線。

當年在叙利亞戰争盧宇光就受傷了,這次再去車臣戰争一旦受傷怎麼向他的家人交代,但最後還是拗不過他。

“你這人,我真是服了你了。行,我可以同意你去!但是你得向我保證一定要安全地回來,我不希望叙利亞戰争的那次教訓再一次落到你的頭上。”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領到任務的第一時間,盧宇光就趕往了車臣戰場。

俄羅斯方面也在保護戰地記者方面做足了功夫,每一位戰地記者深入前線的時候都會派遣一隊特種部隊跟随。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能夠全天24小時無死角的保護記者的安全。

也是在這個隊伍中,他遇到了救他命的特種兵馬克西姆。

馬克西姆是負責貼身保護盧宇光的,是以兩個人也有了互相交談的機會。

通過交談他了解到,馬克西姆是參加過第一次車臣戰争的老兵。

本來他是可以不用來參加這次戰争的,但是為了自己的家庭他選擇來到車臣。

因為這次戰争,俄羅斯給每位士兵的補貼是每個月800美金。

為了自己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子有一個幸福的生活,馬克西姆選擇再一次投身于戰争中。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他還向盧宇光展示了一張照片,上邊有馬克西姆和他的妻子及孩子。

這或許就是一個男人的職責吧,為了家人的幸福他們願意做任何事情甚至是上戰場。

盧宇光也向他說了自己的故事,他出生在杭州,曾經也是一個服過兵役的戰士。

後來在戍邊的時候寫了一篇名為《站長夫人》的文章而被調去了文化宣傳部,退役之後就選擇當一名戰地記者。

他也參加過很多戰争,兩個人還打趣地開始比試身上的傷痕。

作為特種兵的馬克西姆身上傷痕無數,當然作為戰地記者的盧宇光身上也是遍體鱗傷。

兩個人就好像“相見恨晚”一樣聊着彼此的故事,彼此之間的感情也變得越來越好。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馬克西姆犧牲

由于采訪需要,在2000年11月,盧宇光必須前往車臣的格羅茲尼,于是盧宇光等人就乘坐裝甲車前往此地。

在裝甲車上盧宇光還問馬克西姆:“800萬美元是否夠妻子和孩子的生活?”

馬克西姆回答道:“如果我不在家,他們就夠了。”

說完這句話,馬克西姆就拿出了自己攜帶的照片看一看,或許對于他來說家庭才是最為重要的東西。

正在這個時候軍用的無線電話響起,根據前方傳回來的報道,他們現在的處境很危險,不能繼續前進。

車臣武裝已經在前面布置重兵,不得已他們隻能繞道前往指定地點。

在隊長的建議下,他們準備掉頭前往附近醫院,換乘之後喬裝成當地居民進入戰争的後方。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正在他們傳回醫院的路上,這輛裝甲車突然一晃悠,盧宇光就被巨大的氣浪給炸暈了。

他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隻感覺自己在昏迷的那一刻有一個人迅速把自己拉到身下護住。

等他迷迷糊糊地醒來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所坐的裝甲車被飛彈襲擊。

他艱難地推開壓在自己身上的人,這才看清楚壓在自己身上的正是馬克西姆,也是在爆炸第一時間護住自己的人。

看到這個已經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兄弟,盧宇光拼命呐喊想要叫醒他。

而在盧宇光的奮力呼救下,馬克西姆終于清醒了過來。

隻是死亡對于馬克西姆來說是不可避免的了,他的腦袋基本都被炸沒了一半。

在生命的最後盡頭,他斷斷續續地說道:“盧宇光,替我照顧好我的老婆和孩子。”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說完這句話,馬克西姆就徹底沒了呼吸。

盧宇光知道,馬克西姆是為救自己而犧牲的。如果不是在爆炸時他把自己壓到身下,那麼現在腦袋被炸的就是他。

俄羅斯的救援部隊很快就趕到了這裡,迅速地把盧宇光擡到了救護車上。在救護車剛要走的時候,他向身邊的醫生乞求道:“救救他,救救我的兄弟馬克西姆。”

但是沒有一個醫生回答他的請求,隻是默默地給馬克西姆蓋上了一塊白布。

盧宇光知道自己兄弟肯定是沒有任何生還的希望的了,也不知道是受傷嚴重還是傷心過度,他竟然當場暈了過去。

找尋遺孀

當他醒來的時候,距離這次爆炸已經過去了5天。

盧宇光在第一時間就找到馬克西姆的遺體,看着被裹屍布包裹的遺體,那份自責讓盧宇光久久無法平息自己的傷心之情。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他在馬克西姆留下的物品中找到了那張他視若珍寶的照片,他對着照片說道:“馬克,你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你的妻子。”

