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牢記囑托走在前 奮楫揚帆譜新篇——寫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将召開之際

作者:第一

牢記囑托走在前 奮楫揚帆譜新篇

——寫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将召開之際

時間是奮進者前行的刻度。

站在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點上,回望過去五年青島的發展,奮鬥是這座城市最鮮明的底色。

這五年,青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17年經濟總量首次挺進“萬億俱樂部”,五年跨越五個千億元台階,2021年首次躍升至1.4萬億元之上,列全國第13位,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300億元;

這五年,城市開放能級不斷提升——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跨國公司上司人青島峰會、博鳌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等重大國際活動成功舉辦,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開放平台加快建設,青島在全球的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

這五年,城市發展活力競相迸發——積極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大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四新”經濟占生産總值比重突破30%,海洋經濟生産總值年均增長超10%,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00家;

這五年,城市民生保障持續改善——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持續保持在7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萬元;2020年全面打赢脫貧攻堅戰;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号,榮膺“中國最安全城市”稱号,全國雙擁模範城實作“九連冠”;

……

牢記囑托,奮勇争先。

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中共青島市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訓示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争先進位,加快推動高品質發展,圓滿完成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确定的目标任務,“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良好開局,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4月8日,中國共産黨青島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将隆重召開。

承載着全市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負着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偉大使命,這次會議将系統謀劃全市發展的總體要求、目标定位和思路舉措,對青島今後五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的發展,将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乘風破浪潮頭立,砥砺奮進向未來。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上司下,中共青島市委将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群衆,以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為新起點,牢記囑托、勇擔使命,踔厲奮發、笃行不怠,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幹出更大業績,奮力譜寫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新篇章。

堅持以行動踐行忠誠——

深刻體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要求蘊含的戰略思考和深刻内涵,充分認清青島發展所處的曆史方位,準确把握面臨的重大機遇、承擔的國家責任,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總書記重要訓示要求在青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曆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深情似海、厚望如山,2018年、2019年兩次親臨青島視察,對青島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訓示,賦予青島一系列國之重任,擘畫了青島發展的宏偉藍圖,指明了城市發展的戰略方向。

牢記囑托走在前 奮楫揚帆譜新篇——寫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将召開之際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青島主持上合組織青島峰會,随後視察山東、視察青島。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圓滿成功舉辦作出重要訓示,要求青島“認真總結‘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有益經驗,推廣好的做法,弘揚好的作風,放大辦會效應,開拓創新、苦幹實幹,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青島,出席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并進行海上閱兵。同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要求青島更好發揮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努力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

2019年6月和10月,博鳌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首屆跨國公司上司人青島峰會先後在青島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分别向大會緻賀信,并把青島作為中國推動更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宣示地,更加凸顯了青島在中國擴大高水準開放戰略中的獨特地位。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财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提出要求,強調要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品質發展,要求青島提升核心城市的競争力、發揮港口門戶城市優勢。

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東考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科學分析目前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形勢,對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山東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走在前,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不負囑托,笃定前行。

五年來,青島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訓示要求作為一切工作的邏輯起點,深刻體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要求蘊含的戰略思考和深刻内涵,充分認清青島發展所處的曆史方位,準确把握面臨的重大機遇、承擔的國家責任,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總書記重要訓示要求在青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旗幟鮮明講政治,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市委常委會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訓示批示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自覺強化理論武裝,組織開展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和專題讀書班,深學笃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掌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發展的實效;

——堅決扛牢國之重任,持續學深悟透“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内涵,找準“搞活一座城”的路徑,統籌處理好挑戰與機遇、眼前與長遠、改革與發展等方面的關系,推動各領域實作全方位、深層次提升和變革。

五年風雨兼程,五年砥砺奮進。

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的青島,堅持以創新發展解決發展動力問題,以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以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以開放發展解決發展内外關聯問題,以共享發展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城市新動能加速生成,發展新優勢加速增創,愈發展現出更具創新力和成長性的城市氣質。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動科技創新、産業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加快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全面塑造城市發展新優勢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青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創新型産業叢集、營造創新創業生态等重點任務,持續推動科技創新、産業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加快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全面塑造城市發展新優勢。

