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世界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美國持續打壓下,中國發展道路在何方?

作者:自有我在

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所面對的世界局勢必然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中國将成為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也必然成為現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重視,成為其假想敵。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也必然讓中國在世界中的所面對的局勢更加複雜。

反觀我們國人呢,經濟的快速增長,也讓很多國人愛國情緒爆棚,自信心滿滿,甚至認為超過美國指日可待,中國在不久的将來就将成為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存在。但真實的狀況是這樣子的嗎?

中國國家級人才,吉林大學國家級卓越教授李曉,長期緻力于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特别是國際貨币體系領域的研究,他的著作《雙重沖擊》是他最近研究的成果,從政治、經濟、金融、貿易等方面對于中美兩個大國所面對的挑戰進行了細緻分析,指出中國在崛起之路上必然會受到的美國的遏制,而這種遏制将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在世界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美國持續打壓下,中國發展道路在何方?

2020年新冠肺炎之後,中國受到的挑戰更加嚴峻。在這樣的“黑天鵝”事件發生之後,我們反而可以能更看清楚世界發展的本質狀态,看清中國和世界直接的關系。中國作為制造大國,為世界提供了大多數必要物質的制造,而這反而被美國在内的國際社會視為威脅。

疫情發生之後,過去那種讓整個世界經濟越來越緊密、依賴性強的全球化,已經發生變更。因為新冠疫情出現隔斷,過去的這種依賴性弊端暴漏了出來,貿易保守政策更加嚴重。未來像美國這樣的大國,也會把一些重要物質的生産轉回國内,減少對于其他國家的依賴,這也曾是特朗普政策的一部分,這也是中美局勢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中美關系在未來将面臨着什麼樣的挑戰呢?李曉從以美元為主體的貨币體系的研究,看到中國所面臨的巨大風險。因為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體系還是處于美國建構的美元體系之下,中國曾是這一體系的受益者,必然受限于這一體系。

在世界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美國持續打壓下,中國發展道路在何方?

美國憑借着他的美元體系已經讓很多新崛起的國家再次陷入困頓,這就包括日本、阿根廷等,這也是中國在崛起後不得不面對和思考的課題。李曉也給出了在這樣的沖擊下,中國應有的戰略和對策。在這種的狀态下,我們還不到和美國全面抗争,也不能認為美國已經成為一個沒落的、不斷走下坡路的經濟體,認為我們不再需要美國的合作。

我們要在戰略上重視敵人,要以最虛心的态度,來考慮我們所面對的世界局勢。我們不能自滿,不能使中國經濟脫離于世界,不能陷入和世界脫鈎。那些認為中國已經不需要美國、不需要世界,可以生活在自給自足中的思想是危險的。

雖然中國市場足夠壯大,但我們依然要對外不斷開放,以更加包容、更加開放的姿态,面對世界也要面對美國。而隻有這樣,中國才能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但中國對于美國和美元的防禦一點都不能松懈,世界還是以美元建構的體系。在這個體系建立之初,整個世界的貨币格局就發生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變化。貨币再也不是曾經的信用體系貨币,用李曉的話來說,就是現在世界以美元建構的貨币體系是一種債權人邏輯的貨币。

在世界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美國持續打壓下,中國發展道路在何方?

在這種貨币體系中,債權人也就是美元的發行國美國有着絕對的話語權,他們可以用各種各樣的貨币政策來影響世界格局,來為自己謀取私利。我們還處在這樣的體系中,就不能不防備這種傷害的到來。而現在我們所能做的僅僅是盡量減少美元體系對于中國的影響和傷害。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對複雜的世界經濟,我們理應建立自己的經濟系統理論,而不是一直在西方經濟理論中尋找方向,這就需要戰略學者們有所作為。這本《雙重沖擊:大國博弈的未來與未來的世界經濟》,就是李曉用它紮實的理論功底,以及對過去、現在世界經濟詳細分析,指出了我們國家要面對的風險以及挑戰。面對着現在的世界格局,面對着依然強大的美國,思考中國将何去何從。#全民薦書人##目前國際局勢##中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