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唐04:日月當空,武則天

作者:品一品中國曆史
大唐04:日月當空,武則天

武則天,690~705年,在位16年

丈夫:李治

兒子:李顯 李旦

女兒:太平公主

太宗去世,武則天入感業寺

公元638年,14歲的武則天被招入皇宮,唐太宗賜名媚娘,為才人

12年裡,地位沒有升遷,唐太宗即将去世,武則天希望即将破滅

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李治繼位,武則天被迫去感業寺當尼姑,陪伴她的将是晨鐘暮鼓

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與太子李治同時服侍,兩個人也産生了愛意,受到道德限制,此時為皇帝的李治也沒有辦法

王皇後引狼入室

公元650年,王皇後想對付正受寵的蕭淑妃,認為把武則天接回宮中可以為她所用

進宮後,武則天很快被封為昭儀,倍受李治寵愛,王皇後終于受不了,于是聯合蕭淑妃對付武則天,而王皇後背後有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強大的關隴集團

李治與武則天開始培植新勢力,許敬宗、李義府等開始嶄露頭角

李治采納了大将李勣的意見,果斷廢了王皇後,此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相繼被殺

武則天封後,掌權

公元655年,武則天被冊立為皇後,登上了女人的最高峰

李治多病,将一切事情交給武則天處理

勸農桑,薄徭賦,廣言路,杜讒言,武則天的建言十二事,處處為百姓和中下層官吏着想,赢得了大多數人的擁護,展現了武則天的智慧

大唐04:日月當空,武則天

另外招納許多文學之士,組成自己的智囊團,稱為北門學士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于洛陽,留下遺囑,太子繼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後處分

中宗與睿宗

唐中宗李顯繼位,武則天臨朝稱制

唐中宗年輕氣盛,不顧法度地破格提升皇後之父韋玄貞,武則天下令,被貶為廬陵王,遷于房州

唐睿宗李旦繼位,武則天繼續臨朝稱制

公元684年9月,徐敬業等以扶持廬陵王為号召,在揚州舉兵反武,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萬部衆,武則天當即以大将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讨,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自殺

公元690年,武則天廢睿宗為皇嗣,改唐為周,自稱皇帝,以洛陽為神都

大唐04:日月當空,武則天

亞洲大戰

公元693-694年初,武周帝國與吐蕃、西突厥、後突厥、室韋5個國家之間戰争

武則天沉着冷靜地應對戰争

一時間,亞洲大陸上,涉及15個國家同時展開交戰

經過一年多的交戰,武周大獲全勝,威名大振,國際聲望大幅提高,在波斯大帝亞伯拉罕的号召下,200多個國家元首齊聚神都洛陽,建立象征世界中心的“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标志着中國古代國際地位達到頂峰

武則天手段

武則天執政後,開始對她的政敵打擊清理,公元697年,誅殺海内名士36家,連坐者達數千人,她還鼓勵告密,以掃清政敵,還啟用酷吏辦理謀反大案,酷刑殘忍,李唐宗室的貴戚被殺數百人,相反,擁護大周政權的庶族官僚則得到扶植

武則天以她獨特的政治手腕,經營着來之不易的武周王朝

武則天選拔人才

她一方面不拘一格的把仕途向所有人開放,創立了“自薦”和“試官”制度,使很多出生貧寒的有識之才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另一方面又随時撤換和嚴懲不稱職的官員,篩選了一批有真才實學,盡心盡力的人才,她完善科舉制度,更好的選拔人才

公元690年,她首創由皇帝親自策問舉人的殿試

公元688~697年,有八年舉行了制科,臨時科目,選拔特殊人才,張柬之、張九齡等都是通過制科選舉出來的

這一時期湧現出了狄仁傑、姚崇、宋璟等一批有識之士,始終為武則天效命,使武周穩固而強大

公元702年,又開武舉,名将郭子儀就是出自武舉

武則天重視發展農業生産,繼續推行均田制,勸課農桑,以農業政績的好壞考核地方官員升降的标準,對于因土地兼并而逃跑的農民,采取寬容政策

武則天執政期間,農業、手工業、商業都得到長足發展,人口不斷增加

民族關系上,武則天基本維持了唐朝的疆域及邊疆安全

她堅持邊軍屯田政策,對邊疆開發和鞏固有着積極的作用

公元701年,武則天回到長安,改元長安,意味着武則天要把皇位傳給李氏

大唐04:日月當空,武則天

神龍政變

神龍元年(705)正月,宰相張柬之、宰相崔玄暐、将軍桓彥範、将軍敬晖等以兵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武則天下台,奉皇太子李顯複位,是為唐中宗,尊武皇為則天大聖皇帝

二月,複國号為唐,一應典制,悉複唐永淳前舊,武周滅亡

12月,武則天于洛陽上陽宮内去世,享年81歲,以皇後的身份與高宗李治合葬與乾陵,并立一無字碑

大唐04:日月當空,武則天

武則天,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就像“曌”一樣,能使人想到日月當空,光芒萬丈,而她的曆史功過,就像她給自己立的無字碑一樣,隻能任由曆史去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