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作者:柳婉月

01 富豪中的清流

在上個世紀紙醉金迷的香港,出現了許多位知名的富豪例如賭王何鴻燊、林白欣、霍英東、莊世平、許世勳。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其中有幾位是著名的花花公子,就像賭王何鴻燊在一生中娶了四個妻子共有十七個孩子,林白欣也是同樣娶了四個妻子生下了八個兒女。

在當時的香港,娶多個妻子其實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由于香港近現代曆史的特殊性,在清朝鴉片戰争時就被割讓給了英國,當時沒有可以頂替的法律是以便一直用的是較為封建腐朽的法律。

在當時有錢人的眼中,權勢和女人是他們混迹在上流社會中缺一不可的東西,在他們的飯後談資中這些也是常會聊到的。

在許多人眼中可能會覺得富豪就是隻喜歡追逐名利和女人的庸俗之輩。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在追逐名利的香港富豪場上也有一股清流,那就是莊世平和許世勳。

他們就像黑天鵝一樣,對待愛情忠貞不渝,盡管妻子都患上了老年癡呆症,但同樣年老的他們還如同照顧小孩一樣細心地對待自己的妻子。

1921年許世勳出生,祖籍在廣東湛江。他的父親是第一代船王許愛周,在二戰中靠着船運石油發家。

許愛周後來前往香港發展,在當時還不算是寸土寸金的香港,許愛周非常有眼力的開啟了自己的房地産事業并同時繼續發展自己的航船事業。很快地,許愛周成為了香港的四大富豪之一。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許世勳也就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富二代,許愛周去世之後,将自己的事業交給了三個兒子繼承。

很不幸的是許世勳的兩個哥哥卻去世了,繼承發展家族企業的重擔自然就落在了許世勳的肩上。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世界航運産業發展低靡,為了不受影響,許世勳果斷地做出了決策,将自家的航運生意打包賣給了其他企業,全心鋪在了房地産生意的發展上。

在正式接手家族企業之前的許世勳是一直想要逃避家族的光環在外打工的狀态。恒生銀行、《南華早報》的主編、香港電燈公司、彙豐銀行等地方的任職經曆,才給了他鍛煉的能力,為今後的事業打下基礎。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在專心事業的同時,許世勳也不忘陪伴在妻子的左右,他的一生沒有三妻四妾,唯有簡建勳一人。

自兩人結婚以來,許世勳從未傳出過任何桃色新聞,每當許世勳有商業活動出席的時候都會帶上妻子簡建勳,他和妻子無論在哪裡都會牽起對方的手,相依相偎。

香港到1971年才真正的廢除了一夫多妻制,兩人結婚時這種封建習俗還未被明令禁止,在其他富豪多妻多子的情況下,許世勳隻認定了簡建勳一人。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許世勳的專情是持久的,在兩人晚年的時候,簡建勳在一次身體檢查中被查出患上了老年癡呆症,起先簡建勳的記憶還算完整,但随着時間的流逝,簡建勳的記憶逐漸變得模糊。

每當有親人來探望簡建勳的時候,簡建勳隻會盯着他們說不認識,但很浪漫的是,在她不記得任何人的情況下,每當許世勳出現在他的眼前,她都能準确的叫出他的名字。

愛是有力量的,如果不是對彼此幾十年來的深愛,又怎麼會在不記得所有人的情況下,唯獨隻記得你呢?

在簡建勳患上老年癡呆症以後,許世勳對她更是愛護有加,不論到哪裡都會帶上妻子,面對想不起認識的人而焦慮的妻子,他都會耐心地安撫簡建勳。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他的不離不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專一是一種珍貴的品質。

02 辛苦起家

許世勳極具有商業天賦,對于經濟的走向有着非常敏感的神經,是以他做事也非常果敢有着常人沒有的膽量。

繼承家族産業後的他,隻要沒出差他都會呆在公司,親自過手公司大大小小的事,他真正地成為了公司大小職員的榜樣。

把家族的航運産業打包出售以後,他在香港房地産事業最輝煌的那段時間,通過周興置業直接控股了灣仔愛群大廈和中建大廈,市值高達上百億。

在2015年的時候家族的财富就已經達到了百億港元,除了珍愛的妻子是他的一生所愛,馬匹也是他的最愛,在六十一年前他就已經開始供養了許多馬匹。

帶自己最愛的馬匹去參賽,也是他緩解工作壓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2018年12月初,已是百歲老人的許世勳在香港與世長辭,他的巨額财産并沒有全部給自己的兒子,而是一半用作慈善,剩下的一半作為家族的信托基金和巨額保單。

這樣的遺産設定,其實對于許家有着重要的意義,這明顯地告訴了家族中的所有人兩點:

1.家族白手起家的不易,不要想着躺着就能獲得一筆巨款;