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釋出的《全球創新指數2021》榜單中,青島前進16位,升至全球第53位、全國第十位;在中國社科院釋出的《中國城市競争力第19次報告》中,青島科技創新引領力排名全國第十;在國家資訊中心釋出的《2020城市創新創業生态指數研究報告》中,青島列全國雙創領跑型城市第十位……近年來,青島頻頻在全國各大城市科創實力比拼中進入“第一梯隊”,在創新驅動發展中交出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

聚焦科技創新,青島積極承接國家重大戰略科技任務,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提高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打造重大科研平台,集聚全球高端科研人才。

牢記囑托走在前 奮楫揚帆譜新篇——寫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将召開之際

一方面,圍繞海洋科技創新,青島加快推進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國家深海基地等重大科研創新平台建設,大力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建設現代海洋城市;另一方面,加快推進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2020年,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世界首套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成功試跑;2021年,世界首套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在推動“國字号”創新平台建設的同時,青島還建成中國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園、博士後創新創業園等系列創業園區,以及1200多個專家工作站、203個博士後站(基地)、505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30家企業技術中心等一批科研科創平台,為廣大科研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廣闊舞台。目前,全市在青院士達到86人、國家級人才1085人、省級人才1473人。

聚焦産業創新,青島圍繞創新鍊布局産業鍊,突破發展重點産業和“四新”經濟,加快建構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創新主體互相協同的創新聯盟,培育創新型産業叢集。

制造業是青島的立市之基、強市之本。立足自身制造業發展基礎,青島深入謀劃重點産業發展方向,大力推動重點工業企業主業倍增,汽車、家電、軌道交通、機械裝備等千億級産業叢集不斷壯大,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兩個産業叢集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叢集。同時,樹牢“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實施“項目落地年”,大力布局新産業,芯恩、富士康高端封測、京東方物聯網顯示端口器件以及一汽—大衆、北京汽車制造廠、華人運通高合汽車等一批項目落地投産,面向未來制造的産業體系加速建構,青島制造業轉型更新成效初顯: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重回上升勢頭,2019年觸底之後已連續兩年上升,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同比增長5.5%和8.1%,兩年平均增長6.8%。2021年底,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4017戶,較2017年增加448戶,為近五年來首次突破4000戶大關,青島躍居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第七位。

以“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是每一座面向未來加速奔跑的城市都在大力布局的賽道。青島堅持突破發展“四新”經濟,持續壯大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産業,不斷培育雛鷹、瞪羚、獨角獸及專精特新、隐形冠軍企業。數字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5099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12家隐形冠軍企業、97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19年,青島獨角獸企業實作零的突破,目前有13家,數量居北方城市第二、全國第五位。

數字經濟是驅動城市能級躍升的新引擎。青島準确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搶抓網際網路由消費網際網路向産業網際網路演進的視窗期,以工業網際網路為突破口,加快推動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發展,奮力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青島在數字經濟領域後來居上。在産業數字化方面,目前全市重點行業累計建成智能工廠52家、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146間、自動化生産線350條;全市生産裝置數字化率達到57.5%,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8%;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評選中,青島在中國全部21家“燈塔工廠”中獨占3席;卡奧斯連續三年蟬聯全國“雙跨”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首位,全市“一超多專”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格局加速形成。在數字産業化方面,全市內建電路産業鍊企業較2016年底增長了6倍,軟體産業規模從2017年的不足2000億元迅速增長至2021年的2900億元。跻身“新一線”的青島數字經濟,勢必給這座城市帶來新的更大的想象空間,提供更為澎湃的動力。

海洋是高品質發展戰略要地,也是青島最鮮明的特色優勢。五年來,青島充分發揮海洋綜合優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産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态環境,更好服務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聯合清華大學和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共建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建構起“強核心+大平台+産業化”的新型海洋研發機構和創新機制,推動海洋産業跨越發展;建立以海洋創新藥物、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農用制品為主的産業體系;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到平均每小時52.1自然箱,“連鋼創新團隊”重新整理自動化碼頭裝卸世界紀錄……圍繞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的目标,青島不斷強化“排頭兵”的使命和責任,書寫奮發向上的藍色篇章。

聚焦制度創新,青島持續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加快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營造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

