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eb3世界的表象和意志

Web3世界的表象和意志

Web3是什麼?說得多了,似乎定義本身成了一個問題。

幸好這并非主觀的哲學拷問,我們可以清晰而明确地指出,通常所說的Web3世界,是指基于區塊鍊技術所構造的分布式網絡以及之上的全部應用生态。

這個定義甚至包括了基于區塊鍊技術構造的元宇宙(這是另外一個大的話題),比如Decentraland。但反過來,所有聲稱自己是元宇宙的虛拟互動世界是否都屬于Web3呢,答案是并不一定。比如衆所周知的Roblox,盡管Roblox是名副其實的使用者創造内容(UGC)的虛拟世界,但本質上它是一個中心化的産品。“中心化”指的是Roblox的底層基礎仍是傳統的伺服器-用戶端架構,而不建構在區塊鍊分布式技術之上。

已經有很多文章闡述區塊鍊技術。和區塊鍊技術所達到的想象力高度相比,實作這個架構的底層邏輯是相當簡潔的。這一點和真實世界類似,真正描述了現實世界重要規律的數學實體公式都有着一種特别簡潔的美。

一般讀者隻需知道一點:基于區塊鍊技術的分布式網絡最重要的特點是其資料和代碼的不可篡改性。

在一個Web3生态裡,所有資料更新(或者更學究一點,這個區塊鍊網絡的“狀态更新”)都是由使用者的活動即“交易”驅動的。和大家熟知的Web2網際網路(讓我們這麼稱呼目前主流的網際網路生态)不同, Web3的資料更新需要消耗顯著的計算資源,也就是所謂的gas費。這個計算資源的代價是使用者自己掏腰包真金白銀支付的。也正是是以,我們說Web3的資料所有權毫無疑義屬于生産者——使用者自己。

同時,Web3資料對所有人100%可見(注意,這裡指的是鍊上資料,即區塊鍊上的資料。基于效率和費用原因,大部分Web3應用仍以某種中心化的方式儲存大規模資料比如視訊圖像等,實作完整的Web3分布式儲存是目前一個熱門話題)。這些全體可見、所有權歸屬明确、永遠不可篡改的資料構成了Web3世界的“表象”,或者說,構成了Web3世界的客觀存在。

這種資料組織模式和目前的網際網路世界有着本質的不同。目前網際網路應用的使用者資料掌握在大公司手裡,不對外公開,也是以有了“使用者資料護城河”的說法。在這樣的網際網路模式中,資料也是基石,但一來并不保證穩定,二來衆多互不可見的“使用者資料孤島”無法繼續融合發展為一個“資料大陸”,這是目前網際網路模式的商業模式本質決定的。

另外一個重點是,除了資料,使用者賬戶也掌握在大公司手裡。在技術上一個網際網路産品的擁有者可以随時删除或者禁止其産品裡的任意賬号,比特朗普的推特賬号被封。這種事情在Web3世界裡不會發生,Web3所依賴的底層區塊鍊技術決定了每個使用者在這個Web3世界的賬戶入口是統一的,且隻有使用者自己有控制權。

這是一個美妙的設計,統一的Web3賬戶意味着不再有割裂的資料孤島,一個使用者在Web3生态裡的所有曆史資料都公開關聯在同一個賬戶下,是的,一個賬戶在Web3裡的所有行為是公開可見的。Web3上的新應用和一個已經運作了多年的應用,對其使用者畫像(基于過往曆史資料)的了解沒有什麼不同,使用者資料不再有所謂護城河。這在目前的網際網路生态裡無法想象,試想一下你可以檢視任意微網誌賬号在網際網路上的所有活動記錄?有點不可思議,但在Web3架構之下,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Web3網際網路是有意志的,所謂“意志”不是某種神秘主義,也并非某種人工智能,而是指這個生态裡不可更改的各種規則,意志即規則。

Web3世界的運作規則,由且隻由區塊鍊機制和之上的應用代碼,即所謂的“智能合約”所定義。Web3的“意志”——代碼規則,和它的“表象”——生态資料,都以不可篡改的方式寫在分布式網絡裡。Web3世界用不可更改的客觀資料和代碼來構築Web3世界的表象和意志。在這個生成即不可消除的基礎設定上,所有資料和應用都自然生長。

