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盛會華章》之蔣效愚:從亞運到冬奧 32年時代回響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令舉國振奮,令世界矚目。舉辦國際大賽,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而中國首次舉辦國際綜合性大賽還要追溯到32年前。

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副會長、2008年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回顧了中國從1990年第一次舉辦亞運會,到2008年第一次舉辦奧運會,再到2022年第一次舉辦冬奧會的32年曆程。他認為,新中國體育史上的這三大标志性賽事,見證了新中國體育發展的曆史軌迹,也是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時代樂章中,重要的體育樂章。

以下為蔣效愚采訪實錄(采訪時間:2021年12月)

【北京亞運:沖出亞洲走向奧運】

問:1990年亞運會作為中國舉辦的首個國際大型綜合賽事,給中國體育事業和社會發展帶來了什麼?

答:90年的亞運會,應該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第一次舉辦國際上大型的綜合體育賽事,是以這是一個突破。有很多東西過去不太知道,一看還有吉祥物,這個大家感覺很好,熊貓盼盼。

《盛會華章》之蔣效愚:從亞運到冬奧 32年時代回響

中國是從第7屆亞運會才開始正式參加了亞洲最大的賽事。第9屆就獲得了金牌總數第一,第10屆也是第一,第11屆就是北京90年的亞運會,我們一下子拿到了金牌183塊,當時是極大地振奮了國民。中國的競技體育終于要沖出亞洲,同時要走向世界。

這應該和我們改革開放的一個時代特征,我認為是密切相連的。亞運會是向世界展示我們改革開放成果的一個機遇。

我覺得體育80年代是一個非常沸騰的年代,是吧?比如我們女排五連冠,比如我們首次參加夏奧會,許海峰奪得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塊金牌,這一系列的行動都激發了國人的愛國熱情。

大家看到了體育能夠為國争光的這種巨大的能量。它帶給國人的這種激勵、鼓舞,應該說是非常巨大的。是以我認為亞運會的曆史價值和意義應當說是價值重大,意義深遠,它是在我們改革開放初期的一個标志性的事件。

問:據說北京申奧最早就是從1990年亞運會開始的?

答:閉幕式上當時是打出了一條大橫幅,亞運成功,衆盼奧運,這條我覺得實際上是代表了廣大中國人民的心願。

同時我認為小平同志也比較早就開始關注(奧運)了。他去視察亞運場館的時候,對國家體委的負責人和北京市的負責人就曾經問,你們下決心了沒有?什麼時候申辦奧運會?是以應該說亞運會在小平同志關注下勝利舉辦,同時鄧小平也應該是提出中國申辦、舉辦奧運會的最早的上司人。

【申奧之路:從兩票之差到高票勝出】

問:北京舉辦奧運會其實是經曆了兩次申辦,您當時對此有何印象?

答:(1993年)第一次申辦奧運會,那時候我沒有參加,但是很關注我們第一次申辦,當天投票我們兩票之差,遺憾沒有獲得成功。應該說首次申辦即獲成功,這種機率不是太大。

我是2000年才參與了奧申委的工作。第二次申辦的話,和第一次時間上隔了不太長的時間。但是整個我認為中國已經有了新面貌,我們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二點我覺得首都北京城市現代化程度不斷提升,首都的城市面貌和管理有了一個飛速的提高。第三個就是中國體育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越來越大。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話,我們獲得了28塊金牌,已經步入金牌(榜)的前三名。

問:第二次申辦的過程又有什麼曲折嗎?

答:當時的國際輿論還是西強我弱,是以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讓100多位國際奧委會委員能夠了解一個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和北京。

當時我們的各種考察團、通路團和商貿團,他們都有一個任務,出去以後都要談一談北京申辦奧運。還有更主要的是請進來。當時奧申委請了很多國際上的體育媒體,包括我們國家的各大新聞機關都對口來邀請一些國際的主流媒體。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們不怕看北京,經得起看,我們讓他們看,絕不掩蓋我們的不足,讓他們看到一個真實的北京。

當時國際輿論的一些統計是負面報道、中性報道加一塊占70%。而到我們莫斯科投票前夕,有一個輿論統計,當時支援北京、報道北京的正面和中性的變成了70%。

再一點,要做針對(國際奧委會)委員個人(的工作),形成一個輿論小環境。我們組織了大量的材料,介紹北京申奧的簡報、期刊……都給他們寄到辦公室。

後來要展現我們科技奧運的理念,是以還給他們寄去CD光牒,但發現因為國家發展水準不一樣,有的委員就沒有CD光牒閱讀機,你寄CD光牒根本沒用。為了這一點,還給委員寄去CD光牒閱讀機。可是這有一個很大的風險,就這麼一個小舉動,讨論的時候就研究,會不會被人家認為你們是行賄?後來說這樣,以後都附了一封信,信裡寫清:“我們寄去閱讀機是友善您閱讀我們寄去的CD光牒,讓您了解今天的北京。您使用以後,您可以把它退還給我們。”郵費我們付也可以,也可以退給有建交的我們中國駐當地的使領館,這就沒有毛病了。

