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造車項目再次延遲,蔚來為何還将其視為直接對手?

蘋果造車項目再次延遲,蔚來為何還将其視為直接對手?

在近期,蔚來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斌在一檔訪談欄目中談到了蘋果和小米等消費電子公司下場造車對蔚來的影響。他認為如果蘋果成功造出汽車,對蔚來汽車來說是極具威脅力的競争對手,蔚來需要在蘋果的沖擊波到來之前具備一定的抗擊打抗沖擊能力。而其他新的進入者大機率和蔚來不是直接競争對手。

蘋果造車項目再次延遲,蔚來為何還将其視為直接對手?

小米華為不會是直接競争對手?

蔚來汽車的政策一直是主攻高端汽車市場,最好能打造出足夠的品牌影響力,成為豪華汽車品牌。就商業政策上,華為和小米不會和蔚來汽車成為直接的競争對手。華為已經多次承諾過不會造車,隻會以技術供應商的身份出現,是以不會身為車企的蔚來汽車是競争對手的關系。而小米雖然會直接下場造車,但目前都還處在初期階段,而且大機率會延續小米手機的商業政策,走成本效益路線主攻中低端市場,這與主攻高端市場的蔚來汽車同樣不會有直接的競争關系。

蘋果造車項目再次延遲,蔚來為何還将其視為直接對手?

而蘋果就不同了,如果蘋果真的造出了汽車,那麼大機率也是和蘋果手機采取同樣的商業政策,也就是必然會瞄準高端汽車市場。是以,蘋果汽車必然會和蔚來汽車成為直接的競争關系,而目前蔚來汽車則很難在高端智能汽車這個細分市場和蘋果抗衡。不論是蘋果巨大的全球影響力還是多年經營的完整供應鍊,都會對蔚來形成巨大的壓力。

蘋果汽車團隊解散了?

在2014年蘋果立項的時,對這款車的預期是非常高的。據說不僅沒有方向盤,也沒有油門踏闆,完全不需要使用者幹預就能駕駛。不僅要“更好的硬體、軟體和服務整合”,而且要定位“高端”、“明顯優于普通電動車”。這很有蘋果的風格,對于蘋果來說,如果拿不出颠覆式創新的産品,如果不能引領行業,那便意味着失敗。但在最近,著名分析師郭明錤爆料,“蘋果汽車項目團隊,早就解散了!”

蘋果造車項目再次延遲,蔚來為何還将其視為直接對手?

但根據網上的消息來看,蘋果汽車的部門依然還在招人,雖然人事調動頻繁,但要說解散還為時尚早。在造車上面,蘋果仍然是一個創業團隊,目标執行不及預期,出現偏差,人員出現替換等現象都是正常的。目前來看,蘋果汽車最多就是推遲。

蔚來提蘋果有可能隻是噱頭?

雖說蘋果造車團隊解散大機率是誇張的說法,但蘋果在造車項目上“難産”了也是事實。就2014年蘋果公布的目标來看,目前根本無法實作一輛沒有油門踏闆和方向盤的自動駕駛汽車。而且這些年來蘋果雖然微創新不斷,但已經很難拿出将行業颠覆的新創意,蘋果顯然不會願意接受去造一輛“平庸”的新能源汽車,是以進度才會卡住,人員一直調動。

蘋果造車項目再次延遲,蔚來為何還将其視為直接對手?

這種狀态下的蘋果在短時間内根本無法造出一輛可以量産的汽車,那為什麼李斌還要強調蘋果汽車對于蔚來的威脅呢?對諸多網友來說,這隻能是炒作了,就和李斌過去“為什麼還有人買燃油車”的知名言論一樣,隻是為了熱度而已。

總結

不論蘋果是成功造出汽車,還是解散汽車團隊,其實對于蔚來本身的威脅力度都沒那麼大。雖說手機廠商造車已經成為了潮流,但是造車的難度畢竟還比造手機高上不少。即使是自己設計和研發,然後找代工廠生産,那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與市場驗證。技術上強如華為,目前也隻有AITO問界M5的市場反響顯得不錯,另外幾輛搭載了華為技術的車型都顯得不溫不火,足以證明“造車”這件事遠沒有那麼簡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