出台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案,以市場為導向、産業為中心,優化科技計劃體系;在科技惠民示範專項中開展“組閣揭榜”試點,攻克行業技術難題;推行科研經費使用“包幹制”試點,讓科研人員集中更多精力專注科研……青島通過實施再造科技計劃管理流程、改進業務辦理流程、優化科技服務生态等措施,改變了過去科技資源配置“撒芝麻鹽”的現象,推動一批産業化項目加快落地。不僅如此,青島還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如依托“半島科創聯盟”市場化平台,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僅2021年就收集需求2133項,釋出成果1.5萬項,舉辦活動1.7萬場。

在優化創新創業生态方面,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建設創業城市後,青島出台“青創十條”,建立“政、産、學、研、才;金、服、用、獎、賽”十個方面的政策支援體系,一次性出台《關于促進産才融合發展的若幹措施》等多個人才新政,增強了人才引育留用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現在的青島,正赢得越來越多人才的青睐,連續三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連續十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十強。

回首過去五年,青島科技創新既有量的積累,又有質的飛躍;既有點的突破,又有系統能力的提升。不斷蓄積的科創力量,正成為這座城市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引擎”。

堅持區域協調發展——

主動服務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加快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努力實作區域、城鄉、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黃河安瀾,國泰民安。從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首次将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到2020年1月主持召開中央财經委第六次會議,進一步對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提出要求,再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前夕親臨山東,實地了解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情況,主持召開工作部署會議……讓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造福人民,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萦繞于心、念茲在茲的大事。

作為沿黃流域經濟出海口,青島自覺把自身發展放在全國、全省大局中來思考和推進,充分發揮黃河流域開放門戶作用,主動服務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努力在落實黃河國家戰略中“打頭陣”“當先鋒”。2021年12月,市委十二屆十次全體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青島市委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山東重要訓示要求的意見》,統一思想行動,凝聚奮進力量,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争先進位,為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增添動力。

不僅如此。青島還聯合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省國資委、省港口集團共同舉辦青島·陸海關聯研讨會,沿黃九省(區)省會(首府)城市與膠東經濟圈五市發起“東西互濟陸海關聯合作倡議”,成立了創意黃河現代服務業聯盟,建設了服務沿黃流域城市對接全球資源的國際客廳,用政府推動、市場運作“雙輪驅動”,推動黃河流域城市共享開放機遇。

膠東經濟圈是山東最具發展活力、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擁有3200萬人口、3.5萬億元的經濟總量,經濟總量占山東省的43%、占黃河流域九省區的13%。2020年1月,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建構合作機制完善、要素流動高效、發展活力強勁、輻射作用顯著的區域發展共同體,建設國際知名的青島都市圈。兩年多來,青島主動扛起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大旗,牽頭建立“3+N”工作機制,攜手膠東五市在北京舉行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目前五市财政、稅務等部門已建立常态化對接互動機制,成立40多個聯盟、簽署50多份合作協定,強核聚群、抱團發展。

2021年8月,《膠東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印發實施。作為膠東經濟圈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突破口和先手棋,今年1月,全省首個區域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建設實施方案獲批,被賦予了膠東經濟圈新的增長極、縣域同城化發展典範、“兩山”基地建設樣闆、國家城鄉融合标杆等四大發展定位,膠東經濟圈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區域協調發展是大勢所趨,對于一座城市來說亦然。過去五年,青島進一步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積極推動城鄉之間、新老城區之間、城中心與城郊之間優勢互補、協同發力。如在中心市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現代金融,加快推進曆史城區保護和城市有機更新;北部區域,在改善提升交通條件的同時,舉全市之力推動大項目特别是先進制造業加快聚集,形成大青島北部經濟隆起帶,推動平度、萊西快速崛起;西海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緊扣國家戰略實施,依托已有基礎優勢,堅定不移做大做強主導産業,當好全市高品質發展的龍頭。

城鄉協調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應有之義。青島轄7個涉農區(市),農村人口超過400萬,擁有廣闊的鄉村發展腹地。聚焦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闆先行區,青島堅持以工業化促進城鎮化,以城鎮化帶動農業現代化,圍繞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出台《關于加快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闆先行區促進共同富裕的意見》,如期高品質打赢脫貧攻堅戰,貧困人口和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在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指引下,青島糧食産量連續四年保持在300萬噸以上,肉蛋奶總産穩定在100萬噸以上,“三品一标”農産品由2017年的926個增至2021年的956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19364元增至2021年的26125元。

