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報看長城汽車:2021年資料很“光鮮”轉型很艱難

作者:犀牛科技V

作者:Jeff

财報看長城汽車:2021年資料很“光鮮”轉型很艱難

2020年7月,長城汽車創始人魏建軍在反思短片中說了這樣一句話:“過分依賴前三十年,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

2021年,長城汽車是否把自己從魏建軍當年口中“命懸一線”拉回來?“光鮮”的财報資料背後,長城汽車又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

營收與銷量齊飛 利潤率下降

2022年3月29日,長城汽車釋出的年報顯示,2021年營業收入為1364.05億元,同比增長32.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7.26億元,同比增長25.43%。

财報看長城汽車:2021年資料很“光鮮”轉型很艱難

對于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長城汽車表示,一方面是銷量增加,另一方面是品牌向上使得單車收入提升明顯。

資料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銷量為128.1萬輛,同比增長14.79%;平均單車售價超過10.6萬元,同比增長15.02%;旗下5大品牌除魏牌之外,銷量全面上漲。

一切資料似乎都在回答魏建軍“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那句話,長城汽車不僅挺得過,過得還挺好。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銷量上漲、單車均價上升的同時長城汽車的毛利率卻下降至近10年的最低點。

長城汽車曆年财報顯示,2013年長城汽車毛利潤率達到28.61%的高點之後便持續下滑,2019年下降至16.83%,2020年微反彈至17.21%,而2021年毛利潤率則下滑至16.16%。對此,長城汽車稱,依據監管規定将運輸費用計入成本所緻。

和千億營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城汽車淨利潤為67.25億元,淨利潤率僅為4.93%。這其中還包括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金額16.27億元,長城汽車扣非淨利潤為42.03億元。

一母多子的品牌戰略緻資源分散

“手心手背都是肉。”

盡管當初本着“孩子多了好打架”的美好願望,長城汽車推出了哈弗、魏、坦克、歐拉、BC、皮卡六大品牌來支撐“長城帝國”。

針對這六大品牌,2021年,長城汽車還建立了 “一車一品牌一公司 ”的組織架構。

“孩子多了”某種程度可以提升營收,降低風險,然而,在另外一方面,這也意味着長城汽車要在這6個孩子當中進行取舍,這也會導緻長城汽車資源會被嚴重分散,甚至可能出現不夠分的尴尬局面。

比如,2021年,長城汽車五大品牌共推出了 8款新車,衆所周知,每款新車推出的時候都需要推廣,投廣告、做營銷。2021年報顯示,長城汽車對此付出的銷售費用為51.92億元,僅與其淨利潤相差10多億元,同比增長26.53%。如果均攤下來,一個品牌大約能分到 10億元的銷售費用。與此同時,品牌和新車型的增加,也令相關人力成本激增。

長城汽車财報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管理費用為40.43億元,同比增長58.39%。對此,長城汽車表示,因管理人員數量增加以及股權激勵費用增加所緻。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對于中國汽車品牌來說,多品牌經營壓力大于機會。因為受制于品牌溢價的關系,無法突破價格天花闆,多生孩子不一定好打架,更可能是品牌之間形成内耗。同時,“孩子”多了,資源過于分散,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也提高了風險,容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且,“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從長城汽車旗下的這幾個品牌看,除了最新孵化的全新品牌BC,其餘五大品牌各有各的“煩惱”:

哈弗:

從銷量資料看,哈弗品牌依然是長城汽車的銷量支柱,2021年銷量為77萬輛,同比增長2.6%,占長城汽車全年銷量的 60.11%。但是,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哈弗的銷量在2017年達到85萬輛的巅峰後,就開始下滑。雖然2021年,哈弗終于迎來了銷量正向增長,但僅比 2020年多賣出了 2萬輛。

魏牌

魏牌在長城汽車的品牌序列中擔負着向上突擊的重任,2021年魏牌的銷量為5.8萬輛,同比降25.65%,表現低迷。

歐拉品牌

歐拉品牌是長城汽車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闆塊,憑借成功的産品定位和營銷,2021年其銷量達13.5萬輛,同比增長 140%。但遺憾的是,2021年歐拉好貓“換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品牌口碑,同時為歐拉品牌貢獻了六成銷售業績的黑貓、白貓,在2022年 2月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被迫停止接單。

