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作者:知識金字塔

又到清明節,又是清明節,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個中華文化區都在掃墓、踏青、放風筝、蕩秋千。一面緬懷逝去的先人,一面利用假期踏青遊春。那麼,你知道清明節吃什麼嗎?現為你說說。

1、青團子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青團子從前是江南地區清明節掃墓用的祭品,皮子粳糯混雜,餡心釀制粗糙。相傳青團子是用雀麥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變為碧翠色。以此用來包入豆沙或棗泥,再用蘆葉墊底入籠,蒸熟即成。明郎瑛《七修類稿》中曾記載:"古人寒食,采桐楊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團子,乃此義也。"另外還有個傳說跟大禹有關。當年大禹治水十三年過家門而不人,他用疏導之法,使三江通流入海,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為種植冬小麥創造了條件,深得蘇州人的愛戴。

2、艾粄(bǎn)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艾粄是廣東省客家地區清明時節特有的的應節小吃,屬于客家菜,“粄”為客家方言裡各類糯米、粘米糕點的通稱,如蘿蔔粄、仙人粄、艾粄是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種,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藥用保健功能。

3、暖菇包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暖菇包學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是一道由食米和幹暖菇制成美味可口的名點,屬于閩菜。初春時分生長在田野間,性溫味甘,入夏開黃白色花,早春采摘後洗淨曬幹,芳香撲鼻,有化痰止咳及強腎益筋骨的功能。

4、 馓(sǎn)子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馓子,又稱食馓、撚具、寒具、麻物子,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春秋戰國時期,寒食節禁火時食用的“寒具”即為馓子。北方馓子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為主料。馓子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幹吃香脆可口,泡過牛奶或豆漿後入口即化。比較出名的有滕州馓子、衡水馓子、濟甯馓子、徐州馓子、淮安茶馓、濟南馓子、阆中馓子以及西甯馓子。

5、子推馍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子推馍,又稱老馍馍,是山西省清明節傳統美食。類似古代武将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裡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馍”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馍”。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父母用杜梨樹枝或細麻線将各種小面花串起來,吊在窯洞頂上或挂到窗框旁邊,讓孩子們慢慢享用。風幹的面花,能儲存到第二年的清明節。

6、薄餅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薄餅起源于廈門市同安區,為同安五寶(碗仔糕,炸棗,封肉,薄餅,馬蹄酥)之一,是廣東潮州、海陸豐、福建福州、閩南地區傳統的特色名點,薄餅在過去是清明節的節日食品,每逢清明節的早上上山祭祖,祭完祖回家之後, 人們都會用薄餅作為午餐,物質生活多樣化,人們受香港祭祖風俗影響,備有“燒金豬”、“燒鴨”、“燒鵝”、“蛋糕”之類的祭品。

7、樸籽粿(guǒ)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樸籽粿是海内外潮人們幾乎無人不知的清明節必備傳統的糕點,同時,清明節做“樸籽粿”也是潮汕人民的傳統美食習俗,充分展現出潮汕僑鄉的民族風情和美食特色。清明節,遠在異鄉、海外的潮汕鄉親回鄉掃墓時都會供奉上樸籽粿,這是潮汕緬懷先人的特有方式。

8、芥菜飯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芥菜飯是浙江省溫州市的一道著名地方小吃,屬于浙菜系。該菜品飯松菜嫩,香甘爽口,别有風味。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并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瑞安縣志》說,“取芥菜煮飯食之,雲能明目,蓋取清精之義”。芥菜飯佐料有肉絲、香菇絲和蝦米等。

9、棗糕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棗糕為“滿漢全席”十大糕點之一。棗糕原是清朝宮廷禦用糕點, 曾有宮廷第一糕點之美稱, 其味香遠,入口絲甜,含有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既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還有保護肝髒、增加肌力、養顔防衰之功效。

10、清明飯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清明飯是用五色米做成的特色糯米飯,是壯族的特色美食,由五種顔色構成。五色飯專門用來在三月三、清明節這段日子食用的,就像端午節吃粽子一樣,它也是一個節日的象征.它的味道和糯米沒有多少差别,但是由於它的意義不同,是以吃起來時感覺也當然會不一樣。當然清明節時制作五色米,部分用於祭供,部分用家族清明飯,表示吉利。

11、大蔥和蛋餅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清明節,青島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此外,舊時青島地區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白面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

12、雞蛋

「知識金字塔」12種清明節傳統食物,你吃過幾種傳統美食?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緻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畫的五顔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

結語:除了以上南北方比較常見的清明節傳統食物,你還知道哪些少見卻又是清明節的習俗美食呢?歡迎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