看着為保護自己而犧牲的這幫特種兵,臨死之後隻有一塊裹屍布。

盧宇光就找到當地的長官表示:希望能夠厚葬他們,這批人是為我而死的,這批厚葬的費用我可以全部承擔。

由于受傷,盧宇光有了提前退往後方的資格,但是他拒絕了。

他要親眼看着這場戰争的勝利,看着自己的兄弟馬克西姆回到自己的祖國。

很快在俄羅斯強大的軍事鎮壓下,車臣的第二次叛亂也被解決。

看着犧牲戰士的骸骨被轉機送回俄羅斯之後,盧宇光也選擇傳回了莫斯科傳遞自己的工作。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工作完成之後,清閑下來的盧宇光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

如果馬克西姆不是為了救自己或許他會活着,他可以親眼看到自己國家的勝利,他也可以傳回家中和妻兒團聚。

每每想到這裡盧宇光就心如刀絞,他心中有了一個想法。

他要完成馬克西姆對他的囑托,去尋找他的孩子和老婆,為這個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經過多方打聽他知道了馬克西姆老婆的具體資訊,他的老婆叫瑪麗娜,是前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的女兒,現在在俄羅斯一家電視台擔任夜間新聞欄目的主持人。

盧宇光感覺到也是一種巧合,他竟然和瑪麗娜是一個工種,都是媒體人。

在俄羅斯同行的幫助下,很快盧宇光就找到了瑪麗娜工作的這家電視台。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2001年1月,盧宇光養好傷之後第一時間就來到了這家電視台等待瑪麗娜下班。

因為他看過瑪麗娜的照片,是以瑪麗娜從電視台出來的時候,他第一眼就找到了她。

“你好,你是馬克西姆的妻子嗎?我是他的朋友盧宇光,咱們可以聊一聊嘛?”

看到這個東方面孔的陌生人,瑪麗娜也非常驚訝。她知道在俄羅斯軍隊裡很少有黃皮膚的軍人,自己丈夫怎麼會和他認識。

盧宇光也講述了自己的工作和馬克西姆相遇的情況,瑪麗娜聽到他的解釋也相信了他是丈夫的朋友,兩個人在對面酒店進行了促膝長談。

“你們過得好嗎?”盧宇光率先開口。

聽到這句話後,瑪麗娜就好像是洩了氣的皮球一樣繃不住了,在盧宇光的面前大聲哭了起來。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可想而知,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獨自照顧一個兒子有多麼的心酸。

而作為犧牲戰士的家屬,在俄羅斯每個月隻能領到很少的補貼,以及免費乘坐交通工具,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補償。

這對瑪麗娜來說,生活起來非常的困難。自從馬克西姆犧牲之後,她已經很久沒有受到這樣的關懷了。

看着眼前哭得聲淚俱下的女人,盧宇光感覺都是自己的錯才導緻了一個家庭的破滅。

為了彌補這樣的過錯,盧宇光給了一部分錢,但是瑪麗娜并沒有要。

最後盧宇光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并向瑪麗娜表示,以後有什麼需要他幫忙的就去這個地點找他,他會在俄羅斯呆很長時間。

兩個人就這樣結束了談話,之後盧宇光繼續留在了莫斯科工作。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直到2001年6月的一個早晨,瑪麗娜突然來到了盧宇光工作的地點來找他借錢,因為馬克西姆的兒子基尼斯生病了。

聽到孩子生病盧宇光放下自己的工作就前往醫院,在醫院裡盧宇光跑前跑後的幫助瑪麗娜安排孩子的住院事宜。

為了讓孩子能夠快速康複,盧宇光擔負起了一個父親的責任,他每天都在醫院陪伴着孩子和瑪麗娜,這讓瑪麗娜對盧宇光有了依賴性。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征詢盧宇光的意見,兩個人的感情也慢慢的建立起來,而且盧宇光和孩子的感情也在這段時間中建立起來。

等到孩子出院的時候,盧宇光也來到醫院接送這個孩子,這件事也算是結束了,盧宇光告别了母子倆就回到了工作崗位。

結為夫妻

回到工作崗位的盧宇光總是心神不甯,通過長時間的接觸他發現自己好像愛上了瑪麗娜。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經過深思熟慮他想要娶這個女人為妻,在當天晚上他就通過短信發給瑪麗娜一個簡短的資訊:“瑪麗娜你願意嫁給我嘛?”

或許是工作原因,瑪麗娜很長一段時間并沒有看到這個短信,直到快要12點的時候,盧宇光收到了瑪麗娜的回複:“我要去問問我的兒子。”

從這個回答裡盧宇光已經确定,瑪麗娜也是喜歡自己的,隻不過作為母親她必須征求一下自己兒子的意見。

在焦急的等待中,盧宇光心裡也非常的忐忑,他怕自己會被拒絕,他不知道被拒絕之後自己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兩個。

幸運的是,很快瑪麗娜就回複了他:“我兒子很喜歡你”。

這樣的回答,已經很直白地告訴了盧宇光,瑪麗娜同意了他的求婚請求。

結婚生女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2001年6月18日,盧宇光一大早就來到了瑪麗娜的家裡,兩個人一起前往紅場附近的婚姻登記處登記,成為了正式的夫妻。