長城皮卡

2021年,長城皮卡的銷量為23.3萬輛,幾乎和2020年持平,2022年如何保持持續增長是一個問題。

坦克品牌

相對而言,從魏牌獨立出來的坦克品牌表現非常亮眼,銷量高達8.5萬輛。但是坦克品牌卻飽受産能不足的影響。對此,時代财經曾報道稱,受困于缺芯、産能等因素影響,坦克 300的提車周期在 7個月左右。

距目标尚遠 轉型仍需努力

2021年,長城汽車喊出了這樣一個計劃:到 2025年營收超 6000億元,銷量突破 400萬輛,其中 80%為新能源汽車。雖然2021年營收和汽車銷量都不錯,但是距離這個遠大目标顯然還有不小的差距:

首先,長城汽車要突破6000億元營收,就意味着未來幾年每年必須有超過1000億元的營收增長,難度可想而知;

其次,長城汽車如何完成銷量KPI這個目标。2021年長城汽車尚未完成此前制定的銷量考核目标(2021年到 2023年,分别為 149萬輛、190 萬輛、280萬輛),2022年恐怕也是困難重重。

2022年2月份,長城汽車因為博世生産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 ( ESP)供應不足,銷量同比下降了20%,前兩個月累計銷量僅為181949輛,同比下降了18.42%。産能瓶頸以及原材料短缺,或将成為制約長城汽車2022年銷量的兩大關鍵因素。

此外,2021年長城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3.91萬輛,占總銷量的10.86%。如果按照計劃,3年後,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要達到 320萬輛。這意味着,長城汽車需要在短短4年的時間裡,徹底轉型成一家新能源車企,同時抛棄原有的燃油車市場佔有率,這可能嗎?

2022年4月初,比亞迪宣布徹底告别燃油車時代,然而,對于長城汽車來說,如果其告别燃油車,這對于營收幾乎依靠燃油車的長城汽車來說,意味着将經曆轉型的陣痛。從2021年長城汽車的資料看,主要業績依舊來自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占比僅為10.7%。燃油車領域過得正滋潤的長城汽車、恐怕舍不得如此激進的轉型大面積砍掉燃油車業務。除此之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長城汽車的進展也并不是很順利。

要知道,曾經在2015年就曾釋出電動化轉型的吉利汽車此刻仍在經曆轉型。

早在2015年,吉利汽車高調釋出“藍色吉利行動”,在自主品牌中率先宣布電動化轉型,同時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占比90%以上”的銷量目标。

2021年,吉利汽車累計銷售汽車132.8萬輛(包含50%股權的合營公司領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10萬輛出頭,占其總銷量的7.5%。

是以,如何轉型恐怕是未來幾年長城汽車考慮的重點。

目前來看,魏牌和歐拉品牌是長城汽車轉型的關鍵,魏牌在 2016年揚言要打造 “中國第一豪華 SUV品牌 ”,但是在2018 年達到14萬輛的銷量巅峰後業績開始滑坡,2021年銷量僅為 5.83萬輛。為了扭轉頹勢,2021年魏牌進行了轉型,定位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走上混動路線,将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作為競争對手。

此外,2020年,長城釋出了檸檬 DHT混動系統,瑪奇朵和拿鐵 DHT于2021年先後上市。根據官方公布的資料,瑪奇朵 DHT 2021年累計銷量僅為5145輛。

2022年,越來越多的車企紛紛布局混動技術,魏牌的壓力會更大:一方面要扭轉多年來業績下滑的頹勢;另一方面,還要挑戰高端市場,承擔起長城汽車的沖高任務。在高端市場,巨頭叢生,魏牌能不能虎口奪食,還是一個未知數。

此外,歐拉本來發展得不錯,但是近期遇到了原材料漲價和零部件短缺的難題,暢銷爆款黑貓、白貓車型停止接單,支撐歐拉業務的隻剩好貓。

面對現狀,2022年,長城計劃推出芭蕾貓、閃電貓、朋克貓,這些新車的單價外界預計可能在 20萬元以上。歐拉此前銷售的都是單價不高的小車,更貴的“貓”們能否熱賣,将是長城汽車新能源轉型的關鍵。

對此,汽車分析師張翔對貓頭鷹科技表示:“長城汽車雖然很有危機意識,已經在電動化、氫能源和自動駕駛領域有了落地性的布局。但是在轉型速度上,還是不夠快。”

2022年,造車新勢力們繼續高歌猛進,同時不少自主品牌也已經摸索出了自己的轉型之路,對于長城汽車而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或許,當下長城汽車的狀況依然适合魏建軍在2020年的反思短片中的那句話:“未來會怎樣?依我看,命懸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