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意外!被反坦克飛彈擊落的卡-52,還值得中國海軍重金購買嗎?

作者: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近日,社交媒體上傳出烏克蘭武裝力量,使用反坦克飛彈擊落俄軍卡-52武裝直升機的消息。而随後在網絡上出現的,烏軍操作反坦克飛彈的整個過程,也表明确實有一架卡-52被擊落,并立刻引起了輿論熱議。一方面,使用反坦克飛彈擊落一架先進武裝直升機,在任何地方都是非常罕見的事情。另一方面,卡-52作為俄空天軍近年大量裝備的先進型号,其在此次俄軍特别軍事行動中屢屢折戟,一直很引人注目。而對大陸來說,輿論關注卡-52的原因要更多一個,那就是在2021年秋曾傳出,大陸海軍打算以高價引進36架卡-52的艦載型号卡-52K,搭載到國産075型兩栖攻擊艦上的傳聞。是以,梳理此次卡-52被反坦克飛彈擊落的大體過程,探究背後真正原因并汲取相應經驗,對于在更大程度上了解卡-52K是很有意義的。

大意外!被反坦克飛彈擊落的卡-52,還值得中國海軍重金購買嗎?

▲卡-52已有多次墜毀記錄

從網絡上流傳的視訊來看,此次烏軍之是以能順利擊落這架卡-52,有兩個重要原因。一、烏軍反坦克飛彈操作手的經典戰術動作。在視訊中,烏軍的反坦克飛彈操作手水準非常了得,在清楚知道其使用的雷射制導反坦克飛彈,很容易被卡-52告警系統察覺的情況下,操作手通過提前預瞄、穩穩挪移的手法耐心等待,而一旦戰機出現,又毫不猶豫下手,使得卡-52在措手不及之下被擊落。二、俄軍卡-52在被擊落前犯了緻命錯誤。作為一款空中裝備,這架卡-52在在打擊地面目标時,放棄了至關重要的速度和高度優勢,實際上處于低空、低速的劣勢狀态,使得烏軍有了可乘之機。

大意外!被反坦克飛彈擊落的卡-52,還值得中國海軍重金購買嗎?

▲速度與高度是武直的重要優勢

對于這個事件中烏軍的操作,其實沒有什麼太多可分析的地方,操作人員出色的操作手法,在耐心等到卡-52進入伏擊圈,并發射反坦克飛彈後,接下來的事情,實際上就已經與交戰雙方沒有太大關系。從視訊中飛彈極短的飛行時間來看,卡-52駕駛員其實根本沒有時間機動躲避,其搭載的電子幹擾系統,在如此短的時間内也很難作出有效反應。更何況,烏軍的反坦克飛彈是使用雷射制導,相比于以紅外制導為主的單兵防空飛彈,無疑更難幹擾。

大意外!被反坦克飛彈擊落的卡-52,還值得中國海軍重金購買嗎?

▲英國“星光”是比較少見的雷射制導野戰防空飛彈

當然,烏軍為何會使用反坦克飛彈針對俄軍武裝直升機,其實也是一件頗為奇怪的事情。畢竟,反坦克飛彈用來打擊空中目标的難度其實非常大,如果烏軍大面積使用反坦克飛彈針對俄軍直升直升機,戰果将很有限。而此次卡-52之是以被擊落,在更大程度上還是由于俄軍自己的失誤。畢竟,單兵反坦克飛彈和野戰防空飛彈,雖然都是地面單兵小隊的主要武器,主要性能和外形也有些相似,但兩者的差別其實是非常大的。而道理很簡單,主戰坦克與武裝直升機在行駛速度、作戰高度以及裝甲厚度等領域,有非常明顯的差距,使得針對這兩者的飛彈,自然也有天壤之别。

大意外!被反坦克飛彈擊落的卡-52,還值得中國海軍重金購買嗎?

▲坦克的裝甲厚度顯然是直升機無法比拟的

而此次之是以出現反坦克飛彈擊落卡-52這種“串線”的事情,在于當時卡-52的飛行姿态,實際上與一輛坦克比較接近。換句話說,當時在“一樹之高”,以低速飛行的卡-52,對烏軍反坦克飛彈來說,其實與地面行駛的坦克沒有本質差別。就如同1993年經驗豐富的美軍特種部隊,在輕敵冒進下,闖入索馬裡摩加迪沙,其“黑鷹”直升機被當地武裝分子使用更簡易的火箭筒擊落一樣,直升機一旦放棄自己的速度、高度優勢,其缺點就會無限放大,僅僅憑借裝甲和電子軟防禦系統,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

大意外!被反坦克飛彈擊落的卡-52,還值得中國海軍重金購買嗎?