瑪麗娜随後帶着盧宇光來到了自己父親的家裡,看到這個東方面孔,這位父親也是不太高興。

但是想到自己女兒已經傷心過一次,并不想她再傷心第二次。

後來又聽說盧宇光的事迹,瑪麗娜的父親對于盧宇光非常佩服,再也沒有阻攔自己的女兒和盧宇光生活在一起。

婚後不久,兩個人就有了自己的女兒盧安娜。這個小生命的到來,也給這個重組的家庭帶來了很多歡樂。

馬克西姆的兒子也沒有因為盧宇光是繼父而和他産生隔閡,一家人也幸福甜蜜的生活在莫斯科。

盧宇光的工作常常會出差,瑪麗娜也習以為常,從來都沒有過問過,甚至有時候一家人也會來中國生活。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本以為這樣的生活會持續下去,但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徹底讓這個家庭走到了盡頭。

由于工作原因,盧宇光時常會進入了最為危險的地方,瑪麗娜是知道的。

但是,2003年别斯蘭人質事件徹底讓瑪麗娜對盧宇光的安危産生了擔憂。

走向婚姻的終點

這件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盧宇光就端起相機從家裡匆匆出發前往前線,瑪麗娜也在電視機前面關注着這件事的發展過程。

由于歹徒比較殘忍,在雙方進行談判的時候,就在學校殺害了很多兒童。

看到歹徒的暴行,瑪麗娜開始為盧宇光擔心起來,他拿起了手中的電話開始給盧宇光打電話,想要詢問其是否安全。

在這個時候,盧宇光已經在犯罪的第一現場,根本沒有時間接聽自己妻子的電話。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這也讓瑪麗娜非常擔心,她聯想到當時馬克西姆死的時候自己就一遍遍地打電話卻沒有人接聽。

她怕這次盧宇光也會犧牲,已經被折磨一次的瑪麗娜不想再失去自己的丈夫,這次她對盧宇光的工作産生了不滿。

等到盧宇光采訪完,才發現自己的手機裡有很多來自瑪麗娜的未接電話,盧宇光知道妻子的擔心,他馬上給瑪麗娜回了電話不過電話并沒有接通。

為了不讓妻子擔心,盧宇光第一時間就傳回了家裡。剛一到家自己就看到滿地的酒瓶,他知道自己的妻子又一次喝醉了。

瑪麗娜有酗酒的習慣他是知道的,也勸過瑪麗娜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

盧宇光知道今天瑪麗娜喝醉完全是擔心自己的安危,他沒有責怪妻子,把妻子從沙發上抱到了床上之後就走出了房間。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他失眠了,不是因為工作。

而是因為通過這麼長時間的相處,他感覺自己和瑪麗娜産生了很多不可調和的分歧,飲食習慣、文化差異、酗酒等問題都足以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

盧宇光想等到瑪麗娜清醒之後,和她好好談談兩個人之間的生活。

第二天雙方心平氣和的想要解決彼此之間的隔閡,瑪麗娜非常擔心盧宇光的安危,不想讓他繼續做戰地記者的這份工作,盧宇光也希望妻子能夠戒掉酒精。

最後瑪麗娜說道:“你如果不能辭掉你的戰地記者工作,咱們的婚姻也會結束。”

盧宇光聽到這句話,感覺自己無法回答,自己深愛着妻子也深愛着戰地記者這份工作,無法從中間抉擇。

最後他選擇了戰地記者這個職業,不是因為他不愛瑪麗娜,而是因為他們之間的很多生活習慣差異阻礙了他們的感情。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兩個人最後也用和平的方式結束了這場婚姻,就算離婚了他也沒有放棄對這個家的照顧,每個月都堅持給孩子和前妻支付生活費。

兩個孩子也漸漸長大,受到父親的影響兩個孩子最後都選擇來到中國上學。

2018年,馬克西姆的兒子來到了中國讀書,并且在黑龍江大學完成了自己的學業。

不久之後盧安娜也考上了雲南國際交流大學,兩個人國籍雖然都是俄羅斯的,但是他們非常希望以後能夠留在中國工作和學習。

感染新冠

盧宇光也非常支援孩子的想法,也為孩子來中國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不過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2021年6月3日,盧宇光接到了女兒的視訊電話。女兒表示自己母親高燒不退,哥哥和她也正在發高燒。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後來經過醫生的檢查,發現前妻瑪麗娜和兩個孩子都被确診感染了新冠。

盧宇光聽到這個消息後在第一時間聯系莫斯科的朋友幫忙安置自己的前妻和孩子,他們也非常配合的接受治療。

到了6月11日,女兒告訴盧宇光他們的病情已經基本穩定,現在正在接受治療。希望他不要為媽媽和哥哥擔心,他們一定會好起來的。

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收到關于盧宇光前妻和孩子不幸的消息,沒有收到噩耗就是一件好事,祈禱着他們能夠戰勝新冠、健康出院。

兄弟用生命保護他周全,他用餘生照顧兄弟的妻子和孩子。

這樣的舉動感動着無數的讀者,盧宇光用自己的行動完成了自己兄弟對他的囑托。

2001年中國記者為報恩,娶俄特種兵遺孀,離婚後前妻和兒女患上新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