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蹤 | 光明新零售重新起盤

作者:全民防騙

“同一幫人,換個品牌,換款産品,然後接着做”,這是微商的一種野蠻生長方式。過去,我們已經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2022年初,光明新零售重新起盤,變身唯奕貝繼續做微商。鑒于過去的經驗,比之光明新零售,唯奕貝做了不少改變。值得深究的是,唯奕貝還能延續光明新零售過去的輝煌嗎?

新秀唯奕貝

網信視點曾對光明新零售做過獨家調查,詳見報道《光明新零售 43元撬動百萬财富的秘密

》。光明新零售起盤于2019年4月,主打排油類産品,并帶火了該品類,在微商界聲名鵲起。但在2020年,光明新零售就遭遇關網。關于關網的原因,經銷商趙女士表示,一是稅務方面的問題,以前光明新零售的經銷商是不交稅的,現在唯奕貝的經營更加規範,每個經銷商都會交稅;二是品牌挂靠(指使用光明集團的商标)遇到一些問題,“對方開始各種不配合”;三是光明新零售把排油産品帶火了之後,市場上出現了幾十種競品,擠壓了利潤空間。鑒于此,光明新零售決定關網,才有了唯奕貝的出現。

據查,唯奕貝經營主體為唯奕貝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15日,注資100萬人民币,法人董煜,股東陳發瓊。從這些基本資訊上,似乎看不出與光明新零售的關系,但從實際推廣中不難發現唯奕貝與光明新零售千絲萬縷的聯系。

“召回舊部,一起拼”,這是唯奕貝經銷商在社交平台上釋出的“宣傳語”。他們的目的,是想召回此前做光明新零售的那幫人,一起經營現在的新平台“唯奕貝”。目前,已經有不少原光明新零售的經銷商在經營唯奕貝。

追蹤 | 光明新零售重新起盤

唯奕貝經銷商在社交平台上發的宣傳圖

此外,據經銷商介紹,唯奕貝背後的營運團隊就是此前光明新零售的營運團隊。同時,他們聘請了一位曾服務過幾家外資直銷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王進(音譯)擔任營運總裁。公司還有一支20多人的技術團隊,銷售營運則由一家專門做咨詢的公司水木泰合來運作。不過,關于公司營運團隊的事情,經銷商在對外宣傳中不會主動提及,甚至避談此事。“低調發展,安全第一”,是唯奕貝現在遵循的原則。

勝算幾何

雖然唯奕貝脫胎于光明新零售,但與光明新零售相比,有很多不同。

首先,産品上已有所差別。唯奕貝并沒有再做排油類産品,首個主推産品常清三仁茶為固體飲料。據經銷商介紹,該産品具有調和脾胃、緩解睡眠障礙、緩解便秘、改善氣血等保健功效。經銷商趙女士表示,該款産品的生産和研發公司是成都潤馨堂藥業有限公司,在中醫藥領域具備雄厚的實力,擁有200多項專利技術,其獨有的炮制技術可以讓中藥被更好的吸收。“唯奕貝跟潤馨堂簽了五年的獨家銷售權。”

追蹤 | 光明新零售重新起盤

在經銷商的宣傳中,這款産品不僅效果好,而且見效快。

“鄧姐分享全家喝三仁茶的回報:小女兒7歲便秘,喝三仁排便通暢了。老公常年失眠,老公有腸炎,之前吃其它産品都會控制不住,喝三仁茶可以控制着自然排了,鄧姐自己腰間盤突出,平時就老愛腰疼,肩頸也不舒服,天天都要老公給她按摩,喝三仁茶全都改善了。”“我吃常青茶第八天,感覺說話比以前有力,手腳冰涼症狀改善,手心總出汗,特别容易入睡。以前易醒,現在睡覺踏實了。”

追蹤 | 光明新零售重新起盤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款産品的效果并沒有那麼快和明顯。“産品沒啥效果,我喝了滿一個月了,根本就沒群裡講的發熱、出汗等現象,唯一出現的現象就是屁多......”

追蹤 | 光明新零售重新起盤

一位曾短暫做過唯奕貝的經銷商表示,“這個産品是好産品,但是它畢竟是中藥,中藥的話,見效會慢一點,複購也就比較少。”“相比常清三仁茶,光明新零售的排油産品效果更容易展現。當年,很多經銷商都是看到排油後的效果圖被吸引進來的。”

其次,原來的光明新零售是六級代理,而現在的唯奕貝是三級。代理門檻也有原來的43元提高到313元。唯奕貝将代理商分為GK(黃金)、DK(鑽石)、SSK(王者),一盒産品售價300元,五盒(一組)産品售價1400元,運費可能是13元,也可能是15元或18元,在國内大部分地區都按13元計算。

追蹤 | 光明新零售重新起盤
追蹤 | 光明新零售重新起盤
追蹤 | 光明新零售重新起盤

唯奕貝獎金制度

有經銷商認為,代理門檻提高後,減少了一些客源。“原來43元的門檻,更容易說服别人來體驗。也就幾十塊錢的事兒。”但也有經銷有不同的聲音:“不瞞你說,光明新零售推55元單的時候,業績并不好做。真正開始爆發,是330元和1502元套餐出來的時候。2019年4月份的時候,隻有55的單,人進得雖多,但整體業績很少。8月份330和1502的單一出來,直接起飛。”是以,她認為,唯奕貝會同樣如此。

對于唯奕貝的未來,業界人士同樣持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認為,鑒于此前光明新零售帶來的負面影響,唯奕貝難以再續光明新零售的輝煌;一種聲音認為,光明新零售善于社群營運,同樣一幫人做唯奕貝,将延續這種優勢,未來可期。究竟會是何種結果,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網信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