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斛律光之死:北齊内部政黨争鬥的結果,卻導緻沒人有能力對抗北周

公元572年,和士開、高俨被殺後的第二年,北周武帝誅殺宇文護同年,此時的北齊朝廷重臣分别為∶左丞相斛律光、右丞相任城王高潛、太宰馮翊王高潤、太傅上洛王高思宗、大司馬蘭陵王高長恭、大将軍廣甯王高孝珩、太尉衛菩薩、司徒安德王高延宗、司空武興王高普。上述重臣大多是宗室重臣,并不處理朝廷日常事務,并無實權。

斛律光之死:北齊内部政黨争鬥的結果,卻導緻沒人有能力對抗北周

真正的中樞是尚書令徐之才,二月被改任侍中,由唐邕接任,到八月又換為北平王高貞(高緯五弟)。尚書左仆射唐邕,二月提拔為尚書令,由祖斑接任,到八月,換為許惇。尚書右仆射高元海,八月,由彭城王高寶德接任。中書監陽休之、中書令崔劼。

侍中∶穆提婆、崔季舒、徐之才、斛律孝卿、張景仁等。領軍大将軍∶鮮于桃枝;領軍将軍∶韓長鸾、賀拔伏恩、封輔相等。

斛律光之死:北齊内部政黨争鬥的結果,卻導緻沒人有能力對抗北周

自從和士開被殺、胡太後被軟禁後,祖珽為了爬上高位,開始巴結陸令萱,向陸令營提及北魏保姆當保太後的先例,意欲把陸令萱推上太後之位,他還對外制造輿論,說陸令萱自從女娲以來,再沒另外一個女人能比得過。投桃報李,陸令萱也吹噓祖珽是北齊的國寶、國師,祖珽由此被任命為尚書左仆射。雖然如此,但後主并沒有晉封陸令萱為太後,這大約是後主基于如下考慮:一是不願傷害母親胡太後太深,這從他在處死弟弟高俨後,又追贈其為皇帝就可見一斑;二是不願看到陸令萱集團勢力過大;三是北齊統治集團内部根深蒂固的華夷之辨,不容再節外生枝,徒生沖突。

整個北齊曆史都沒有解決好胡漢的關系問題。文宣帝高洋時代重用了大量漢臣,但在十二年前高演主導的乾明之變中,徹底摧毀了以楊焙為首的漢臣集團,鮮卑武将集團控制了朝廷,孝昭帝高演在執政後為了照顧鮮卑勳貴們的感受,甚至不敢顯露出對漢人親信王晞過分親近,而王晞也是知難而退,非常低調。武成帝高湛時代延續了鮮卑勳貴把持朝政的傳統,漢族士人在朝中的勢力受到打擊,唯獨有祖珽是以前曾在高湛不得志的時候極力巴結過他,才得以受到寵信。

在當時北齊特定的政治環境下,漢族士大夫要想讓子弟出人頭地,就必須讓孩子學習鮮卑話,去巴結那些鮮卑勳貴們。從乾明以來北齊政治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北齊漢族士大夫要想登上高位,隻有像祖珽這樣依靠谄媚、巴結等手段才能成功。

斛律光之死:北齊内部政黨争鬥的結果,卻導緻沒人有能力對抗北周

武成帝高湛生前,北齊朝廷俨然已經變為一個胡化的政權,雖然和士開頗有度量,但不學無術,不識大體,自從他執政以來,北齊政治陷于混亂,全無規矩可言,和士開死後,祖珽逐漸受到重用,他開始向朝廷中引薦一些真才實學的人才。一時之間北齊朝野都對他寄予厚望,這裡的朝野人十自然是那些失勢的漢族士大夫們。在祖珽引薦的人中主要有侍中崔季舒、封孝琰等人。

祖珽的崛起讓鮮卑勳貴代表、左丞相斛律光非常不滿。斛律光自然是北齊名将,他為人言語不多,脾氣暴躁,對下屬十分嚴厲,他對祖珽的厭惡除了瞧不起他的人品外,與胡漢之間嚴重的隔閡有着直接的關系。斛律光對祖珽是主動發難,他每每遠遠望見祖珽,總是破口大罵。一次斛律光在朝廷辦公室内垂下簾子坐着,祖珽從外面騎馬經過,因不知道斛律光在那裡,是以沒有下馬,斛律光發怒說∶"小人竟敢如此無禮!"還有一次,祖珽在内廷說話,聲調很高,言辭傲慢,恰巧斛律光經過,聽見後,又大發脾氣。祖珽雖然看不見,但慢慢也知道了斛律光對自己的敵意,他私下賄賂斛律光的奴仆詢問,奴仆回答∶"自從大人執政以後,相王(指斛律光)每晚都是抱着膝蓋長歎說'盲人當政,國家必然要滅亡啊'!"

斛律光之死:北齊内部政黨争鬥的結果,卻導緻沒人有能力對抗北周

此時祖珽并沒有想去奈何斛律光,促使他決心除掉斛律光的,還有他身後一個龐大的漢人集團。祖珽的下屬有個叫褚士達的人對祖珽說,自己夢見有人靠着窗戶給自己吟誦了一首詩,詩的内容是∶"九升八合粟,角鬥定非真,堰卻津中水,将留何處人。"祖珽解夢道∶"角鬥,是個斛字;津卻水,何留人,合成一個律字;非真,是說這個斛律對我不真心。"褚士達接着說出了夢中吟詩人的模樣,正與祖珽父親相似。從此,祖珽才真的害怕起來,決心下手除掉斛律光。顯然,褚士達的所為代表了漢族士大夫們共同的意願,試想斛律光對祖珽尚且如此,對其他漢族士大夫們也肯定好不到哪兒去。