我們給他們講了很多中國與奧林匹克運動的淵源,我們的奧運三問(提出在)1908年,我們中國隻能4億人派一個運動員(參加1932年奧運會),到新中國我們能夠獲得第一塊金牌。到現在我們提出要舉辦一屆奧運會,這是中華民族百年奧運的夢想。

是以我覺得他們了解我們,或者說認同我們的一點,就是我們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有着特殊的情感,這種特殊的情感包含在我們民族的近現代的屈辱曆史當中。

是以在莫斯科2001年7月13日的投票,我們第二輪就高票勝出,獲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

《盛會華章》之蔣效愚:從亞運到冬奧 32年時代回響

2001年7月13日,北京市獲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後,北京市民在歡慶勝利。新華社記者姜笑攝

【申奧背後:你不知道的小故事】

問:您具體參與了第二次申奧,有沒有什麼故事可以分享的?

答:一個是(申奧)陳述人的選擇,一定要選擇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同時又能夠引起國際上的關注的。

最後覺得鄧亞萍,得過多項奧運金牌,而且(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國際奧委會都喜歡。但(男陳述人)楊淩和鄧亞萍也還是有一定的身高上的差距,想彌補怎麼辦?最後想了一個辦法,做了一個小磨合,讓鄧亞萍踩在凳子上。

我們申奧代表團的團服都是深紅色的西裝上衣、乳白的褲子,最後在電視鏡頭裡發現,和莫斯科的背景(對比)有點不突出。那時候已經臨上飛機,全團200多人全換根本來不及,最後就決定所有陳述團的人員換,連夜量身定做,變成了淺灰色的西服。

這些我覺得都能反映出我們對申辦的準備工作,那是細緻周到,注重細節。

《盛會華章》之蔣效愚:從亞運到冬奧 32年時代回響

圖為2001年7月12日,北京作為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在莫斯科斯拉夫飯店的新聞中心舉行釋出會,運動員代表鄧亞萍為右二。新華社記者趙迎新攝

問:能否回憶下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時現場的情況?

答:(申辦成功)那一刻當時真是激動、興奮、高興。一出門全是媒體記者,各方“嗚嗚”就湧上來了。所有的話筒,恨不得都杵在腮幫子上。

最後的話,已經都半夜了,我這手下,當時在現場的有幾十人,都沒顧上吃一口東西,很多人是激動得嚎啕大哭。那時上司電話說,現在北京已經幾十萬人都上街了,天安門廣場人山人海,老百姓徹夜狂歡,中華大地一片沸騰。

另外有一個真實的小故事。這就是2001年6月23号國際奧林匹克日,大陸舉辦的首次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廣場音樂會,這是最後的(申奧)宣傳機會。三大男高音的總經紀人叫泰博·魯道斯,跟他談演出的話,我們隻要6月23号這一天,這個老頭覺得很奇怪,他說為什麼?我說這天是奧林匹克日,而我們北京正在申奧。他後來就說:“我覺得你好像(申奧)信心不足,咱倆打個賭。如果你們申辦成功,我就赢了,你輸給我一美元。如果我輸了,我賠你1000美元。”我說成交,這事可以。

是以在申辦成功的晚上,我囑咐家裡人用英語給他寫了一封信,說:“北京赢得了舉辦權,是以如約寄上一美金。”他把這封信和那一美金裝在一個鏡框裡,擱在辦公室,他還拍張照片給我送回來。反映出國際社會對北京的申辦,也有很多朋友是支援的,希望奧林匹克運動能到人口最多的國家來。

《盛會華章》之蔣效愚:從亞運到冬奧 32年時代回響

2001年6月23日,時逢世界奧林匹克日,世界三大男高音紫禁城廣場音樂會在北京紫禁城午門前正式舉行。新華社記者趙迎新攝

【回眸08:難以忘卻的記憶】

問:2008年奧運會前發生了汶川地震,對我們造成了什麼影響?

答:2008年5月12号,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對奧運的工作也帶來很大的沖擊。當時我們的火炬傳遞正在進行,大家精簡儀式,增加了一些默哀儀式和我們自願捐款的環節。

另外我覺得對于我們中華民族,她有着一些特殊的優秀品質。當面臨巨大的災難考驗的時候,她往往能夠愈挫愈勇,能夠煥發出驚人的力量。臨危不懼,萬衆一心,共赴國難。

問:從汶川地震的志願救援,再到北京奧運會的“鳥巢一代”志願者,感覺志願服務在2008年得到了很大發展?

