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蘭陵:從“蔬菜大棚”到“蔬菜工廠”

作者:蘭陵首發

蘭陵縣被譽為“中國蔬菜之鄉”,蔬菜常年種植面積120萬畝。近年來,我縣通過數字賦能、“工廠化”生産,并将一二三産業進行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條蔬菜全産業鍊的發展模式,助力蔬菜産業高品質發展。

蘭陵:從“蔬菜大棚”到“蔬菜工廠”

這兩天,蘭陵縣綠沃川智慧農業示範園正忙着培育一批發往長三角的水培蔬菜訂單,這種“私人訂制”式的種植模式,解決了蔬菜銷路的問題,也保證了蔬菜的新鮮程度,深受客戶的青睐,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

蘭陵:從“蔬菜大棚”到“蔬菜工廠”

高效的生産得益于綠沃川智慧農業示範園打造的物聯網智能蔬菜工廠。在這裡,蔬菜從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都由大資料平台全程控制。

蘭陵:從“蔬菜大棚”到“蔬菜工廠”

通過環控系統,可以對蔬菜種植過程中的溫度、濕度、肥料等進行精密調節,讓蔬菜時刻擁有最佳的生長環境,進而打破了季節性限制,達到增産增收。每畝年産量能達到25噸左右,産能是傳統大田蔬菜的4-6倍。

蘭陵:從“蔬菜大棚”到“蔬菜工廠”

蘭陵縣還有80%的菜農仍然采用的工棚式人工種植,從事蔬菜生産的人年齡普遍偏大,受制于自身勞動力,規模無法擴大。這種現代化種植模式的出現,颠覆了許多菜農的認知。

蘭陵:從“蔬菜大棚”到“蔬菜工廠”

全程機械化的“蔬菜工廠”,不僅解決了誰種菜的問題,也提升了蔬菜的品質和産量。為了讓這類科技型企業能成長起來,我縣出台政策,設立蔬菜産業轉型更新專項資金,建立獎補機制,積極引進科研院所專家、教授,與企業對接,增加他們的科研力量。

蘭陵:從“蔬菜大棚”到“蔬菜工廠”

政府的助力,也成為企業走入高端市場的“敲門磚”。目前,像綠沃川這樣的科技型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已發展到30家。

蘭陵:從“蔬菜大棚”到“蔬菜工廠”

随着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對農産品需求,從品質、品質上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補短強鍊,蘭陵縣又投資100多億元,建起農業企業園,做起了農産品精深加工的文章。

蘭陵:從“蔬菜大棚”到“蔬菜工廠”

作為第一批入駐園區的深加工企業,新天地食品有限公司兩年時間,就從一個單一品種的食品生産商,發展到如今十多個品種、産品覆寫五個國家和地區的龍頭企業。

蘭陵:從“蔬菜大棚”到“蔬菜工廠”

今年,蘭陵縣還打造了一個集智慧種植、精深加工和品牌電商為一體的全産業鍊園區,做大做強農業一二産業的同時,推動第三産業的發展,不斷延伸農業産業鍊條,實作提升附加值的接二連三,新增農業總産值2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