▲展示失敗一幕的電影《黑鷹墜落》劇照

當然,“黑鷹”在當時接連被擊落,是由于其想要支援地面部隊行動,在建築物密集的城市中,降低高度、速度,幾乎是僅有的做法。而此次卡-52被擊落的區域,很明顯并非城市而是森林,從理論上來說,低空、低速并非是必不可少的作戰需求,然而,其最終還是與摩加迪沙上空的“黑鷹”一樣被擊落。就目前來看,外界普遍将卡-52的低空、低速姿态,歸咎到其搭載了老舊飛彈,由于靈敏度和精度問題,使得卡-52需要保持相對穩定,最終被烏軍抓住戰機。

大意外!被反坦克飛彈擊落的卡-52,還值得中國海軍重金購買嗎?

▲輕易放棄高度是非常不理智的做法

由于缺乏足夠的資料佐證,是以這僅僅是一種猜測,并沒有得到證明。更重要的是,即使這份猜測是真,以此推斷俄軍武直在先進對地武器,或飛行員訓練等領域存在問題,顯然是有些以偏概全的味道。不過,俄方卡-52的實戰表現确實令人費解,事實上,在早年大陸與俄方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時,就曾傳出類似的故事。當時,俄方攻擊機飛行員,在攻擊地面目标時毫不停留,打完就走,相比于大陸類似戰機,在減速後精确打擊目标後得到的成績,有明顯差距。然而,在攻擊結束後複盤時,俄方人員非常直接地表示,我方的對地攻擊雖然精準,但這種降速做法在實戰中,很容易被地面武器襲擊,像俄軍那種一沾即走,才是真正經過實戰檢驗的安全方式。

大意外!被反坦克飛彈擊落的卡-52,還值得中國海軍重金購買嗎?

▲剛從叙利亞戰場傳回的俄空天軍蘇-35S戰鬥機

是以,實戰經驗比較豐富的俄軍,在實戰中出現這種錯誤,是讓人很難想象的。這背後究竟是偶然,還是說其機載先進武器或其他領域确實存在問題,現在還不得而知。事實上,如果俄軍直升機部隊真的存在嚴重問題,那麼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其勢必會在烏軍獲得的新一批防空飛彈面前,付出更大代價,反之,大機率将不會再出現。

大意外!被反坦克飛彈擊落的卡-52,還值得中國海軍重金購買嗎?

▲烏克蘭在近期又獲得一批“毒刺”防空飛彈

而對于我軍來說,由于目前國産武直-10仍然沒有表現出改造上艦的姿态,使得海軍對卡-52K這種,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2噸的重型艦載直升機,确實有一定需求。但不可否認的是,自開戰以來,卡-52有明确資料佐證的墜毀記錄就高達4次,相比之下,美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2003年伊拉克戰争正規戰階段的墜毀數量僅有一架。考慮到當時與美軍作戰的,同樣是伊拉克正規部隊,近期卡-52的墜毀數量明顯偏高,表明其在起飛重量資料優秀、外表威風鼎鼎的同時,确實存在一些問題。

大意外!被反坦克飛彈擊落的卡-52,還值得中國海軍重金購買嗎?

▲武直-10至今還沒有大規模上艦的迹象

是以,在國内嚴重缺乏相關積累,幾乎沒有可能引進卡-52K組裝生産線,複制其共軸雙螺旋技術的情況下,如果僅僅是引進一批卡-52K作為過渡,保證國産重型武直順利誕生。那麼基于卡-52在實戰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以及絕不會便宜的價格(網絡上傳言的2000萬美元單價是不可能的,太便宜了),是否值得購買還是很值得商榷的。不過,如果俄軍事工業能夠在戰争結束後,對卡-52在實戰中暴露出的缺點進行針對性改進,衍生出真正經過硝煙考驗的實戰成熟型号,那麼對于既缺少重型艦載武裝直升機,同時又幾乎沒有相關實戰經驗的大陸海軍來說,以數億美元購進一批,就是比較劃算的做法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