2.慈善基金會能夠幫助培養家族成員的品德,團結家族成員。

另一位鐘情的情聖——莊世平,更是一位值得令我們尊敬的優秀企業家。

莊世平1911年出生于廣東潮州,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長大的孩子注定是不一般的,莊家當時是普甯縣果隴村的書香門第大家庭,是以莊世平年少時就受到過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1915—1923年的新文化運動過後,“科學”與“民主”的想法真正地打開了一些人民群衆的思想,莊世平也是受了這些思想的影響,開始認真學習讀書,在1934年考上北京中國大學經濟系。

在他旅居泰國這段時間,他先後擔任了新民學校副校長、中華中學訓育部主任、《中原日報》的記者和編輯。

有着強烈愛國之情的他,在擔任各界華僑抗日聯合會工作期間,多次向社會發動募捐活動支援八路軍、新四軍,而且積極鼓勵有志青年回國參加抗戰。

周恩來總理曾經就評價莊世平說道:“在中國革命的曆史上,潮汕誕生過兩個經濟型人才,一個是貢獻理論新知識的許滌新,另一個就是講理論付諸于實踐的莊世平。”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抗日形勢的嚴峻性讓莊世平明白,他不能光通過募捐等外部手段來幫助祖國,他應該将自己的所學運用在實踐中。

是以他白手起家創辦起了自己的合盛商行,其主要業務就是經營僑彙兌換和貿易,經營有道的莊世平将生意越做越大,賺了許多錢的莊世平并沒有将這些錢财揮霍在吃喝玩樂上。

在如此艱辛的歲月中,逃亡戰争不斷地在上演,正因為莊世平家中有一個賢良溫慧的妻子,才能讓他一心一意地專注于自己的商業事業中。

他的妻子林影平是接受過新女性力量熏陶過的知識分子,與傳統女性在家相夫教子不同,她也跟莊世平一樣也在外面通過勞動獲得了自己的薪水。

也正是因為林影平那麼多年積攢的薪水,才能使得莊世平在後期逃難到香港時還能夠有信心再闖出一片天下。

他一直都記着中國共産黨對自己的幫助,是以他将自己賺取的錢财都用在了支援抗日根據地的前線,并積極建立溝通後方和東南亞的通網點。

他和妻子除了一起為抗戰提供資金,妻子還常常在後方向那些孩子們傳授知識,在當時沒有人不認識他們,還常常誇獎他們是模範夫妻。

兩人的情感并沒有在時間的流逝中消亡,反而在磨難之中變得更加深厚,莊世平一生也隻認定林影平這一個妻子。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生意不斷地壯大讓莊世平又再次被日軍盯上,無奈之下他隻能前往重慶投奔自己的老師——許滌新,當時的許滌新已經成為了八路軍經濟組的組長。

許滌新在一次吃晚飯的時候建議莊世平道:“現在打仗的人才和政治人才已經有很多了,但是做生意的人很少,我們現在最缺少的其實就是資金,組織希望你去海外做生意。”

聽了老師的話後,莊世平表示非常認同,是以他又再次整裝行李,踏上了海外經商的道路,開啟代理蘇聯的影片、工藝品和海産品的事業。

1945年,莊世平在越南和泰國相繼成立了安達公司,将蘇聯的影片宣傳到了東南亞地區,當時正值二戰結束,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熱情非常高漲,是以與蘇聯相關的影片非常受歡迎,就這樣莊世平的生意又再次燃起火光。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但他過熱的生意,卻引起了追捕他的人的注意,機敏的他又再次躲過了追捕,連夜帶着妻子到了香港,可惜在東南亞的賬戶中的基金卻沒有一起帶走。

當他到達香港時,他的公司賬面上隻有3000港币,欠債和缺錢像兩座大山壓在他的身上。

與他朝夕相處的妻子林影平也早早看出莊世平的難處,她曾在莊世平坐在桌上歎氣思考如何擺脫僵局的時候拿出30萬積蓄對他說:“這錢是我的,我們是一家人,你拿去用!”

看着妻子的舉動莊世平感動得不禁開始哽咽了起來,他抱住妻子說:“謝謝你。”

林影平笑着輕拍着他的背說道:“我也謝謝你,有你我覺得我一點都不苦,生活得非常快樂。”

兩人就這樣扶持着對方,走過了最艱難的時期。正是兩人的互相扶持,互相救贖,愛才能一直維持到兩人雙雙離世。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莊世平的長子莊榮叙就曾描述過家中最低落時期的情景:“那些逃亡的日子裡,父親每日都在外辛勤地在外經商,母親在家認真地照顧我們并且身兼數職,以供家用。”

面對如此艱辛的日子,林影平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她一直用着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着莊世平,默默地照顧着家裡。

