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衷于解決世界難題的網絡“民科”,都有哪些特點?

作者:究盡數學

總聽說“高手在民間”,但在科學領域,尤其是基礎科學領域,我認為:“民間高手”絕對是極小機率事件。

以前聽說,各國科學院曾經向全社會征集過“哥德巴赫猜想”的解決,這極大的調動了人們的熱情。雖然收到了大量的信件,但問題未能得到解決。專家在閱讀了一些信件後,很快就放棄了這種想法,讓人哭笑不得的信件,自然也沒有回複的欲望。

熱衷于解決世界難題的網絡“民科”,都有哪些特點?

時至今日,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于是一些“民科”在網絡上執着的釋出:永動機設計方案、推翻相對論、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等等資訊。這種事情,我還真遇到了,比如我收到私信:他聲稱自己發現超越數不存在,圓周率計算問題。給人的感覺,就是大寫的尴尬:幾百字的文字内容,了了幾個公式,沒有脫離“四則運算”,而且運算次數“非常有限”,非要聲稱是重大成果。

熱衷于解決世界難題的網絡“民科”,都有哪些特點?

民科的特征

根據我的觀察,簡單總結一下,網絡上的“民科”或多或少有這麼幾個特征。

【熱衷于解決世界難題】幾百年、上千年的世界難題,是民科群體的主要工作。千萬不要以為,他們隻會熱衷于“哥德巴赫猜想”這種陳述簡單、明确的謎題,一些需要系統、專業知識,才能了解的問題,也是他們的“課題”。

【研究方式、手段單一、粗暴】缺乏科學、專業的實驗,沒有權威的文獻資料。憑借一張草紙、一支筆,外加一包煙,就能伏案搞學問了。甚至不講邏輯、不講資料和實證,單憑想象力進行“思想”實驗。

【學曆不高】民科中很多人的學曆并不高,在他們的“論文”中,看不出其知識儲備的系統性,會自創一些模糊的概念、名詞,再結合“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是敢挑戰權威的科學巨匠、成熟的科學理論和成果。

熱衷于解決世界難題的網絡“民科”,都有哪些特點?

【懷才不遇】自認為是天才,自己定位為當代的牛頓、高斯,甚至會去怼牛頓,苦于缺乏伯樂賞識。不知道或沒有管道發表成果,卻期望着“一鳴驚人”。

【碩果累累】熱衷于創造“前無古人”的理論體系,否認成熟的理論體系,妄想留名青史。

數學有多難

首先,數學史上确實出現過一些著名的業餘數學家,比如費馬,雖然業餘,水準夠高。但是,牛頓和萊布尼茨創立微積分之後,數學的課題範疇極大豐富,門檻也是越來越高。在歐拉、高斯的時代,憑借大部頭著作的研讀,是可以迅速掌握主流數學,進入最前沿的。同時,數學家也呈現出精英化、職業化的特點。随着數學的發展,再想進入數學前沿,需要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越來越抽象!有人認為龐加萊是數學史上最後的一個全才,也有人認為希爾伯特才是。無論是誰,數學界已經沒有再出現公認的數學全才了,數學學科變得龐雜,每個領域都可以“困”住大批精英數學家,甚至不同領域的數學家達到了“隔行如隔山”的狀況。

熱衷于解決世界難題的網絡“民科”,都有哪些特點?

攻克“三維龐加萊猜想”的奇才——佩雷爾曼,他的論文是由三個核心團隊,花費了三年時間,獨立稽核,最終将其翻譯為幾百頁的論文,這才确認猜想獲得最終的證明!說是團隊稽核,也不過幾十人而已,而且是這顆星球上,在該領域的頂級專家!你能感受到數學謎題應該是什麼難度,其知識背景門檻有多高?佩雷爾曼可不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他從小就是被數學選中的人,在此之前已經是鼎鼎大名的數學家了。換成一個未經過數學專業、系統訓練的人,論文都是文字描述、模糊的“自創”概念、理論,口口聲聲說自己解決了什麼重大問題,你猜猜看,哪個專家能理你?但凡一個有專業素養的學生,都不會理你!

專業的态度

數學史上公認的難題,重要的基礎概念、方法等内容,都是經過大批優秀的頭腦驗證過的。不能說肯定沒問題,至少你需要閱讀前人的文獻,指出文獻中的疑點、錯誤,再給出自己的處理方法,才是嚴謹的。數學的門檻越來越高是客觀事實,對數學真有熱情的話,态度必須端正了,第一個專業的态度就是:解決數學問題,首先要在數學的範疇中,遵循數學的特點,來說服你自己!否則,那就是一個讓人尴尬的“笑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