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壽奮鬥者 |在鄉村振興一線快樂地奮鬥

作者:燕趙圈兒

國家生活鬥争|在鄉村振興第一線幸福奮鬥

- 記住中國人壽保險重慶分公司謝秀榮

沒有驚人修辭,沒有英雄事迹可泣,她就像一棵普通的草,用自己的真誠和拼搏,奉獻青春智慧,為偏遠的山村增添了一絲綠色。她用真誠換取村民的真情,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展現了駐村幹部的不同風格。她叫謝秀榮,是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保險")重慶分公司的員工,也是重慶秀山縣古田村的第一書記。

國壽奮鬥者 |在鄉村振興一線快樂地奮鬥

謝秀榮是"80後",2004年進入中國人壽保險重慶秀山縣分公司工作。自職業生涯以來,她是敬業、勤奮、耐心細緻的銷售合作夥伴,熱情周到的客戶服務。工作中從未出現過任何錯誤,我們始終保持着客戶零投訴的良好記錄。十三年來一絲不苟、繁瑣的保險工作,提高了她的溝通技巧,培養了她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以人為本"、"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已成為她工作的初心和動力,也為她未來服務農村振興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7年3月,謝秀榮響應黨的号召,在中國人壽保險重慶分行之後,來到中東鎮古田村,擔任村一書記,抗困脫貧攻堅。在村裡的三年裡,她帶領村裡261戶1085個村民走上了鄉村振興之路,用辛勤勞和汗水镌刻着心靈的金色徽章。

真情實在在,以行動赢得人心

首先是古田,面對陌生而新的環境,除了好奇和興奮,她更加迷茫和迷茫。鄉村振興工作從哪裡開始,如何與村民溝通,如何帶領村民脫貧緻富,這些都是謝秀榮必須明确考慮的問題。

以前住在縣城,交通便利,設施便利,現在來到這個偏遠的山村,條件差,環境差,資源非常匮乏,不照顧7歲的兒子謝秀榮面臨着很大的挑戰。

生活中的困難還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克服的,更大的麻煩在于如何盡快打開農村振興工作的局面。村民們不相信,這個80歲的姑娘能堅持很久,能受苦,能帶領她們脫貧緻富。人們的不信任,不合作,不買,讓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面對村民們的疑惑,謝秀榮并沒有氣餒,她想到了一個愚蠢的方式,那就是多跑腿,不跑十次。她挨家挨戶地走訪所有貧困家庭,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和苦難,這一切都在她的工作日記中。盡管在探訪期間遭受了很多痛苦,但一個月的工資讓她了解了每個家庭的情況。通路結束時,她及時梳理了貧困戶的困難和需求:那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的人,以及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人,通過逐漸向公司和鄉政府報告來尋求解決方案,反映出來。辛苦苦苦不白,村民們慢慢接受并相信80歲的妹妹,她不再抗拒,關系變得和諧。

以腳為尺,75盞路燈照亮民生之路

謝秀榮的到來,讓古田村迎來了一個"光明殿堂"的幸福事物,困擾着村民們一生大半的路燈照明問題終于得到了圓滿解決。"晚上出去,不要再碰黑暗了!"村民臉上的光比路燈還亮。

快樂事件的原因來自一次通路。謝秀榮向60歲的熊元英夫婦家了解情況後,老人無意中提到,當晚去公廁被蛇咬傷,躺在床上半個月。這引起了謝秀榮等村幹部的注意。"我們下到村子裡,發現進入村子的道路已經完全硬化,非常需要路燈。做好扶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不可或缺,讓村民看到村裡的變化,看到希望。"謝秀榮說。事實上,"黑光瞎火"出行難的問題不僅在熊元英家,一個雨村路滑,老人和孩子爬山時經常摔倒。晚飯後,村民們聚在一起散步聊天,需要帶上自己的手電筒,舉行"自點燈"派對。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謝秀榮帶着團隊成員多次走訪,規劃路燈安裝工程事宜。通過中洞鎮人民政府和村民代表大會的讨論,雙方同意安裝路燈是改善村莊環境的重中之重,并将籌集該項目所需的資金。中國人壽重慶分公司為村内扶貧基金捐款35.5萬元,其中20萬元用于街道照明安裝。

