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張福銘|藝術充實我的生活,豐富我的人生

竹子,既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又在“松竹梅”歲寒三友中占得一位,可見中國人對竹子的喜愛,自古以來,詩書畫皆可見竹子清影。在當代花鳥畫家張福銘的筆下,竹子不僅有着“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的君子之風,畫家還将家鄉晶瑩冰雪也引入畫中,呈現修竹含霜抱雪之态,墨竹常有,雪竹少見,張福銘紮實的筆墨功底與追求創新的創作态度,悉數展現在他的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雪竹作品中。

《翠竹潇灑》

70×140 cm

2017年

不與人争高低,隻在書畫裡與自己争個先後,張福銘對待人生的看法延續到他的書畫創作中:專注己身,不棄夢想,敢想敢做。從學書法到學花鳥,從畫牡丹到畫紫藤、雪竹,張福銘一旦對某個課題産生想法後,便總能迅速地調動起全部的興趣與精力,全神貫注地研究吃透。熱愛,不是一時之語,張福銘幾十年如一日地付諸行動,遍訪名師,多思多想,琢磨實踐,使其成為一名藝術家的資質,除了創造力,更有滿滿的行動力。

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對話花鳥畫家張福銘,同大家分享他的藝術經曆、創作想法與藝術态度。

2

對話精選

Selected interview

Q = 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

A = 張福銘

Q1:您如何接觸繪畫并決定從事藝術行業?是否有哪位老師或哪一段經曆給您留下深刻印象,帶來長遠的影響?

A:上國中的時候,父親帶着我拜一位私塾老先生為師,我跟随老先生先學習正楷,臨摹顔真卿的多寶塔碑,學了兩年。十八歲,我應征入伍到38軍當兵,期間對書法仍保持濃厚的興趣,時常到當地縣城的文化館拜師學藝,我沒有固定的老師,看誰寫得好就跟誰學習,看到寫得好的作品就用相機拍下回去看,當時在部隊沒有單獨的房間,缺少練習條件,我每天晚上訓練完回去,沒有毛筆,便看帖讀帖,以心代手記下。

《毛澤東七律登廬山》

70×180 cm

2021年

1981年我被舉薦前往石家莊進階陸軍學校進修,學業結束時取得了二十二門課的全優成績,按照當時的規定,我作為全優生留校擔任軍事教官。在學校裡,我和學員、教師合辦過一場展覽,我獲得了書法、國畫一等獎,這是第一場比較正式的展覽。

之後,我調到校刊雜志社擔任六年的美術編輯兼攝影記者。這期間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書法大家歐陽中石老師。1985年,歐陽老師開辦中國首屆書法專科班,發放畢業證書,我報了這個班,老先生待人特别和氣,三年學習結束後,逢年過節我也常常到北京拜訪老先生,受他的指導。歐陽老師為我在行書與草書間指明了一個創作方向,他鼓勵我要思考并弄清楚自己的風格,這給了我極大的啟發。

《霞光》

68×138 cm

2018年

1988年,我因工作需要調到廣州空軍政治部創作室,後來又到後勤部工作。無論我在哪裡任職,書畫始終伴随身邊,我總是忙裡偷閑地練習與創作,每年為機關發表上百幅作品。之後我轉業到廣東省工商局個體處、人事處、外資處工作,後來組建老幹處,組織老幹部書畫活動,開辦書畫班,一幹就是十年。回顧起來,我認為這些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在書畫上做出了一些成績,退休後我被聘請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李白廬山謠》

100×50 cm

2015年

在學習書畫的過程中我一直是轉益多師。我曾在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周彥生導師花鳥畫高研班、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碩士研究所學生課程班、中國美協第十六期花鳥畫高研班、中國書協李雙陽導師高研班、天津美術學院賈寶珉導師花鳥畫創作班、中國國家畫院詹庚西導師花鳥畫高研班、清華美術學院郭石夫導師花鳥畫高研班、王闊海導師新漢畫高研班、王奇寅導師新水墨花鳥畫高研班、李振東導師冰雪畫高研班進修。

《冬寒傲骨圖》

後來,我與朋友注冊了中華翰墨書畫院和廣東省荷韻藝術書畫院,兩個書畫院合并後就留在東莞,每個月都會為書畫愛好者們舉辦展覽,做這些不是為了高調,就是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創新書畫藝術。

《松竹梅歲寒三友》

Q2:您的書法風格給人以“龍騰虎躍”的感受,筆筆見力度,力透紙背,您能否談一談您在書法上的創作風格、審美傾向?

A:我在部隊二十六年,軍人剛健強硬的風格融入我的審美與創作中,在寫書法時要求每一筆都見到力度,不喜蜻蜓點水、潦草的效果,一定要穩紮穩打,力度到位,剛勁有力。歐老曾說過,要走傳統的路子,不要輕易嘗試那些新式的東西,傳統的才更有生命力。

500×70 cm

2019年

Q3:不僅是書法,您的花鳥畫作品也非常精彩,了解到您擅長畫“冰雪寒竹”這類少見的題材,您能否談一談創作初衷,以及作品裡寄托的思想與情感?

