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視劇裡稱呼蔣介石為委員長還是總統,時間點别弄錯了

作者:講故事的攝影師
影視劇裡稱呼蔣介石為委員長還是總統,時間點别弄錯了

孟良崮戰役,蔣介石”天才“的”中心開花“計劃,本想消滅華東野戰軍,結果卻讓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七十四師全軍覆沒,中将師長大帥哥張靈甫也命喪黃泉。

有關孟良崮的影視劇很多,著名的有《南征北戰》《紅日》等,但後來一些影視劇,就沒有那麼嚴謹了,劇中的國民黨軍官,對蔣介石的稱呼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有的稱呼蔣介石為委員長,有的稱呼蔣介石為總統.

劇中的陳誠,居然自稱是蔣介石的學生。

那個時候該怎麼稱呼他?

影視劇裡稱呼蔣介石為委員長還是總統,時間點别弄錯了

該怎樣稱呼蔣介石

蔣介石(19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族譜上的名字蔣周泰,小時候名叫蔣瑞元,16上學時取名蔣志清,1917年取名蔣中正。

”介石“是他1912年在日本留學時候用的筆名,後來成為他的字。

是以,介石隻是他的字,而不是他的名,他的名字是蔣中正。

國民黨和國民政府方面,稱他為蔣公、蔣先生、蔣總司令、蔣主席、蔣總裁、蔣委員長、蔣總統。二戰時期,他的職務多達82個。

這個時間點要掌握好。

蔣主席

1928年,蔣介石出任中國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注意,是主席。

蔣委員長

1931年”9.18“以後,辭去國民政府主席,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1939年,蔣介石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

這個時期,就是蔣委員長。

在抗日戰争中,上司中國軍隊的一直是”蔣委員長“。

”蔣委員長“也是他聲譽最高的名頭。

1943年,蔣介石任國民政府主席。

這個時候,又是”蔣主席“,而不是蔣委員長。

一些影視劇,到了解放戰争,國民黨軍官還在稱呼”蔣委員長“,這明顯就是時空穿越了。

蔣總統

1948年,在”國民大會“當選”總統“。

而在1948年國大前,影視劇裡國民黨軍官稱呼”蔣總統“的,那也是有點超前了。

影視劇裡稱呼蔣介石為委員長還是總統,時間點别弄錯了

校長

蔣介石是首任黃埔軍校校長,早年黃埔畢業的學生,無論國共雙方的将領,都會尊稱他為”校長“。

而像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的陳誠,在影視劇中自稱”學生“,那是導演拜錯老師了。

稱他為校長不錯,但是陳誠到黃埔軍校不是當學生,而是當教官——教育副官,後來擔任炮兵教官。

總裁

蔣介石一直是中國國民黨總裁。

被李宗仁等逼迫,總統下野,隐居老家浙江奉化,還是總裁,一樣發号施令。

影視劇裡稱呼蔣介石為委員長還是總統,時間點别弄錯了

孟良崮戰役,肯定不能稱呼蔣介石”委員長“或者”總統“,黃埔軍校的學生,比如黃埔三期的王耀武、李天霞,黃埔四期張靈甫、胡琏,他們稱呼”校長“,沒有問題 。

從1947年國民黨軍事電報來看,正确的稱呼是”主席蔣“,那個時候應該稱呼他為”蔣主席“。

外号

當然,在長久的曆史中,他還有很多不太好聽的代号、外号。

為人熟知的,紅軍戰士叫他”蔣光頭“,解放軍和老百姓叫他”蔣該死“、”運輸大隊長“。

抗戰時期,盟軍派給蔣委員長的參謀長約瑟夫-史迪威背地叫他”花生米“。

他倆彼此非常反感,經常争吵不休。

1944年蔣介石終于把史迪威趕走,卻又把接受外來援助的滇緬公路命名為“史迪威公路”。

美國人昵稱蔣介石為Gimo,是稱其為大元帥。

是以他的英文名字Chiang Kai-shek。

影視劇裡稱呼蔣介石為委員長還是總統,時間點别弄錯了

這個名稱被某專家翻譯成”常凱申“,流傳甚廣。

現代軍迷都叫他”常凱申“,”常公“。

因其”運輸大隊長“給人民軍隊輸送武器彈藥的豐功偉績,又被戲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外總後勤部長“。

看到網絡上的”凱申物流“,不要以為是哪家快遞公司。

凱申物流總經理,姓常。

他可不是給你家送快遞的。

官方稱呼

1949年1月,中共電台廣播和平談判八項條件:宣布蔣介石為“中國第一号戰犯”,“”國民黨匪幫頭子“,”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全部賣給美國政府的民國政府的僞總統“。

蔣介石不得不宣布引退,下野,回到老家浙江溪口隐居。

4月24日,解放軍占領南京。

國民政府又一次遷都重慶,隻是這一次,時間太短了。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2月,雲南和平解放。閻錫山主持行政院會議,宣布把首都從重慶遷往台北。

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徹底結束,從此再沒回來。

1975年4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消息:“國民黨反動派的頭子、中國人民的公敵蔣介石,四月五日在台灣病死“。

影視劇裡稱呼蔣介石為委員長還是總統,時間點别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