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作者:文乎

1940年9月7日,延安寶塔山下的窯洞裡,舉行了一場引人圍觀的婚禮。

新郎張學思,一位從“大帥府”裡走出來的公子。 他是奉系軍閥張作霖的第四子,也就是張學良的四弟。

新娘謝雪萍,則是雇農出身,原是一名紡織女工。 來到延安女子大學就讀,與之相識。

張作霖的兒子來到了延安紅色革命根據地,迎娶了與其身份懸殊的姑娘。

這一段塵封在艱難時世裡的往事,再次回首,依然具有曆史的溫度和傳奇的色彩。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大帥府邸走出來的唯一一名共産黨員

張作霖和張學良的知名度,蓋過了大帥府邸的其他人,鮮有人知,張學思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他走出了一條與兄弟姐妹完全不同的革命道路——成為了張氏帥府中唯一的共産黨員。

張學思,字述卿,又名張昉。 1916年1月6日,張學思降生在奉天古城的大帥府。

張作霖一生共娶6位女人,生下8男6女。 張學思是張作霖的四夫人許澍旸所生。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許澍旸,原籍河北的宛平縣,是一個打鐵匠的女兒。

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母親帶着她一起闖關東。來到了奉天法庫縣的一個鄉村裡安頓下來,靠給富人縫補漿洗為生。

雖出生在窮窩窩裡,許澍旸卻長得十分标緻、美麗。

一天清晨,她到村邊井台打水,碰上了騎馬挎刀的張作霖。

他一眼就被這個姑娘迷住了。 随後不久,媒人就上了門,許家姑娘被擡進了張家。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作霖

封建軍閥的張氏家族,裡面有很多壞習慣,張學思的母親對大帥府裡的好多事情都是非常反感的。

母親常給他說:“你從小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不知道窮人過得什麼日子啊! ”

母親教導他:你别看這麼大個家,這麼多産業,那都不是你的。一定要自立,不要靠張家的勢力吃飯! 要有志氣,将來自己去創造。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學思

張學思12歲那年,大帥府發生了一件天大的慘案——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

長子張學良成為大帥府新掌門人,在吊唁期間,他沉痛地問三位弟弟:“父帥遇害,你們有什麼打算? ”

二弟張學銘嘶啞着嗓子喊:“我要是你,就把沈陽的小日本鬼子統統殺了! ”

三弟張學曾聲淚俱下:“可惜我是個文弱書生,隻有把書念好,以慰父帥在天之靈! ”

四弟張學思回答:“父仇要報,國仇也要報,要報仇先要自強!

張學良拍着張學思的肩膀歎道:“小小年紀,竟能如此慮事,難得啊!”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作霖的八個兒子,右數第四位張學思

1931年2月,15歲的張學思,毅然走出大帥府。孤身來到北平,進入著名的彙文中學就讀。 他在這裡,不彰顯身份,不苟言笑,不濫交往,粗茶淡飯,專心讀書。

“九·一八”的炮聲,喚醒了炎黃子孫的民族救亡意識,和抗日的怒潮。

張學思參加了“學運”活動,燃燒起向往民主自由、求索真理的熱情火焰。

并決心沖出樊籠,走一條同父親相反的路。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沈陽張氏帥府

1933年4月,年僅17歲的張學思,走出大帥府,加入了共産黨。這一走再未踏進過家門。

受黨的指派,他到廊坊進入東北軍六十七軍,從事“兵運”工作,以望将來拉出一支抗日武裝。

5月底,廊坊兵運失敗,一些同志被捕或失散,張學思一時失掉了組織關系。

1934年7月,張學思在大哥張學良的推薦下,進入中央軍校十期第二總隊學習。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學良

1936年12月12日淩晨,西安臨潼骊山的上空,響起了一陣嘭嘭嘭……的槍響,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了!

事變當夜,有幾條黑影竄到中央軍校宿舍,來到張學思床鋪前。被驚擾到的他,未等弄清怎麼回事,嘴巴已被堵上,手臂被反綁了起來。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學思被軍校當局扣押,并連夜解往南京。

張學思被押往南京之後,關在幾間寬敞的密室中,吃喝拉撒睡都在裡面。既不審訊也不見人。

半月之後,12月26日,禁閉室的門突然被打開,政訓處長出現在門口。他宣布:張學思無事了。

原來,這一天,西安事變已經和平解決,他恢複自由。繼續在中央軍校學習。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婉拒和母親一起出國,而後去了延安

1937年1月,張學思從中央軍校畢業。

當時,國民黨一些要員想拉攏他。做媒攀親、授以要職,想要拿他做王牌。這些名利場的事都被他一一拒絕了。

1937年7月抗日戰争開始了,張學思第二次入黨,由東北抗日救亡總會黨團書記劉瀾波上司。

1938年4月,張學思接到母親從香港發來的電報。希望母子能見上一面,她不久将動身前往美國大女兒家裡。

張學思有一母同胞的三個兄弟姊妹,一個哥哥、兩個姐姐,他們分别在英國、美國和香港。

張學思的母親和三姐一家僑居在淺水灣。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作霖的六個女兒

見到母親後,全家都設法規勸他一同去美國。

三姐說:“四弟,你再仔細想一想 ………… 憑你的聰明學識,憑你那呱呱叫的外語,到高等學府深造。将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材,不比留在國内擔驚受怕強一百倍嗎? ”