牢記囑托走在前 奮楫揚帆譜新篇——寫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将召開之際

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物質财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财富也要極大豐富。自2005年入選首屆全國文明城市至今,文明城市一直是青島人民倍加珍視的“金字招牌”。目前,青島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5000餘處,五年新增志願服務組織5418個、志願者55萬餘人;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中國廣電·青島5G高新視訊實驗園區落戶西海岸新區,以“電影工業化生産+全産業鍊配套”為定位的東方影都加快建設;各行各業湧現出一大批典型人物,其中3人榮獲“改革先鋒”稱号,3人榮獲“最美奮鬥者”稱号,1個團隊榮獲“時代楷模”稱号,5人獲評全國“最美人物”……五年來,青島持續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公德氛圍,持續鞏固“全民參與、人人有責”的建立格局,不斷凝聚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同德同向的文明力量。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青島以優異成績蟬聯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号,2020年第九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号,2022年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複審。

文明建立是全民接力,永遠沒有終點。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建立工作進入新階段,青島成功入列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建立試點城市。重整行裝再出發,青島錨定争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目标,明确“争當試點—争取參評—争創典範”的建立思路,着力解決“堵”的問題,持續整治“亂”的現象,紮實做好“美”的文章,向着高品質現代化城市進發!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結合優質資源禀賦,将打造良好生态環境作為城市發展的獨特競争力,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态财富是最大的财富,綠色家園是最美的家園。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青島堅持把生态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結合優質資源禀賦,将打造良好生态環境作為城市發展的獨特競争力,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實作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統籌國内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内在要求。近年來,青島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2012年成為全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2017年加入C40城市氣候上司聯盟,2018年全市萬元GDP能耗基本達到歐盟标準。中國人民大學釋出的《“碳中和”中國城市進展報告(2021)》對近300個城市進行綠色發展評估,青島在“綠色60”綜合得分列第八位。在今年初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青島鮮明提出要打好綠色低碳轉型硬仗,制定全市碳達峰行動方案,有序推動“雙碳”任務落實。

與此同時,青島的産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也正在向綠色低碳邁進。舉例來說,紡織服裝産業是青島的“母親工業”,但傳統染色生産過程中用水量大、能耗大,是“雙碳”的大敵。為踐行綠色制造,即發集團攻關無水染色項目,通過上千次技術試驗,建立了無水染色工藝資料庫,自主設計研發了産業化裝備及關鍵部件,累計申請發明專利18項,獲批建設了省、市兩級技術創新中心,順利完成了無水染色生産示範線。可以預見,未來,這樣的青島制造向綠色轉型的典型案例将會越來越多。

把綠色作為底色,發展才更有亮色。《2020中國綠色城市指數TOP50》報告顯示,青島以90.3的綠色指數得分跻身前十。2020年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批複支援青島市開展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工作,青島成為全國首個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翌年5月,青島出台《關于加快推進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綠色城市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城市自然和諧共生、基礎設施健全便利、建設方式集約高效、人居環境宜居舒适、生活方式綠色低碳的城鄉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圍繞攻克生态環境問題,青島縱深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以“釘釘子”精神全面徹底抓好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落實,不斷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态環境需要,推動全市生态環保工作再上新水準。

圍繞打赢藍天保衛戰,青島将改善空氣品質作為重中之重,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新機制,聚焦抑塵、控車、壓煤、減排重點領域,打出藍天保衛“1+14”組合拳。2020年環境空氣品質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标準,為2012年國家實施新标準以來最優水準,“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天數排在北方城市前列。

牢記囑托走在前 奮楫揚帆譜新篇——寫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将召開之際

圍繞打好碧水保衛戰,青島深入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膠州灣及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實施一批截污治污重點工程,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護。到2020年,全市35條重點河流、33個重點水庫的94個市控以上監控斷面中“Ⅲ”比例達6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8%。

圍繞打好淨土保衛戰,青島建構全市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建成323個國省控土壤、農産品産地例行監測點位,累計将1000多個地塊納入全國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系統,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使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使用率均超過國家、省确定的“雙90%”目标名額。

