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000台裝置如何通過-20℃冬季大考?聯想給出了自己的秘訣

冬奧應用的産品

距離冬奧會結束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是大家依然對于冬奧有着很深的印象,比如吉祥物冰墩墩依然是搶購預售的狀态,很多冬季運動也在維持着高熱度。回顧本屆冬奧的亮點,既有創意與視覺兼顧的開閉幕式,同時也有各種黑科技加持的場館以及運動員的高光時刻。

但對于這場盛會背後的故事,卻鮮有人知,“今天我們把服務冬奧的很多裝置都帶到了現場,從業人員和這些裝置,也是剛剛結束了隔離,相信大家也是第一批能夠接觸到這些服務冬奧賽場裝置的場外觀衆。”聯想PCSD産品品質管理總監李繼成說到。

430位工程師支撐起0故障冬奧

聯想PCSD産品品質管理總監李繼成

在聯想北京總部,筆者看到了一排在外觀上并不起眼的裝置,而這就是李繼承口中服務冬奧的“主角”。這些裝置包括列印機、筆記本電腦,一體機,工作站及伺服器等産品,從外形來看,與市售産品相比,它們最大的不同也就是部分裝置的logo進行了遮擋。

此次2022北京冬奧會,聯想共提供了超過13000台産品以及430餘名工程師,共對40個場館以及服務設施進行了全面技術支援保障和服務。除了聯想提供的各類硬體,現場工程師會對運動員自己攜帶的部分産品進行技術支援。

據聯想奧運業務總經理王磊介紹,聯想早在2001年北京申奧時就已經成為了最大贊助商,之後憑借高性能裝置與技術實力,聯想分别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及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承擔了IT運維工作。

聯想奧運業務總經理王磊

此外,聯想也是世博會的IT運維供應商,并在這些活動中保持了0故障的工作記錄。而聯想為服務這些大型活動、大型賽事所建立的人員體系和服務方案,也為其能夠參與北京冬奧運維工作提供了基礎。

在本次北京冬奧會上,聯想賽事活動技術團隊已經形成涉及項目管理、IT運作設計及規劃、實施規劃和管理、呼叫中心建設和管理、場館運作規劃和管理、TOC(技術運作中心)建設和運作支援、運作團隊規劃教育訓練和人員傳遞管理共7個人員組織協同子產品,這些子產品共同貫穿了IT運維前期規劃、項目傳遞及執行及運作管理的全流程。

在技術服務方案方面,聯想冬奧技術服務方案包括三大子產品:DaaS/桌面運維服務、場館IT內建/運維服務、冬奧整體IT運維保障體系設計規劃,其中場館IT系統內建及賽事運維保障非常關鍵,涵蓋了內建實施管理服務、測試賽場館部署與調試、場館集中部署實施、賽後場館的拆除回收及賽事運維多級保障體系。

參與冬奧的裝置

活動中,王磊提到了一個具體案例,當國外運動員乘坐飛機進入國内後,走進機場就已經納入了整個資訊化管理系統中,從此刻開始,運動員的行程、所需乘坐的車輛、住所的規劃、賽事時間、賽事成績,都要做到雲上實時同步。

在這背後服務的就是一整套複雜的系統,即聯想搭建的奧林匹克資訊釋出雲平台,包括協同管理GMS(運動會管理資訊系統)、CIS(評論員資訊系統)、INFO(媒體轉播系統)、OMS(奧林匹克管理系統)、PRD(成績打分系統)、競賽成績服務系統、奧林匹克資訊釋出系統等等。

北京冬奧會上,聯想為大賽提供的IT技術裝置,也覆寫了計時計分系統、評論員資訊系統、賽場成績系統、比賽管理系統等奧運七大資訊系統核心領域,為超過1.5萬名運動員、2萬名媒體人員、和10萬名志願者提供IT服務。

用技術管控應對極端環境

品質标準體系

為了保證冬奧使用産品的品質穩定可靠,在本次冬奧的品質管理中,聯想特别還設定了嚴格的品質管控流程,确立了從場景确認、風險識别、模拟測試、調試改進、生産供貨、售後保障等标準化實施步驟。

首先,品質管理團隊會根據機型、環境因素、機器品質履曆等因素,評估所處應用環境下的風險點,如低溫、高濕等極端天氣情況,進行模拟測試,并對相應機型做好調試改進,再進入生産供貨環節。

在生産供貨環節,品質管理團隊不僅會對組裝及測試過程重點跟蹤,還特别增加了OOB(開箱)抽檢比例,以確定産品品質安全可控。進入售後保障階段,聯想IT運維團隊通過備機準備、使用清潔方式、齊備維修配件、成立24小時支援團隊,保證在應對緊急情況時,裝置可以及時維修或替換。

此外,這次冬奧聯想也在前期籌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從2020年6月就啟動了裝置歐洲測試及傳遞工作,在長達近兩年的時間裡,賽前進行了23場測試賽進行部署,及系統調優、場館運作設計等工作。在賽時運作階段,聯想對11個競賽場館及27個非競賽場館內建實施部署,針對性做了防疫及後勤保障工作。

防水測試

冬奧會不同于一般賽事或活動的一個特點,就是電子裝置多處于低溫、潮濕的環境下使用,聯想還在現場展示了聯想為應對這種環境開發的防水技術。李繼承說到:“這項技術利用了疏水劑抗水特性,可延緩水從三層薄膜橫斷面侵入薄膜内部的時間,目前已經經過防水實驗、防潮測試。“

實驗結果顯示,搭載防水技術的鍵盤,可以在60°C恒溫水浸泡1小時,并且可抵抗濕度為98%,50℃下水中仍能做到持續連續敲擊。在冬奧會上出現的很多産品上也都應用了這一技術,比如ThinkPad L13 Yoga,經過實際的使用,它能在-20℃的低溫環境中保證正常使用與正常工作。

聯想奧運業務部技術經理胡楠還分享親曆冬奧的感受:“對于體育賽事而言,技術服務保障工作必須準時到位且精确無誤,并且不同于很多場地活動,賽事中是沒有彩排和重來的機會的,

我這次冬奧中最多進行了30次場地轉換,涉及冰面、攝影點位、計時記分、臨時設施等多個環節,需要整個業務組200人緊密配合,才能在2小時内順利完成。”

從最終的結果來看,聯想仍然高效、精準地完成了這次冬奧IT運維的任務,但這也不會成為項目的終點。一次又一次大型活動的服務,反而是在為聯想積累經驗,不管是技術層面還是人員、組織層面,成功通過冬奧“大考”也不過是為下次服務大型賽事、活動樹立了更高的起點而已。(本文首發钛媒體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