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閻國斌:先人弄的那些,你還不順眼?(附精彩音視訊)

閻國斌:先人弄的那些,你還不順眼?(附精彩音視訊)

閻國斌:先人弄的那些,你還不順眼?(附精彩音視訊)

我的第一任老師是田玉藍,他既是一名出色的小生演員,又是一名精通戲曲理論、富有教學經驗、德高望重的老師。一次,我給他打洗腳水,他很慎重地對我說,根據你的條件,要給你排練《祭歇業》一劇。不久正式開排時,他請來了閻國斌老師。閻老和田老同尚友社社長劉光華一樣,均系三意社第一期學生,在秦腔界享有很高的聲譽。閻老為我傳授的《祭歇業》一劇,演出後引起了好的反響,奠定了我演須生的堅實基礎。此後,田玉蘭老師正式把我交給了閻國斌老師。在西安市文化局舉辦的收徒拜師大會上,我正式拜閻老為師。

提起閻老,還有一段難忘的回憶。我的文化水準是高小程度,對古典劇的詞句,有時愛琢磨,認為不妥貼的地方,總想作些改動。閻老給我排《祭歇業》一劇時,内中有一句唱詞:“已釋嚴顔老英豪”,我認為不盡妥貼,達不到細緻入微、準确刻劃人物性格的境地,應把“已”字改為“義”字。當我把意見談出後,立即引起同學們的争議,不少人嘲諷地說:“别滋長了你驕傲自滿的壞脾氣!”我卻不以為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另外,在唱腔設計上,傳統的唱法是兩段慢闆,前一段慢闆,不論思想内容,人物情緒,都是不可缺少的。後一段慢闆,從内容到情緒,均顯得重複,具體講:其一,張飛和關羽的過去,黃忠全然知曉;其二,張苞、關興對其父的過去,也是十厘清楚的;其三,凡看古典劇的觀衆,對張飛、關羽并不陌生。是以這段慢闆唱段應該删掉,否則,非但不能起到良好的藝術效果,反顯啰嗦、拖拉,大大削弱了《祭》劇的藝術風彩。在一次閑談中,我向閻老說了對《祭》劇的上述看法。出乎意料,不但未得到賞識、贊許,反而弄巧成拙,惹得閻老大動肝火,遭到一頓嚴厲的訓斥:“先人弄的那些,你還不順眼,不如意!有本事,你自己學去,以後我再不教你了!”

鑒于當時閻老的精湛技藝和崇高威望,不由引起我心靈上的強烈震動:“失去閻老,不就等于失去自己的藝術生命嗎?!”雖然感到十分懊悔,但又覺得自己并沒有錯。藝術應該不斷發展,精益求精,達到真善美的境界,這樣,藝術的生命才充滿生機,才有更高的價值。盡管我的想法與做法沒有過錯,但是,學生總是學生,老師總是老師,從藝術道德的觀念考慮,我還要尊重師長。此後,我對閻老加倍尊重。這時社裡正在排練《庵堂認母》,每當我聽到文弱書生徐元宰感人的唱段:“茫茫人海難尋娘……鐵杆也要磨成繡花針”時,他那踏遍人海尋找母親的堅強意志,深深地感動了我。我決心親近老師,賠情道歉,反複向閻老說:自己年幼少知,望老師寬恕,并且數年如一日,始終抱着虛心誠懇的态度和迫切求藝的心情。閻老看我學藝心切,終于用一雙熱情的臂膊把我緊緊地摟在懷裡,無限感慨地說:“你真是個乖娃!”從此,填平了我們之間的鴻溝,師生關系又好起來。

學無止境。從閻老的身上,我學到了秦腔須生的傳統表演技巧,先後受教的劇目有《拆書》《殺驿》《烙碗計》《釋放》,分别為靠戲、官衣戲、道袍戲和衰派老生戲。這四折戲,使我基本掌握了秦腔須生的表演藝術要領。

閻國斌:先人弄的那些,你還不順眼?(附精彩音視訊)
閻國斌:先人弄的那些,你還不順眼?(附精彩音視訊)

王君秋&鄭蝴蝶《殺廟》片段

王君秋《我這四十多年》節選

編輯/劉軍 稽核/楊瑤 終審/何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