與此同時,青島還深入推進全域綠化行動,加快公園城市建設,全面打造城市“綠肺”和綠色生态活動空間。僅2021年,全市就啟動52個山頭公園整治,完成口袋公園建設32個、立體綠化114處,完成荒山造林1.03萬畝、森林品質精準提升1萬畝;建設城市綠道122.9公裡,讓綠色鋪到了市民的家門口,暢通了綠色出行“最後一公裡”。

堅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有效制度供給,努力推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城市發展活力

改革是城市發展的最強動力、最大元素、最活源頭。回首青島的發展,改革創新始終是最強勁的脈動。五年來,全市改革工作把加強改革系統內建、推動改革落地見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全市高品質發展清障開路,以重點問題突破引領改革縱深推進,強化系統觀念、辯證思維、創新意識和釘釘子精神,大力實施“十大改革突破行動”,勇闖改革“深水區”,打好改革“創新牌”,一大批富有青島特色的首創性探索叫響全國。

發揮國家級平台的改革引領作用。堅決擔起先行先試的國家使命,加快推動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國家級平台的體制機制創新。上合示範區積極開展多式聯運“一單制”試點等35項創新業務,以賦權承接改革促進政務服務鍊、貨物運輸鍊、資金供給鍊、資訊交彙鍊“四鍊融合”,已初步形成“四便利一領先”的富有上合特色的政策制度創新體系。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設立兩年多來,106項試點任務全部實施,總結形成176個創新案例,平均5天推出一項創新成果,其中3項創新舉措在全國複制推廣,13個首創型案例獲選山東首批“最佳實踐案例”。

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頒布實施《青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台《青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聚焦“辦事友善、法治公平、成本競争力強、宜居宜業”四個重點,深化政務服務流程再造,深入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在2021年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中,青島排名第6位、提升5個位次。深入開展法治政府示範建立,在全省率先實作法律援助“全域受理、全域指派”、“膠東五市跨城通辦、就地受理”,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保持100%,“政府購買法律服務惠企”成為全國典型、全省樣闆。今年3月,青島通過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建立首輪評審,順利進入下一輪評選。

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攻堅。在功能區改革方面,推進功能區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改革,建立功能區與所在區市、周邊功能區協同發展機制,激發功能區發展活力。在國企改革方面,啟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做強做優做大國資國企;在金融綜合改革方面,大力推進财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重塑城市金融業發展新動能。

數字無言,卻最有力。2019年至2021年,意才基金銷售、興華公募基金、山東港信期貨等法人金融機構先後獲批設立,青島成為七大類金融牌照齊全的城市。截至2021年底,青島金融機構總數達到286家,在中基協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41家、管理基金1732隻、管理規模1639.4億元;上市公司達到72家,列全國副省級城市第四位。今年3月,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的“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31)”線上釋出,青島在進入榜單的119個金融中心中排名第38位,在入圍的國内城市中列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之後。這也是自2016年3月首次被納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後,青島第11次進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50。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青島因海而生、向海而興,開放是這座城市發展的源頭活水。五年來,青島堅持以世界眼光審視開放,以全球胸襟擁抱開放,不斷創新更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體制機制,持續拓展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牢記囑托走在前 奮楫揚帆譜新篇——寫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将召開之際

加快高能級開放平台建設。上合示範區着力在“做實、做好、做美、做響”上下功夫,高标準建設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交流發展“四個中心”,積極推進上合組織經貿學院建設,加快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截至目前,上合示範區累計集聚貿易主體1700餘家,引進培育上合跨境貿易服務中心等10個貿易平台,與上合組織國家貿易額從2019年的8.5億元增至2021年的40億元,增長近4倍。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改革紅利加快釋放,2021年外貿進出口突破1800億元,增幅超60%;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4.39億美元,新增世界500強項目38個,累計達到136個,連續兩年獲評“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園區”。

拓展外貿發展新空間。對外貿易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外貿體量不斷壯大,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外貿新業态不斷生發。特别是緊抓RCEP生效契機,印發《落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先期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加快建設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數字最有說服力:2017年青島外貿進出口總值5025.0億元;2020年首次突破6000億元,達6418.2億元;2021年連跨兩個千億元台階,達8498.4億元。今年前兩個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32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3%。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态新模式不斷發展,6種通關模式全覆寫,2021年進出口額突破300億元,實作連續翻番。

