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這些爛理由選擇棄牌的人中有沒有你?

為一些爛理由而下注的行為很常見,為一些爛理由而棄牌的舉動其實也不少,下面這些就是其中較為常見的幾種。

為這些爛理由選擇棄牌的人中有沒有你?

畏懼對手的操作

有人可能會感覺被某位對手的技術碾壓了,特别是被對手某種比較兇的操作給吓到時就會對她/他避之不及。

以我自己為例,當我在轉牌超池下注時,我打出的棄牌率通常會比理論上所描述的高。這是因為許多玩家會對那種相當于底池1.5倍的下注反應過度,站在數學的角度來說,這其實跟面對一個相當于底池2/3的下注差不太多,不過乍一看給人的感覺卻很不同。

打個比方,底池100,對手下注66,數量相當于底池的66%,這時候你的赢率隻要到約28%,就可以選跟注;若對手下注150,你的赢率隻要到約37%就可以跟注。

兩個赢率之間相差9%是不少,但你的大腦卻可能會放大碰上超池下注的恐懼而影響你的判斷,你也可能會因為害怕對手的技術而做出不智之舉。

在這種恐懼時刻,特别是翻牌都是小牌而轉牌突然發出了一張像K之類的驚悚牌時,你可能就會不自覺地放棄範圍裡的大部分對子,倘若你真會這麼做,這意味着你範圍裡80-90%的牌型都會被棄掉,而這種做法的漏洞太大,太容易被剝削了!

當碰上打得兇的對手做出些很激進的動作時,我們往往會下意識想要避開這個人,心裡可能會不太敢跟他交手,但有一點大家應該清楚:我們在選擇跟注一次下注時,牌力永遠不需要超過50%的赢率,即便底池基本是空的也一樣,面對一個相當于底池大小的下注,你的赢率隻要到33%就夠了,而面對半個底池的下注,赢率隻要到25%就可以了。

是以下次不要再因為恐懼和害怕對手的操作而枉顧該有的邏輯思考了。

為這些爛理由選擇棄牌的人中有沒有你?

正經曆下風期

手氣不好的時候就會總感覺随時都可能碰上不好的事兒,由于發生“一連串”被河殺或小三條撞上大三條,或小葫蘆碰上大葫蘆之類的事,我們心裡不由自主就會繃着一根弦,時時刻刻感覺危險正在伏擊自己,每次拿到強牌都打得戰戰兢兢,每次對手下注都感覺自己已經落後...

在經曆下風期時,很多人都會被所謂“一連串”的厄運所蒙蔽因而不敢在拿到強牌時像往常一樣為打出最大價值而下注,反倒會為了避免擴大損失而下小注讓對手可以便宜反超自己的牌力,或者在面對正确賠率時本該選擇用聽牌跟注,卻因為感覺自己經曆下風期運氣“不好”而輕易放棄手裡的強聽牌...

可這個根本不該是我們選擇棄牌的理由,如果因為經曆下風期就輕易放棄本應可以留住的價值,結果隻會惡性循環。

是以大家在做選擇時不要再抱着這種心理,在做決定時還是應該像往常一樣用客觀理性的思維去分析目前的情況并作出最優決定,别以結果為導向而影響了自己的判斷。

為這些爛理由選擇棄牌的人中有沒有你?

為減少波動

有些人對減少波動有執念,在各選項的EV非常接近的情況中避免大的波動可以了解,但許多人往往是在那種下注明顯比棄牌要合理很多的時候選擇了棄牌,理由就是減少波動...

如果你一直這麼幹,為了降低短期的波動而打得畏首畏尾,這種棄牌隻會讓你的下風期持續更久,因為在你本該下注的情況中,你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為避免波動選擇棄牌,長此以往你的盈率就會下降。

為“尊重”對手

其實我不太了解這是什麼意思,但我卻老是聽到這種說法。

撲克并不是一種互敬互愛的遊戲,這個遊戲裡存在着各種詐唬、半詐唬或搶奪權益的做法,而這些手段是遊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你是那種會說出“我相信你有K,我尊重你的下注,我棄牌了”、或是“我猜你真的有牌”這種話的人...好吧,我希望我下次在牌桌能遇上你。

其實上桌打牌的人誰不是沖着赢錢來的?既然想赢錢,誰會為了情面而不對别人詐唬?很多人在牌桌上甚至對自己好朋友都是能下得去手的(這也是最基本的遊戲精神,畢竟你對一個人留情面,那就是對其他人的不公平),詐唬起來絕不含糊,是以千萬不要因為誰長得一臉正氣或非常和善,就輕易相信他打出的3倍底池的下注是一定代表強牌進而決定棄牌。

我們在考慮棄牌時,應該先想想對手範圍裡會有的所有詐唬牌,然後通過他的打法類型來判斷他拿着其中一種牌型時詐唬的機率有多高,最後再依據這樣分析得出的結果看看自己需要多少赢率才可以跟注對手的下注。

結論

在低級别遊戲中,一些常客玩家的棄牌率遠比正常範圍要高得多,尤其是在碰上那些打得極其兇的對手時,但你應該知道,多數時候,對手更有可能是沒牌而不是有牌,是以如果你會因為上述那些理由而選擇棄牌,那你輸給“沒牌”的情況會更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