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不能誇孩子聰明

作者:多才怪誕心理學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四歲的孩子分為兩組,一組事先告訴他們你很聰明,另一組告訴他們,你很努力,然後再給出一系列不同難度的拼圖遊戲,讓他們自由選擇。結果發現,聰明的孩子都表現得較為保守,傾向于選擇更容易的任務,而努力的孩子則傾向于選擇更難的任務。換句話說,被誇聰明的孩子會躲避挑戰。而被誇努力的孩子會選擇挑戰,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不能誇孩子聰明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維克30年前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他提出了兩種心智模式,固定型心智和成長型心智。簡單來說,你認為自己的智力能力是固定不變的,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來改變的?如果覺得是固定不變的,就是固定型心智,反之則是成長型心智。心智模式是你看待自己,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是我們時刻帶着的一副眼鏡。你完全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卻能改變,甚至決定你看到這個世界的樣子。

為什麼不能誇孩子聰明

就像實驗中,孩子們正是因為不同的心智模式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應。誇孩子聰明,等于是告訴孩子你做得好是因為你聰明,這無形中會給孩子一種暗示。我說,表揚是因為聰明有天賦,是以要想再被表揚,就要繼續表現出聰明的樣子,那怎麼辦?當然是選擇容易的任務,再次漂亮地完成。相反,誇孩子努力,孩子會覺得你最看重的是他的努力,而不是他多有天賦。是以要想繼續得到認可,就要繼續努力,他會更願意選擇困難的任務。一個簡單的不同措辭,就能造成孩子們截然不同的後續表現。

為什麼不能誇孩子聰明

可見這幅看世界的眼鏡,往往是我們父母在不經意間給孩子選擇的。是以在表揚和批評孩子的時候,尤其要注意表揚孩子時要表揚努力,而不是表揚天賦,表揚過程,而不是表揚。結果表揚成長,而不是表揚表現。讓孩子知道你在乎的并不是他一時的表現,而是他能夠養成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的習慣,那才是真正關系到他一生成長的關鍵。而批評孩子時,第一要指出他哪裡做錯了。第二,不要放大錯誤行為,不要給孩子貼标簽。

為什麼不能誇孩子聰明

第三,要告訴他該如何改正。如果既不告訴他哪裡錯了,也不告訴他如何改正錯誤,隻是一味地說他不好,那就不叫批評,而是發洩情緒。這樣批評出來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形成固定型心智模式,缺乏自尊和自信。總結一下心智模式,決定了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無論是表揚或是批評孩子,讓他知道你看中的并不是他的天賦,而是會議室的表現,而是他的努力和成長将會讓他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