A:我學花鳥畫從畫牡丹開始,1992年,我帶了幾刀宣紙和20盒顔料,坐火車前往洛陽拜趙久長先生為師,住在趙老師的畫室裡二十多天。當時正是四月份牡丹盛開的時節,我上午去牡丹園拍照片,下午就由趙老師手把手地教。趙老師毫不保留,傾囊相授,我的牡丹圖在省美協展覽裡獲得銅獎。

《富貴牡丹圖》

90×180 cm

2006年

之後,我在北京的五年主要進修花鳥畫,第一年跟着中國國家畫院詹庚西導師畫小寫意花鳥,第二年在清華美院跟着郭石夫導師學大寫意花鳥,再是王闊海導師,學習新漢畫,第四年王奇寅導師畫新水墨花鳥畫,第五年跟着李振東導師學冰雪畫,我選擇感興趣的方面學習,想把幾位老師的創作特點吃透。

《雪韻冰魂》

50×60 cm

在一次李振東老師的冰雪畫的課後,我與李老師聊天,說想用畫冰雪山水的技法來表現竹子,因為我的家鄉山東在冬天時還能看見落雪的竹子,李老師很大度,非常支援我的創作想法,并精心為我示範,進行個别指導。

竹子的姿态、文化内涵本就吸引着我,有着高風亮節的品質,催人向上的精神,在進修的一年裡,我專畫竹子,掌握了繪畫冰雪竹子的基本要領,在清華美院的結業展覽結束後,我的雪竹作品被學院收藏。

《雪韻竹魂》

Q4:您的竹子看起來很具有動态感,尤其在增加冰雪的效果後,顯得更有張力了。

A:我想要突出竹子堅韌卓爾的個性與骨氣,我喜歡能夠展現深刻的寓意與精神的這類題材。

《月光曲》

Q5:您能否談一談個人的創作習慣與狀态?

A:我一般喜歡早上六點鐘起來到畫室去寫幾幅書法作品,吃了早餐之後,上午畫一幅花鳥畫,有時候畫幾幅獨幕喜劇,下午一般就是看書休息。

《虛心勁節》

Q6:除了繪畫,您還擅長攝影與篆刻,對嗎?

A:我在雜志社當過六年的美術編輯和攝影記者,這段經曆對我的繪畫幫助特别大。攝影要講究構圖與色彩,有時候外出拍照,稍微加工就能生成一幅小作品了,攝影成為我花鳥畫創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篆刻是我還在石家莊時學的,跟随當地一位名師學習八年,來廣東後便把篆刻工具送給小師弟,現在主要專注花鳥畫與攝影。

《和諧之歌》

136×68 cm

2022年

我學書法的時候,老師告誡學生不能太“偏”,要書畫皆學,書畫合璧,中國文人創作講究詩書畫印,一幅好畫不能沒有一筆好字,落款印章是作品的點睛之筆,全面地掌握畫畫、書法、篆刻多種藝術形式,對創作有好處。

《高風亮節》

Q7:您認為中國的傳統書畫藝術,對當今的社會起到什麼作用?

A:我認為書畫藝術是高品位的藝術,代表一個人的文化修養與素質,(反過來,藝術家的素質也決定着所創作的書畫藝術高度),同時,它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系中的精粹。藝術家創作書畫,一方面應當能為當下的社會與時代發聲、服務,另一方面,前人留下的好東西,不說創新,至少學書畫之人須得認真地學習傳承。總之,當下的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創作,既發揮着對社會的教化作用,也是一種積極主動繼承中國傳統文脈的行為。

《紫氣呈祥》

Q8:書畫藝術創作給您的生活帶來了什麼?

A:我一直覺得一個人除了工作作為主業外,一定得有個愛好,你的生活才會充實和豐富,藝術充實了我的生活,豐富了我的人生。我對發展仕途沒有特别大的興趣,從小到大最愛的就是寫寫畫畫。我一直想去北京清華美院、國家畫院進修,一看到它們的招生簡章裡最高年齡限制是55歲,我就申請提前五年退休,實作我的心願,但上司沒有準許,隻好退休後進京進修。我在北京住了五年,也不太會做飯,早上随便挑一個雞蛋,一碗豆腐腦,中午一碗米飯,随便一葷一素,晚上一碗蕃茄雞蛋面,就這樣過來。要不是家人勸說和其他原因,我可能還會一直在北京學下去。隻有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才有堅持的動力。

我向來覺得,人活一世,不能稀裡糊塗、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得為社會留點痕迹,不說驚天動地,就為一項小事業打下點基礎,留下些記憶,足矣。

《會心今古遠》

藝術家簡介

Zhang FuMing

張福銘,筆名魯劍,沂蒙山人。1950年出生于山東省,1968年參軍,曆任排、連、營、團等職。1982年畢業于石家莊軍事教育學院,并留校任校刊雜志社美術編輯、攝影記者,1994年轉業到地方工作。曾就讀于廣州美院、首都師大、中國國家畫院、清華美院、中國書協、中國美協等高研班。多年來,有幸得到恩師歐陽中石先生的親切教誨和著名書畫家趙久長、周彥生、方楚雄、賈寶珉、霍春陽、王培東、劉守安、李雙陽、詹庚西、郭石夫、王闊海、王奇寅、李振東等導師的精心指導。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翰墨書畫院院長,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荷韻藝術書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國禮特供藝術家,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南方分院書畫家,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張福銘的書畫作品,清新明快,筆墨酣暢,風格獨特,意境深遠。是一位融書法、繪畫、篆刻、攝影于一體的實力派書畫家。

- 喜歡,就點贊+關注,感謝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