深度連結全球優質要素資源。面向全球集聚資源要素,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成功舉辦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跨國公司上司人青島峰會、博鳌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等國際性活動,推動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技術流在青島集聚耦合。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青島港加快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轉型更新,全市海港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持續增長。2021年8月,山東省内首座4F級國際機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啟用,這座“世界一流、國内領先”的東北亞國際樞紐機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的保障需求,轉場以來已新開通國際全貨機航線5條、總數達8條。今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複同意設立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這是山東省第14個獲批的綜合保稅區,也是山東首個臨空型綜合保稅區。建成後,将成為集口岸通關、保稅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空港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對服務上合示範區發展、加快國際航運樞紐建設、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台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不斷織密縱貫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社會救助的“民生網”,着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

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鬥,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時間砥砺信仰,歲月見證初心。五年來,青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織密縱貫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社會救助的“民生網”,着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努力實作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良好的城市品質,是市民群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2年初,青島聚焦人民群衆所思所想所盼,部署開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通過實施曆史城區保護更新、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舊城舊村改造建設、市政設施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地鐵建設及地鐵沿線開發建設、停車設施建設、公園城市建設等八大行動,破解一批制約高品質發展的城市建設難題,完成一批基礎性、全局性的重大城市建設工程,建成一批利民惠民的民生項目,提升城市品質和核心競争力。特别是聚焦群衆出行更加順心、居住更加暖心、生活更加舒心,青島不斷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推動實作更高水準宜居宜業。

圍繞群衆出行更加順心,青島着力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僅2021年就打通30條未貫通道路,新增1.7萬個泊位,對老城區162處開放式小區實行交通“微循環”調流,對160餘條道路、600餘處路口實施精細化交通組織,城區整體路網平均速度提高9%。

鐵路建設提速更新。2017年末,青島擁有膠濟鐵路、膠濟客運、青榮城際鐵路等幹線鐵路8條,通車裡程約400公裡。到2021年,全市鐵路線路增至12條,通車總裡程達到666公裡。

公路網擴容提質,全市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從2017年818.4公裡增至2021年近870公裡,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等幹線公路通車裡程居全省首位、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牢記囑托走在前 奮楫揚帆譜新篇——寫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将召開之際

城市軌道交通跑出“加速度”。2017年隻有地鐵3号線、2号線東段兩條通車線路,通車裡程44.8公裡。2021年,地鐵1号線全線貫通營運,青島地鐵開通營運6條線、284公裡,線網長度居全國城市第10位、北方第2位。今年上半年,三期規劃7條線路全部開工,全市在建線路将達到11條、219公裡。

圍繞群衆居住更加暖心,青島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豐富改造内容,增加配套設施,啟動改造老舊小區216個,惠及居民7.3萬戶;持續推動棚戶區改造,新開工1.4萬套(戶),成為全國棚改激勵支援城市,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開工既有居住建築節能保暖改造232萬平方米,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915部,惠及居民3.8萬戶。

圍繞群衆生活更加舒心,紮實推進民生領域十大集中攻堅行動,特别是在違建整治方面,堅持一手抓存量違建綜合治理,一手抓新生違建防控,2021年累計拆除各類違法建設460萬平方米,清理亂貼亂畫“小廣告”75萬處,整治規範亂堆亂放、亂擺亂賣、亂圈亂占、不文明養犬等問題40萬個,重點區域露天燒烤基本清零,城市主次幹道、重點區域市容秩序明顯提升,背街小巷、老舊樓院環境面貌明顯改善。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五年來,青島把造福人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将發展成果實實在在落到人民群衆心坎上——五年累計民生支出達5000多億元,每年民生領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均在七成及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47176元增至2021年的6023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7年的19364元增至2021年的26125元;全市6萬多貧困人口和200個省定貧困村、310個市定經濟薄弱村、10個市定經濟薄弱鎮全部脫貧;五年累計完成市辦實事共52件160項,涵蓋就業、居住、交通、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人民群衆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青島上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美好生活城市”。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守牢疫情防控底線。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青島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訓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始終把疫情防控作為壓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務,按照“立足于有、關口前移、多重屏障”的縱深防禦政策,從嚴從實從細抓好疫情防控,全力維護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特别是今年3月萊西疫情發生後,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有力指導下,省市縣協同作戰,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沖鋒在前,抓住疫情處置最緊要的時間視窗,全面深入落實流調、排查、檢測、隔離、封控、管控各項措施,用最短時間控制局面、赢得主動。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目前,全市上下正堅持“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總政策、“動态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做好後續疫情處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恢複和保持正常生産生活秩序,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

