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作者:昭通廣播電視台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清明節是廣大人民群衆祭祀逝者、寄托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随着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文明、綠色、安全的祭祀方式已蔚然成風。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4月2日,在昭陽區鳳凰山腳的鳳凰陵園,手捧鮮花的市民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行程碼,測體溫後有序進入園區。在園區的入口處,各式各樣的花束和鮮花代替了傳統祭祀用的紙錢和香蠟,供前來祭祀的市民選購。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市民黃女士

“鮮花也能表達一種紀念方式。從文明的角度出發,生态出發嘛,是以我們現在改用鮮花祭奠了。”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随着文明祭祀方式的倡導推廣,鮮花祭祀這種綠色、低碳祭祀已經日漸成為廣大市民清明祭祀的首選。在園區内,記者沒有發現燒紙、點香、放鞭炮的現象,整個園區顯得格外清潔、明亮。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市民蒲正書

“我今天來祭祀,是拿着菊花來的,我比較喜歡這樣的祭祀方式。我們現在都在建立全國文明城市,這是一種文明的代表。比起以前的那些燒紙那些,我覺得更加有意義。因為鮮花是有生命力的。”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當天,在園區的烈士陵園區,也有不少機關和個人前來向烈士敬獻鮮花,緬懷先烈。

昭交集團客旅分公司黨支部劉佳佳

“用鮮花來祭奠革命先輩,比原來的那種燒紙錢那種方式好,它不會污染環境,而且也表達了一種對革命先烈的一種緬懷和思念之情吧。”

鮮花寄故人,春雨寄哀思。目前,面對國内新冠疫情頻發态勢,園區管理處還推出網上祭奠和電話代祭奠的方式,倡導市民自覺遵守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安全祭掃。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昭陽區民政局鳳凰公墓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遊喻

“我們推行網上祭奠,還有打電話來給我們代祭奠,網上祭奠是我們有網站,在網站上輸入名字,就可以有鮮花這些東西在網上祭奠,然後代祭奠是打我們的座機2159999,請我們的從業人員幫他們上一束鮮花代為祭掃就可以了。”

小廣告專項治理舉報電話

市委網信辦,聯系人:胡祖偉 電話:0870—2159980;

市警察局,聯系人:吳昊,電話:13908707916

昭陽區執法局,聯系人:趙澤波 電話:18869570635

來源|昭通台 薛貴媛 闵光景

稽核|倪 娜

編輯|楊超烨

平台聯系方式|0870—2153979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網絡中國節.清明」今年清明節:文明祭祀更“清”“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