答:08年奧運會,給我們國家留下的寶貴的遺産裡邊,志願服務是精神遺産的一部分。

北京奧運會的賽會志願者,一共才需要10萬人,報名的人數達到了110多萬,這是目前為止,曆屆奧運會裡報名人數最多的一屆。實際服務的一共170萬各類不同的志願者,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提供了2億小時的志願服務,這些都創造了奧運史上的一個新的紀錄。

是以通過這個可以看到我們人民群衆對奧運的熱情支援,這也是我們舉辦奧運一個最大的優勢,申辦、籌辦、舉辦奧運會,在中國是一個得民心順民意的大好事。

《盛會華章》之蔣效愚:從亞運到冬奧 32年時代回響

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這是志願者代表亮相。新華社記者王雷攝

問:您也具體參與了08年奧運會開幕式,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答:為開幕式點火,搞過無數個方案。考慮到我們鳥巢的“大碗邊”14米高,幾百米長,在這上做文章。是以李甯在空中斜着身子跑,這個過程當中他身後出現的所有畫面,我們火炬傳遞從聖火點燃一幕一幕,讓大家重溫我們北京奧運聖火的曆程,和從中感受到生活的激情和力量,是以把前戲做足是我們的一個創新。

火炬手的最後這一跑,人選很重要,最後隻有像李甯這樣得過奧運體操冠軍、好幾塊金牌的“體操王子”,這個體能還行。

8月8号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正式演出,是我們所有排練當中組合程度最好、失誤率為零的一次。以前多少都會有一點不足,那天真是非常完美,所有的你該要的地方它都有了,就是這麼順。

問:從您親身體會到的,北京奧運會對中國社會發展和國家形象提升,有什麼作用?

答:北京奧運會的影響,我們還是充滿自信的,但是确實出乎意料是沒想到它的影響力這樣的深遠、持久。到現在有的時候,去國外旅遊也好,人家一介紹說,這個是當年北京奧運會的組織者之一,馬上很多老外朋友就說開幕式,說你們08年奧運會,一片贊揚。

北京奧運會,它的三大理念,現在轉變成我們首都城市發展的新的戰略理念。奧運會行之有效的一些措施制度、辦法規定和政策,都變成了我們城市現代化管理的一些常态化運作機制。

是以既有場館設施這些物質遺産,也有制度遺産、精神文化遺産。這些物質精神遺産最終的享受者是城市和百姓。

【北京冬奧:國運興體育興】

問:此次冬奧會的舉辦,有什麼意義?

答:這次冬奧會的舉辦最大的不同,一個是我們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這種條件下,又是我們面臨着新冠疫情,是以會面臨着很多新的挑戰。

我們能夠面對挑戰,能夠迎接戰勝困難,就會迎接新的發展。舉辦冬奧會是我們向世界展示中國和平發展和崛起,願意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我們貢獻的重要視窗,也是我們追求自己民族複興強國夢的一個重要的舞台。

我們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也是一個很大的貢獻和推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僅這一點,就在世界上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迹。我印象很深的08年申辦的時候,收到最多的是簽字支援的條幅,到2022年冬奧會的時候不是這樣,更多地看到大家是用實際行動去健身,來支援冬奧。

《盛會華章》之蔣效愚:從亞運到冬奧 32年時代回響

2022年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問:如果将這三大賽串起來看,第一次舉辦亞運會,第一次舉辦奧運會和第一次舉辦冬奧會,與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什麼樣的關系?未來是否還要繼續舉辦國際大賽?

答:成功地舉辦亞運會、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這是我們新中國體育史上的三大标志性的賽事和事件,應該說是見證了我們新中國體育發展的曆史軌迹,也是我們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這個時代主旋律當中,重要的體育樂章。

重視體育,這是我們黨的傳統。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自推動體育強國建設,體育強國建設是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标。從三大賽事看,應該說是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台階,一步一個新的發展。

國強,則體育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全世界有20多個國家,有40多個城市都舉辦過夏季奧運會或冬季奧運會,隻有北京是唯一的一個雙奧城市,是以這應該說是一份榮耀。

對于未來舉辦國際大賽,我們國家總體上看,還是一個開發中國家。我們現在的一線城市有十多個,那麼我們的二線城市幾十甚至上百,那麼這些城市都面臨着一個城市發展,還有更多的需求和它的空間。

在我們現在的國情下,在我們的體制下,通過舉辦大型賽事來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此來造福我們當地的百姓,是以我覺得我們這種内生的動力,決定了今後還會有很多城市來申辦國際上的重要賽事。

編寫自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