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作者:鋼鐵先鋒号

作者:宋楗銳、黃戰、黃可越

攝影:金碩、李彬

這是一場特殊的交鋒

打破了

政治與軍事

幹部與戰士

機關與基層

之間的界限

官兵人人都可上台競技

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能力的挑戰

他們需要經曆

預選和決賽兩個階段比拼

才能拿到“優秀政治教員”的金字招牌

當深文奧義的“大道理”

遇上官兵身邊的“小故事”

又會擦出怎樣的思維火花?

接下來請緊跟小鐵的鏡頭

走進第74集團軍某旅

群衆性政治教員授課比武現場

見證這場硝煙味十足的“政”面交鋒

授課現場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此次授課比武

本着以評促教、以賽強能的目的

看點十足

首先是打破慣例

跳出了以往授課比武

以政治幹部為主參賽的思路

英雄不問出處

無論你身處何種崗位

隻要腦子裡有“幹貨”

能給官兵帶來“收獲”

就能走上前台

成為一名鑄魂育人的政治教員

其次是創新形式

為使評分體系更加客觀公正

邀請機關基層官兵代表

組成聯合評委團

經過重重篩選

角逐出19名選手參加決賽

遴選了一批

“三會一好”式的優秀政治教員

此次比武也是該旅

推動聚焦“忠誠維護核心、矢志奮鬥強軍”

深化主題教育深入展開的一項有力舉措

評委打分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在授課比武現場

無論是來自機關代表

還是基層營連官兵

無論是幹部還是戰士

他們都各施所長

利用短視訊、微電影、PPT、實物

等各種手段

從身邊的人和事入手

結合一個個故事、案例

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融為一體

将道理蘊藏其中

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指導員王軍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指導員王軍走上講台

手中一張特殊的單車行駛證

吸引了台下評委和官兵的目光

“這本單車行駛證,

是連隊老兵從老山戰場帶下來的,

是他珍藏了37年的寶貝,

在得知連隊要建立榮譽室後,

他毫不猶豫地就寄給連隊……”

随着王軍的講述

這本冊子背後的故事讓官兵切實感受到了

什麼是赤膽忠誠

什麼是信仰偉力

赢得了陣陣掌聲

指導員董浩然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與官兵的日常生活相結合

由淺入深為大家講解“習慣”的事

“說到工兵,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苦,

但是我們自己卻從未抱怨過,

問大家累不累、苦不苦,

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習慣了……”

一句“習慣了”

直擊現場觀衆的内心深處

這就是身為軍人所必須學會的習慣

習慣、不習慣,都是“習慣”

不習慣的“習慣”,要習慣

習慣了不習慣,會習慣

最終成為人民群衆眼裡

安全可靠、紀律過硬的革命軍人

戰士林康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從“硬骨頭精神”的來源到傳承

從戰争年代的英雄

到新時代練兵備戰的精兵

“硬骨頭六連”軍士林康

通過“穿越時空的對話”方式

為現場觀衆們诠釋“硬骨頭精神”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副連長曹磊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作為軍事幹部的代表

副連長曹磊授課開始前

通過一首“軍中綠花”

帶動現場觀衆沉浸在回憶中

從“軍人要吃什麼苦”

“為什麼要吃苦”

“ 怎麼去吃苦”

三方面

為大家講解“苦盡甘來”的道理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軍士潘靖霖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其他選手也不甘示弱

他們緊貼使命任務和身邊故事

進行精彩絕倫的講授

震撼并感染着在座評委和觀衆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指導員李續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排長謝志宏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軍士李小華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現場點評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宣布得分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一堂堂精彩絕倫的演講授課

将台下的觀衆都帶入其中

盡管評比競賽已經告一段落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工作

一直在路上

“講課接地氣,才能提振官兵士氣,

教育者用心,才能走進官兵内心”

該旅政治工作部上司介紹道

通過組織此次備課試教競賽

既能夠摸清旅隊政治教員隊伍

“三會一好”工作開展的底數

又能為每名政治教員

提供一個互相學習提高的平台

提升了基層幹部骨幹

備課試教能力和品質

為鍛造一支本領過硬政治教員隊伍

打下紮實基礎

“政”面交鋒 | 這場政治教員比武有看頭!

責任編輯:方 钊

值班編輯:陳昌帥、周永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