Web3意志的透明性質展現了一種确定的安全感。Web3世界裡不存在黑盒不可見的代碼邏輯,有能力的使用者都可以直接閱讀智能合約代碼來了解Web3世界的運作真相。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就是Web3代碼意志的一種外在展現。當某個虛拟組織的治理邏輯以智能合約代碼的方式寫在Web3區塊鍊上,它就代表了一種主導DAO的意志。DAO的參與使用者通過自己手裡的投票權重來影響智能合約治理的走向,但治理邏輯本身不再修改。

類似DAO這種概念離普通人間煙火似乎有那麼點遠,但Web3世界不是空中樓閣,它展現的價值和現實世界直接聯系在一起。最明顯的就是最近大熱的NFT概念。盡管任何人都可以生成NFT并釋出到OpenSea拍賣,但實際上由明星或大咖釋出的NFT有着天然的關注度溢價,這個溢價由現實世界的無形價值遷移而來。另外有些NFT,看上去和現實世界沒有直接關聯,但也是在相關的社群裡擷取了直接的關注度而增值。關于NFT的價值性可以另開整整一篇文章來聊。明顯可以感覺和指出的是,NFT已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同,尤其是在年輕人中間。這種趨勢幾近不可逆轉。NFT最重要的作用是定義了Web3世界的虛拟物品,正如元宇宙定義了Web3世界的虛拟空間。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大事。

Web3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至少目前階段如此。

但Web3世界的迷人之處在于,它建構于一個簡潔而堅實的基礎之上,萬物生長。并且,除非現實文明消亡,否則有理由相信,沒有多少事情會讓Web3所依賴的全球性區塊鍊分布式網絡消失。

相對而言,由中心化伺服器營運的虛拟世界設計再細膩、體驗再完美,隻要中心伺服器被關閉,資料被删除,虛拟世界裡所有的美好都會消失——這種事情已經一再發生;在Web3出現之前,所有自稱為虛拟世界的産品都建築在一個有可能崩塌的底座上;上層建築越精美,倒塌之時代價越慘重。

在Web3可信賴的基礎架構之上,所有的信任(trust)都被真實(truth)所代替,資料的truth,代碼的truth。每個人都公平地通過标準賬戶進入Web3,沒有門檻,衆生平等。誠然,大V們可以把現實中的有形資産和無形價值變現帶入Web3世界,但這也正是Web3吸引所有人的地方:Web3世界與現實世界發生着真實的雙向價值聯系,它既延展了現實世界的價值,同時也創造着全新的價值反哺現實世界。

Web3世界的另一個迷人之處是“使用者建構”。

在現代遊戲裡,“使用者建構”已是一個很常見的理念,UGC(使用者生成内容)表達了遊戲設計裡樸素的全民建構思想。而在Web3世界裡,所有的行為都是建構,所有的使用者交易,所有的物品(NFT)流轉,所有的活動痕迹都被記錄為Web3公開資料而成為世界曆史的一部分。每個Web3的參與者也正是Web3的建構者。

進一步地,有能力的使用者可以為Web3世界添加意志——智能合約。和目前主流網際網路一個重要的不同是,釋出智能合約的賬戶無需承擔這個合約後續運作的費用。如果大家還記得,運作智能合約的資源費用由使用者承擔。多美妙的設計,這意味着任何個人都可以自由地為Web3世界意志做出貢獻,完全無需為未來的運作費用擔憂。

Web3并非理想國,縱使它有着有史以來最美的基礎結構設定和擴充性。歸根結底,Web3使用者也是現實世界的人。Web3的目标不是建構Matrix那種代碼和機器主導的世界,而是為現實世界拓展出新的概念空間,它依然是我們這個不完美世界的一個投影。現實世界中的人性缺陷,同樣會映射在Web3世界裡。它改變不了人類的貪婪短視,也無法讓人類的品德變得更美好。但Web3的出現和發展,給予了那些期待新世界的人們一個真實的希望,這裡充滿着各種創造的自由和可能性,并且有着堅實的底層基礎保證價值創造不被輕易磨滅。

《基督山伯爵》的最後一句說:上帝揭示人類的最終意義前,人類的所有智慧就包含在這兩個詞裡:“等待”和“希望”。盡管其影響力的全貌仍需要我們一點耐心去等待,Web3或許能成為這個新時代裡關于“希望”的某個代名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