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賦能非遺傳承人,寶馬創新诠釋企業社會責任

作者:環球汽車網

(北京,4月8日)今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遺保護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創新基地)2020-2021年度非遺創新模式探究與實踐項目結項會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來自遼甯及湖北的六位非遺傳承人完成各項探究與實踐項目,順利結項。創新基地的這一社會成果為非遺行業創新發展創立了範式,同時也充分展現了寶馬集團在中國秉持“家在中國”的理念,創新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持續助力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為中國社會創造價值,做出長期貢獻的堅定承諾。

賦能非遺傳承人,寶馬創新诠釋企業社會責任
賦能非遺傳承人,寶馬創新诠釋企業社會責任

“BMW中國文化之旅”發起于2007年,是BMW針對中國傳統文化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的社會問題發起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15年間,項目踐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理念,嫁接社會資源,搭建“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社會橋梁,創造共享價值。2016年,項目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共同建立了創新基地,開啟對非遺傳承人的賦能實踐。2019年,創新基地合作模式更新,與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合作,以一對一“做中學”的模式,帶領、幫助非遺傳承人設計并開發具有市場需求的非遺文創品。

賦能非遺傳承人,寶馬創新诠釋企業社會責任
賦能非遺傳承人,寶馬創新诠釋企業社會責任

創新基地2020-2021年度項目中,有四位非遺傳承人經由“BMW中國文化之旅”遼甯探訪遴選而出,分别為遼甯傳統琥珀雕刻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陳煥升、遼甯傳統錫雕技藝非遺傳承人石岩、松花石雕刻技藝第五代傳承人馮月婷和阜新瑪瑙雕刻技藝非遺傳承人楊帆。此外,在2020年疫情肆虐武漢之後,項目還特别資助來自湖北省的楚式漆器髹飾技藝代表性非遺傳承人鄒傳志和楚地斫琴技藝非遺傳承人萬翔進入創新基地,助力湖北非遺傳承人。經過為期三個月的理論學習、實地考察及作品創作設計交流研讨,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魯曉波老師、王曉昕老師、楊佩璋老師、劉潤福老師、宿志鵬老師及馬文甲老師組成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專家導師團隊,以一對一“做中學”的模式與六位非遺傳承人共同開發設計了一系列非遺文創品,并于2021年底釋出。

賦能非遺傳承人,寶馬創新诠釋企業社會責任
賦能非遺傳承人,寶馬創新诠釋企業社會責任

自2016年起,創新基地已經成功舉辦6場社會創新成果展,以及超過20場企業高管講座和創意工作營,以社會創新思維和社會協作模式深化賦能近50位非遺傳承人。來自湖北的非遺傳承人鄒傳志提到:“創新基地可以很好地幫助非遺傳承人拓寬視野,提高藝術鑒賞能力,也讓我們認識到非遺技藝進行跨界合作和創新設計的可能性。非遺文創不僅是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們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手段。”

賦能非遺傳承人,寶馬創新诠釋企業社會責任

15年砥砺前行,“BMW中國文化之旅”生動诠釋了BMW植根中國社會、堅定踐行貢獻本土社群的承諾。

賦能非遺傳承人,寶馬創新诠釋企業社會責任

秉持“家在中國”的理念,寶馬集團在中國持續為客戶、為當地社會、為中國汽車工業創造價值,驅動共同發展。BMW相信:卓越的企業不僅僅注重于業績與盈利,而應更多地“聯結”利益相關方,共同解決切實的社會問題,貢獻于本地社會。密切關注并深刻了解中國政府及社會關注的社會議題,BMW企業社會責任聚焦“文化保護” 、“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三個社會議題,通過“BMW中國文化之旅”、“BMW兒童交通安全訓練營”、“BMW童悅之家” 及 “BMW美麗家園行動”四個旗艦項目,持續為更美好的中國社會做出貢獻。

賦能非遺傳承人,寶馬創新诠釋企業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