北周勳州刺史韋孝寬的參軍曲岩精通占蔔,周齊汾北之戰後,他對韋孝寬說∶"來年,北齊朝廷内部肯定會大開殺戒。"韋孝寬遂命他編造歌謠,稱∶"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又稱∶"高山不摧自崩,槲樹不扶自豎。"讓間諜到邺城散播,邺城的小孩子們在路上邊玩邊唱。祖斑聽了又往下續道∶"盲老公背受大斧,饒舌老母不得語。"讓妻兄鄭道蓋上奏後主。

後主問祖珽,祖珽和陸令萱都說∶"确實聽到過這童謠。"祖珽進一步解釋說∶"一百升,是一斛;盲老公,說的是我,與國家同甘共苦;饒舌老母似乎說的是女侍中陸令萱。"又說∶"斛律家幾代都是大将,斛律明月(斛律光的字)威震關西,他的弟弟斛律豐樂(斛律羨)讓突厥膽寒,斛律光的女兒是當今皇後,兒子又娶了公主,這童謠确實讓人擔憂啊!"遂建議殺死斛律光。

斛律光之死:北齊内部政黨争鬥的結果,卻導緻沒人有能力對抗北周

後主又征求韓長鸾的意見。韓長鸾是鮮卑貴族,又是武将,此人特别讨厭漢族土大夫,與祖珽之間的關系并不融洽。一次,兩人在後主面前議事,二人的意見不一,祖斑說∶"強弓長矛(指打仗),我不插話,軍國謀略,你也别争。"韓長鸾卻說∶"各說各的,豈能因是文臣、武将就說意見有優有劣!"韓長鸾聽了,認為不可,後主遂把這事又放了下來。在後主的恩幸集團裡,也隐然有胡漢之争,這大約是韓長鸾不同意的原因。

祖珽見後主沒有行動,又去拜見後主,并請求支開衆人密談。當時,後主身邊隻留下親信何洪珍一人,他對祖珽說∶"前些時候,接到你的報告,即要采取行動,韓長鸾認為斛律光絕不會叛變。"祖珽還未開口,何洪珍說道∶"如果主上本無此意,那還罷了,既然主上已經想到了這事,卻猶豫不定,一旦洩露出去,該如何是好?"後主說道∶"你說得對。"但仍然沒有定下來。祖珽又讓斛律武都的小妾的哥哥顔玄,告發斛律光圖謀不軌,還讓人上書稱,上将星太明亮了,不殺,恐怕會出現災禍。

斛律光之死:北齊内部政黨争鬥的結果,卻導緻沒人有能力對抗北周

七月二十八日,丞相府的官吏封士讓秘密報告說∶"斛律光去年出征傳回,皇上下诏命其解散軍隊,他卻帶兵逼近京城,将要圖謀不軌,因故中止。他的家裡藏匿有很多弓箭铠甲,還有上千的奴仆,常常派人秘密與斛律豐樂、斛律武都聯絡,如果不早早下手,後果恐怕難以預料。"看了這一密報,後主終于相信了,他對何洪珍說∶"人真是有心靈感應的,當時我就懷疑他會謀反,原來真是這樣!"

後主非常膽小,見到封士讓的密報後,竟害怕斛律光現在就會發動政變,他趕緊指令何洪珍飛馬将祖珽召來,見到祖珽後,他說∶"我打算召斛律光入宮,可是又擔心他抗命。"祖珽說:"陛下派人去斛律光那裡,賞賜給他一匹駿馬,并說∶'明日前往東山遊玩,大王可以騎着這匹馬前去。'斛律光肯定會入宮道謝,趁機将其抓住。"後主同意了。

不一會兒,斛律光果然入宮拜謝。等他來到了涼風堂,劉桃枝就從他身後突然上前猛撲,卻沒有把斛律光撲倒。斛律光回過頭來,說∶ "桃枝,你經常幹些這種事,我沒有背叛國家。"劉桃枝與另外三名壯士一起用弓弦套住斛律光的脖子,将他勒死,鮮血流了一地,後來怎麼磨洗都無法從地上抹去。斛律光死時五十八歲。

斛律光之死:北齊内部政黨争鬥的結果,卻導緻沒人有能力對抗北周

史稱,斛律光"馬面彪身,神爽雄傑",長着一張馬臉、虎背熊腰。他為人沉默寡言,很少說笑,與子弟們在一起如同君臣相見;雖然非常富貴,但性格節儉,不愛聲色,不貪财貨,謝絕賄賂;家中沒有來客,也很少與朝臣們交談,每次開會總是最後發言,言必有理;每次上書,命人執筆,自己口授,務必做到簡單明了。行軍打仗仿效父親斛律金的辦法,占蔔吉兇百發百中,沒有紮下營壘,始終不肯進帳休息,甚至終日不肯坐下,常常是身披铠甲,身先士卒。對于犯法的士兵,隻用棍棒責罰,從不随意殺人,但對于修築城池的民工、征發來的士人,随意鞭打,嚴厲殘暴。斛律光自年少從軍以來,從未打過敗仗,令敵人聞風喪膽。

斛律光之死:北齊内部政黨争鬥的結果,卻導緻沒人有能力對抗北周

殺掉斛律光後,後主遂下诏宣布斛律光謀反,并誅殺了他的兩個兒子斛律世雄、斛律恒伽。幼子斛律鐘年僅數歲,免死。

北周武帝剛剛親政數月,北齊朝廷就誅殺了斛律光,對武帝宇文邕而言不啻一個驚天的大喜事,他知道這一消息後,當即下令大赦天下。《北齊書》《北史》都痛惜地将斛律光的被殺與戰國時期趙國良将李牧受郭開讒言被殺相提并論,稱北齊是"主暗時艱,自毀藩籬之固"。"内令諸将解體,外為強鄰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