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作者:快刀财經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去往極樂世界的最後一片淨土,也需要不菲的入場券。

作者:朱末

來源:快刀财經(ID:kuaidaocaijing)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又是一年清明到。

每到這個時節,就是殡葬行業最受關注之時。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脫不了的宿命,入土為安是對逝者最重要的事,但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卻超乎想象。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且老齡化不斷加深的國家,加之儒家孝文化的長久影響,雖然土葬早已被禁止,但時至今日,“厚葬”的觀念依舊深入人心。

有需求就有市場。雖然鮮少被提及,但事實上,從2003年開始,殡葬業就數度進入“中國十大暴利行業”,不僅規模龐大,甚至還有多家公司毛利率超過80%,和茅台相差無幾。

作為安置身後事的墓地,近幾年漲幅不僅跑赢房價,熱門地塊更是一墓難求。截至2021年清明節前,北京墓地的均價在6-7萬元/塊,每塊墓地占地約0.8平方米;上海的價格更為驚人,均價8-9萬元/塊,每塊占地僅0.3-0.6平方米,寸土寸金。

普通墓地的價格尚且如此,“風水上佳”的高端墓地,售價堪稱大開眼界。以去年3月底上海松鶴園開售的新墓區為例,面積0.44平方米的雙穴墓,售價23.18萬元;0.64平方米的三穴墓售價32.78萬元,換算成每平方米的價格,達到了50萬元,遠高于上海市中心的房價。

這還不算,各地的豪華“天價墓”屢見不鮮。如廈門安樂永久墓園售價800萬;太湖西洞庭山島豪華墓售價300萬元;重慶華夏陵園售價188萬元。

有網友表示:“生前的錢交給房地産開發商,死後交給墳地産開發商,這輩子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幸好人隻用死一次,多死幾次,到陰間還得接着還債,永無解脫之日”。

這樣無可奈何的感歎,足以代表普羅大衆的心聲。

01

暴利“墳地産”,碾壓上市公司

沒房,可以租;沒墓,頂不住。

同樣是土地生意,墓地陵園又被稱為“地下房地産”。目前的墓地分為兩種性質:公益性公墓和經營性公墓兩種。公益性公墓是為農村村民提供遺體或骨灰安葬服務的公共墓地,而經營性公墓則是為城鎮居民提供骨灰或遺體安葬實行有償服務的公共墓地。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由于公益性公墓限定了購買範圍,是以,盡管農村有大片山林土地,也不能賣給城裡人用,是以,實行市場化定價原則的經營性公墓,才是絕大多數人的歸宿。

事實上,墓地生意的門檻并不低。首先需要跨過心理防線,其次,殡葬土地使用的任何申請,都要經曆一連串的審批程式,還要有動辄上億投資的實力,才能獲得相關資格。

土地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供應有限,但需求卻是在不斷上升的。據中國老齡委預測,未來大陸老齡化人口将以3.28%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長,最終在2050年左右達到峰值4.3億,占全國總人口的35%。另據中國殡葬協會官網資料顯示,中國每年死亡人口接近1000萬,以每年7%的速度遞增。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供需端的失衡,墓地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在北京八達嶺陵園官網上,傳統墓地價格最低為8.8萬元,最高達到60元;在上海至尊墓地,最低報價11萬元,其餘墓區價格“上不封頂”,價格最高的墓地按面積銷售,每平方米單價20萬元。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圖/北京八達嶺陵園官網

并且,墓地每年會漲價2至3次,每次漲幅約為20%,讓本不富裕的錢袋子,更加雪上加霜。且墓地也有公攤面積,也就是說,哪怕一個墓穴的出售面積為3平米,其實際使用面積也不會超過1平米。

還有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墓地費用并不是最終花費,購買墓地不等于擁有墓地的所有權,僅屬于租賃關系,滿20年就得續費一次,費用約為墓地價格的5%。

這種一次買斷,終身繳費的商業模式,讓殡葬行業有了驚人的利潤率。以“殡葬第一股”福壽園來說,2013年12月登陸港交所時,營業收入為6.12億元,淨利潤為1.67億元;到2020年,福壽園營收已躍升至18.9億元,而在總收入中,又有15.8億元來自墓園服務,占收入比重83.5%。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這個收入水準是什麼概念?據Wind資料顯示,2019年A股隻有96家公司毛利超80%,其餘4000多家皆有不及。

對比房地産界的龍頭老大,2020年萬科集團房地産及相關業務的毛利率為22.6%,碧桂園為21.8%,妥妥的碾壓之勢。

誰能料到,身後想要尋覓一處靜地安息,想要體體面面地送走自己,成本比當一個房奴,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剛需品的價格一旦走高,焦慮情緒便會随之而來,繼而走向徹底失控。

02

墓地生意背後,亂象層出不窮

當入土為安的傳統習俗,變成财源滾滾的生意,現實總能比小說更荒誕。

打着緩解壓力的幌子,去年清明節前夕,昆明某陵園和當地銀行聯手,共同推出“墓地按揭貸”,最高可貸20萬元,貸款期限可達10年。最終,因為觸及社會公序良俗的底線而被叫停。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還有啼笑皆非的“買墓地返利”活動,比如買8萬元-10萬元的墓地,可以返3000元現金抵用券,用于購買喪葬用品,說來說去,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這不過是亂象的冰山一角,墓園管理和銷售管理的違規現象,在近來年更是愈演愈烈。首當其沖的,就是原本應為本地村民提供的公益性公墓,非法對外出售。