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扛牢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樹牢實踐實幹實績鮮明導向,鍛造新時代青島幹部隊伍“凡事講政治、謀事為群衆、幹事重實效、成事争一流”的作風能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最根本的保證是黨的上司。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青島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扛牢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樹牢實踐實幹實績鮮明導向,持續鍛造新時代青島幹部隊伍“凡事講政治、謀事為群衆、幹事重實效、成事争一流”的作風能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中國共産黨曆來重視自身建設,自成立之日起就重視通過黨内集中教育對黨員幹部進行思想引導和工作引導。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青島持續鞏固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把學習教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錘煉幹部忠誠幹淨擔當的政治品格,為全市高品質發展築牢堅實基礎。

牢記囑托走在前 奮楫揚帆譜新篇——寫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将召開之際

政治路線确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立足建設一支忠誠幹淨擔當的幹部隊伍,青島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新時代好幹部标準,堅持以幹成事論英雄、以解決實際問題論能力、以高品質發展項目和高水準制度創新成果論業績,努力培養選拔一批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幹部,圓滿完成了區(市)、鎮上司班子和村(社群)“兩委”換屆。其中,村(社群)“兩委”換屆後,村(社群)黨組織書記“一肩挑”比例大幅提升,“兩委”幹部年齡學曆實作“一降一升”——村(社群)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分别比上屆下降7.25歲、8.15歲,大專以上學曆分别比上屆提高56.4%、15.5%。

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懈怠者幹不成宏圖偉業。青島堅持在火熱一線、吃勁崗位錘煉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通過選派鄉村振興工作隊、開展“聽民聲、亮承諾、接地氣、辦實事”活動及“我當接線員”“不解決找我”“到一線體悟”等主題活動,讓廣大黨員幹部在經風雨、見世面中長才幹、壯筋骨,練就擔當作為的真本事。此外,為提高幹部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的素質和能力,先後選派7批次1007名幹部赴深圳體悟實訓,5批次594名幹部赴上海專業實訓,觸摸深圳創新之脈,感悟上海發展之魂,淬煉了建設青島的真本領、硬功夫。

人才是城市最大的動能,是城市發展最深厚的底蘊。五年來,青島牢固确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将人才發展與城市戰略及産業布局同步推進、深度融合,通過不斷強化人才招引力度,壯大人才隊伍,優化人才結構,讓廣大人才在青春之島湧動澎湃活力。特别是從2018年開始,青島對人才政策進行新一輪調整,逐漸形成了落戶政策、普惠性政策、選拔性政策、産才融合政策互相配套銜接的“四大政策體系”,覆寫各類人才,貫穿住房、教育、醫療各個環節,在優惠度上位于全國前列。在各類惠才用才利好政策不斷加持下,全市人才總量突破251萬人,比2016年底增長82萬人。這座求賢若渴的城市,正逐漸成為人才放飛理想、施展抱負、實作價值的“理想之城”。

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良好的政治生态。五年來,青島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态化,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之以恒糾治“四風”,着力建構黨統一上司、全面覆寫、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态。僅2021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就累計立案4114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005人。在2022年工作開局之際,市委部署開展全市“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鮮明樹起青島幹部隊伍“凡事講政治、謀事為群衆、幹事重實效、成事争一流”作風能力的标尺,推動廣大幹部轉作風、強能力、抓落實、促發展,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強化保障、凝聚力量。

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帶着沉甸甸的收獲,胸懷勇當龍頭、争先進位的雄心,青島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

時代潮起,波瀾壯闊;草木蔓發,春山可望。在新的趕考路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青島市委的正确上司下,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上來,始終保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奪”的工作狀态,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争先進位,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努力把青島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富有實力、獨具魅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