看着因操勞過度的妻子日漸消瘦的臉龐,莊世平心中心疼不已,是以他下定決心絕不能辜負妻子的期望,他一定要在香港闖出一片天下。

因抗戰時期的莊世平多次向組織提供了許多資金資助,中共香港分局上司人在聽聞了莊世平的遭遇之後,為其提供了一萬美元的資助。

有着出色經商頭腦的莊世平,借助着這筆資金在香港創立起了南洋商業銀行,因為較少的本金,是以那時的銀行規模也相當的小,但是這并不影響它成為唯一一家能在香港與大陸之間進行資金劃轉的銀行。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因為年輕時在東南亞闖蕩所積累的人脈,這使得莊世平的南洋商業銀行很快就獲得了許多資産,在國外的華僑們紛紛選擇南洋商業銀行進行國内貿易,原本一萬美元的資産很快地就增長到了523萬港币。

盡管賺取了如此多的資金,但莊世平卻從未揮霍過一分錢。

很多富豪在賺取了許多金錢以後就會選擇購置車房,但莊世平就是其中的一股清流,在幾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他沒有為自己購置任何車,每日上班都是乘坐電車或者公共汽車。

在當時還不那麼寸金寸土的香港,他也沒有選擇購置一套房,一家人一直都住在出租的房屋中,每當有客人想要拜訪他的時候都會感歎道莊先生的“清貧”。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這其實也是他和妻子共同協商一緻的決定,他曾對林影平說:“如果我給不了你這些紙醉金迷的物質生活,你會不會不滿意。”

妻子隻是微笑着對他說:“這麼多苦我們都吃過來了,現在的日子就已經很好了,如果這些錢對祖國更有用,那就奉獻給祖國吧!”

每當莊世平心中苦惱困惑不堪的時候,他總會選擇跟妻子訴說,每當那些溫柔的文字從妻子口中緩緩道出的時候,他總能感到如釋重負。

林影平就是他的知己、朋友、配偶。在林影平老年患上阿爾茲海默症的時候,他總是寸步不離的跟着林影平,因為那時的林影平隻記得他。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因為莊太太老年患上阿爾茲海默症,她忘記了自己人生中大部分認識的人,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她唯一記得的隻有莊世平,是以平常隻有莊世平喂她吃飯時她才會肯吞下那些食物。

那時已經年近90歲的莊世平在應酬中總是最早離開的那一位,因為他要趕回去照顧妻子。

林影平在香港的這些年,一直都沒有辦理醫療保健,香港高昂的住院費使得莊世平将妻子送到了深圳治療,但這種無法根治的病症,還是使得莊太太早早地離開了人世。

在莊世平去世後,他将他所有的資産都無償地捐獻給了祖國,他的兒子也并沒有成為名副其實的富二代,隻是一名在香港工作的普通貨車司機。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03 企業家的擔當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到了改革開放以後,許世勳與莊世平的生意都做得風生水起。

許世勳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房地産大亨,莊世平的南洋商業銀行也成為了一家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兩人都為中國經濟的複蘇注入了極其強大的力量。

1980年3月,建立深圳經濟特區的方案正式被政府準許,但在改革開放初期,大陸的經濟還在複蘇中無法提供大量資金,是以鄧小平說:“中央隻能提供政策幫助。”

這時的廣東省委書記吳南生對此犯了難,沒有資金談發展這不是開玩笑嗎?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他想到了莊世平。

莊世平向他建議引進外資,将土地資源轉化為金錢效益,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莊世平也提出了降低特區稅率的議案。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正是在莊世平的建議下,較低的稅率和還未開發的土地吸引了大量的外資和僑商,深圳的經濟開啟了飛速發展模式。

深圳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也為後來回歸的香港提供了參考,莊世平在深圳經濟特區的建設又再次擴大了他在香港的影響力。

莊世平先生一直站在中國共産黨的立場上為人民服務、為祖國服務,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歸故裡,莊世平也被授予了最高的級别的榮譽勳章——大紫荊勳章。

從少年再到老年,莊世平都将自己賺的錢用到了支援祖國發展,為國家謀福利的路上,因為他無私的奉獻也導緻許多人對他的善舉産生懷疑,但他并不在意。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莊世平生前曾說過:“我很感激祖國,我能擁有的一切都是祖國贈予的。從少年時期到北平堅定追随共産黨後,我便不再對金錢和名利動心。隻要我們的國家能好,能讓所有中國人在國際上有地位、有尊嚴,我死而無憾。”

他和許世勳先生都是非常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家,香港大大小小的福利慈善活動都會出現他們的身影,他們始終都将企業家的責任心銘刻在自己的心中。

在莊世平先生葬禮舉行的當天,有許多好友和香港政府主要官員到達現場緬懷這位偉大的企業家。

在現場,中聯辦主任高祀仁在緻悼詞時對莊世平先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肯定了莊世平先生為民族解放而不懈奮鬥的精神。

香港最癡情的2個頂級富豪,兩人妻子都癡呆了,他們卻仍不離不棄

一個企業能夠真正地做大做強離不開的不僅是創始人的商業頭腦,而是創始人作為一名企業家的社會擔當。

緬懷莊老,紀念許老!

參考信源

1. 潮汕期刊《莊世平:心懷家國的紅色資本家》

2. 中國政協《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

3. 滬港經濟《金融危機下香港富豪的拮據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