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多家村級公益性公墓被叫賣,有的甚至持續10年之久;鎮江句容經濟開發區南鄉村,占地數百畝的某公墓,不僅超範圍銷售,還公然超面積建設,打出各種豪華墓、家族墓;江蘇海門悅來鎮友愛村71戶村民的17畝農地,則被以租代征,建成了不合法的陵園,性質極其惡劣。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新華日報報道

還有以“荒山改梯田,打造經濟園”為名,卻暗度陳倉修墓地的擦邊球做法。據新京報報道,在河南省林州市,就有一家農業生态園,将流轉來的土地,按平方米計價,劃片區銷售,碑墳成排。

雖然在銷售墓穴,但在該生态園的宣傳介紹上,卻赫然寫着“布局經濟林為主,帶動經濟,美化荒山”等字樣,絲毫沒有任何關于公墓建設、銷售審批的資訊。諷刺的是,該生态園還因被評為扶貧基地,獲得過市級财政投資。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圖/新京報

對于是否可能被取締的擔憂,銷售人員毫不避諱地稱,賣出去的越多,民政部門的工作難度越大,即使要動,也得想辦法給妥善安置,否則這麼多墓,賠也賠不起。

不妨來算筆背後的賬,一般每畝山地成本20萬元左右,可修建至少350個标準墓位,按照每個墓位銷售價1萬元計算,每畝銷售額可達350萬元。

而且,公墓是免收營業稅的,墓穴石料的錢和土地成本按每畝50萬元計算,除去人力成本,墓地經營者的利潤超過600% 。

即使是手續合法的墓地,為了銷售“便利”,也并不嚴格要求攜帶死亡證明才能購買墓地。這就導緻市場上興起了“墓販子”的職業,專門在全國各地囤積大量的墓地資源,再高價出售給需要購買墓地的人。

墓販子在搶占墓地資源的同時,也炒高了價格。2016年,蘇州墓地最高售價一度到每平米12萬元,相當于住房均價的5.7倍,仍然供不應求,為遏制不正之風,蘇州成為全國第一個推出墓地“限購”的城市,非本地戶籍不得購買。

馬克思有一句名言:“有50%的利潤,他就敢铤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就像哈利波特裡的“厄裡斯魔鏡”,小小一塊墓地,竟然照盡了世間百态。

03

逝者有所安,為何變成大難題

讓人心寒的是,不隻是墓地存在暴利,整條産銷鍊的每個環節,皆是如此。

2021年2月,曾有一個話題登上知乎熱搜,“如何看待父親死後兒子用鞋盒裝骨灰,殡儀館人員怼其‘不要臉’”,本是想得到輿論的支援,卻反被吐槽骨灰盒漫天要價。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從最初的置辦壽衣、骨灰盒、墓地,到告别逝者的整套儀式,再到逝後的祭掃活動,這中間需要購買的東西少則十幾,多則上百樣,如流水一樣花出去的錢,遠遠超過了生命本身所能承受之重。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匪夷所思”的衍生服務。比如某機構推出的“生命晶石”,逝者家屬隻需提供100g骨灰,就可以再加工制作成鑽石,收費在7000-17000元不等。

如果這樣還不能滿足睹物思人的情緒,還可以選擇真人3D列印,支援局部和全身列印,費用因尺寸而異,最貴的1:1人像,收費達到17萬元。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若是因為不可抗力無法到場,還能登陸“雲祭祀網站”,隻需上傳照片給親人建立一個紀念館,付費即可選擇編号(靓号)。祭祀品種小到鮮花、盆栽,大到神舟七号、總統飛機,明碼标價,應有盡有,出錢多少,全看孝心大小。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發展到現在,殡葬行業的業務,不僅涉及到死後,還擴大到了生前。上面提到的福壽園,早在2015年就正式開展“生前契約”業務,當事人可以生前就自己或親人逝世後如何開展殡葬禮儀服務,提前與公司訂立合約,免去後續因漲價而負擔不起的煩惱。

為了解決墓地亂象,政府層面并沒有少出力。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就首次把基本殡葬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清單,為加快農村公益性安葬(放)設施規劃建設,全國有近三分之一的省份加大了安葬設施建設。

2018年9月7日,民政部公布《殡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新政明确将對經營性公墓的墓位用地費和維護管理費實行政府指導價。

近年來,“生态殡葬”的改革也正在推進,比如樹葬、草坪葬、花壇葬等。多地都推出了惠民殡葬補貼。

例如,重慶規定,選擇節地生态安葬的,每位可享受安葬補貼3000元;天津則對參加節地生态安葬的承辦人給予每具骨灰1000元的獎勵,對火化後直接選擇節地生态安葬的承辦人再補貼每具骨灰1420元基本殡葬服務費用。

但由于生态墓地多數是不保留骨灰的,是以在墓地市場,盡管生态墓地價格較低,卻是叫好不叫座,甚至有很多人甯願将遺體寄存在殡儀館,也不會考慮生态葬的方案。

電影《瘋狂的賽車裡》,徐峥飾演的墓地商人巧舌如簧地推銷着:“我們這裡是高檔社群,上風上水,地下CBD,人生後花園……沒有錢的話,可以考慮請到廟裡供養。”

1平米售價50萬,利潤打敗九成上市公司:能漲赢房價的,隻有墓地

連去往極樂世界的最後一片淨土,也需要不菲的入場券時,死亡不是解脫的終點,反倒成了負擔的起點。

當這樣的黑色幽默真切照進現實,卻無人能夠再笑得出來。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參考資料:

1.風雲地産界《“暴利”殡葬業:墓地均價是房價4倍,利潤打敗9成上市公司》

2.重案組37号《墓地暴利背後:農業生态園變身“公墓”,公益墓地藏百萬豪華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