20萬元可買到75盞路燈,不僅解決了村裡261戶1085人夜間照明的問題,而且保證了廣大村民夜間的安全,路燈安裝位置尤為重要。"去吧,用腳測量,用筆記錄。謝秀榮帶領團隊開辟了新一輪的村道,他們測量、記錄路燈設定,同時主輔主幹道、岔路口,最後按照三戶一盞燈、主幹道、分叉到全覆寫的原則,确定了75個路燈設定點。

經過緊張有序的施工,75盞節能環保太陽能路燈全部安裝到位,當晚全部點亮。它不僅照亮了村前的房子,街道廣場,開辟了農村文化娛樂的新位置,也照亮了鄉村振興的幸福之路。

産業是出路,貧困戶走出貧困信心

随着蜜蜂的繁殖,賣蜂蜜,古田村村民石敦良摘下了"貧困家庭"的帽子。但幾年前,窮困潦倒的家庭他也因為肺泡不能出去打工,夫妻倆隻靠簡單的農活和養蜜蜂為生,能生産蜂蜜卻找不到市場,變成産品卻沒有收入的兩難境地。

是謝秀榮改變了局面。在了解到石敦良的困難後,她通過自己的"母親"中國人壽保險重慶分公司的資源,在朋友圈、同僚中擔任"好東西推薦官",發起了多方努力打造蜂蜜銷售之路。付出終有回報,石敦良蜂蜜供不應求,價格也從過去的每斤60元漲到了每斤100元。

"正如謝秘書所說,我在去年冬天之前就開始準備了,清理蜂箱,為冬天準備蜜蜂食物,并注意保持蜂箱的溫暖。今年我們家加了3-4桶蜜蜂,這些蜜蜂都很好,今年怕能收集到比去年更多的蜂蜜。石敦亮發自内心的一閃而過。

謝秀榮通過網際網路搭建銷售平台,成立微信群,各地朋友邀請到群組,農民有農産品銷售,在群裡發送相關資訊,并免費分發到家。同時,她還自掏腰包,購買包裝罐,自費打折,快遞費供村民賣蜂蜜。

除蜂蜜外,古田村還特邀秀山縣農業委員會專家對村民進行耕作和種植技術教育訓練,以更好地提高農業生産能力。截至2021年8月,全村已種植白草60餘畝,黃精80餘畝。工業的發展不僅加強了農村集體經濟,而且有效地帶動了當地村民緻富增收。

"加強脫貧攻堅,發展産業,是我們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們經常告訴人們,隻要你這樣做,我們就會找到一種方法來推動它。隻要努力,就沒有發展不了。

心連心,做群衆貼心人

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情況,這是謝秀榮每天的必修課程。她認為,隻有了解每個家庭的情況,才能實作精準的扶貧和精準的決策。謝秀榮特别關心子女常年在國外工作的老人,經常和他們聊天,幫他們打掃衛生、做家務、了解他們的困難和痛苦,向他們宣傳黨的扶貧政策。

88歲的劉永才謝秀榮已經去過八次。劉永才在當年早些初被發現尿毒症,兒子被野生動物咬傷,小時候腿部陷入二級殘疾,一個家庭因病緻殘造成貧困,6人住在一個小木屋裡,生活條件很差。謝秀榮多次到訪了解,極為有利于他獲得一些扶貧政策支援,為老年人新房,改善他們的住房條件。老人很感恩,經常說"有派對進來,我放心",但當人們也會感謝秀榮,說她工作熱情,有責任心,真正把自己放在心裡。

每逢端午節,謝秀榮都會組織全村婦女套餐"愛騾子",并将騾子送到村裡喪偶老人和留守兒童身上,讓全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她還當了舞蹈老師,在村裡組織了一支"水壩舞"舞蹈隊,不僅讓村民們鍛煉身體,還豐富了大家的閑暇時間。

謝秀榮還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全村大力推廣扶貧保險:在村裡建一張檔案卡,實作"精準扶貧保險"的全覆寫;公司還為村5檔案卡貧困學生實施學費支援25000元,為建立檔案卡貧困戶實施重大疾病醫療救助19.5萬元。

在過去的三年裡,古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交通、水利、住房、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保護民生、促進發展、重大問題掌握真相,堅持"輸血"和"産血"并舉,物質扶貧精神脫貧。重慶市有關上司在秀山抽查督查脫貧攻堅工作中,對中東鎮古田村的扶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于謝秀榮來說,她不斷進步、樂觀和積極向上的支援源泉,就是從成就感和滿足感中看着村民脫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