三姐夫也說:“現在正處戰亂之際,到處都混亂不堪,搞不好,小命丢了,還不知怎麼丢的。 你現在到那兒留學,學好了本領,将來回國貢獻力量不更有用嗎? ”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氏帥府内景

尤其是母親,她老人家握着小兒子的手,苦口婆心地說:“這一走,我們母子何時才能見上一面? 你在這裡,我是整天都不安心的,能不能遵從母親的心願呢? ”

張學思聽完母親的話,心中五味雜陳,但他堅定地回答:“軍人的職責是立志保國保民。 國家正處在生死存亡之際…… 我更不能離開祖國的土地……。 母親,恕兒不孝! ”

張學思說服了母親,由母親送他飛往武漢。

看着在機窗外伶伶而立的老母親,張學思眼眶紅了。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來到延安與毛澤東一次親切幽默的談話

1938年10月中旬,張學思由武漢經西安,輾轉到達了盼望已久的革命聖地延安。改名為張昉,意為初升的太陽。

12月初的一個下午,在楊家嶺,張學思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

那是延安少有的一個好天氣,剛剛進入馬列學院二班學習的張學思,懷着激動的心情,來到毛澤東的住處。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毛澤東親切地讓他坐下,問道: “你就是張學良的弟弟吧?今年多大了?”

張學思回答: “我是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現在叫張昉,今年22歲了。”

毛澤東笑道:“還是個娃娃嘛!你感覺怎麼樣啊?能過得了這裡的生活難關嗎?”

張學思有點難為情了,說: “主席,您可别把我當成小孩子!”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哈哈哈!”毛澤東爽朗地大笑起來,說:“你是個少爺公子出身,過去的生活條件那樣好,初到延安,我擔心你過不慣苦日子呦!”

張學思爽快地回答: “主席,我能受得了。好多同志都是這樣過來的,過得很愉快。他們能行,我也能行!我要革命,要抗日!延安是最好的大學。”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在延安,張學思和其他人一樣吃小米、鹹菜,住窯洞。

一次,東北老鄉劉瀾波等人籌備一個東北救亡總會通訊處。由于缺少經費,房子蓋不起來。張學思知道後說:“這個錢,由我來出。”

劉瀾波感到意外:“你哪裡有錢?”

原來張學思在香港時,母親給了他一筆錢,存在邊區銀行。張學思撥出了一部分錢,給東北救亡總會通訊處建了七間房。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學思對美麗的延安女大學生謝雪萍一見鐘情

1939年9月,剛剛23歲的張學思從馬列學院畢業。風華正茂的他,被任命為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直屬二隊隊長。

1940年春的一天,延安女子大學在延安大禮堂舉行報告會。吸引了周圍馬列學院、抗大、中央黨校、魯藝等許多外校學員。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成千上百的青年人到了一起,大禮堂分外熱鬧起來。

戰友找戰友,朋友找朋友,東一堆西一夥,歡笑聲、聊天聲、嬉鬧聲像開了鍋似的響成一片。

來自抗大的張學思,坐在第三排的長條闆凳上。報告還沒開始,他正翻看一張《新華日報》。

張學思看到和自己同坐一條長闆凳的,是一位梳長辮子的姑娘。她正聚精會神地看着一本畫報,喧嘩熱鬧的環境似乎和她毫無關系。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姑娘恬靜、端莊的姿态吸引了張學思:輕柔的微笑;一雙秀美的眼睛;嘴唇輕輕地抿着;長長的麻花辮搭在胸前;顯得又妩媚又青春。

張學思主動搭話:“看得這麼認真啊!這份畫報從哪兒借的?”

“同學那裡借的。”姑娘的目光并沒離開畫報。

“聽口音,你好像不是北方人?”

“我是廣東人。”

“嗬,一個女孩子跑這麼遠,不簡單!”

“抗日還分什麼遠近呢!”她扭過頭,禮貌性地向張學思微微一笑。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延安大禮堂

這堂課,張學思走神了,不時把癡癡的目光投向那廣東姑娘。可姑娘倒聽得十分認真,筆尖在粗糙的馬蘭紙本子上急速地寫着。

這以後,姑娘的身影就藏在了張學思的心頭,無法抹去。

早年張學思作為張大帥的“四公子”,在北平、南京讀書時,有多少達官貴人、名媛淑女想攀親附貴,但都激不起他的感情。

唯獨在延安遇見了謝雪萍,讓他怦然心動。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不久,女大終于又有報告會。他早早地就到了會場,又坐到原來的位置上。希望還能看到那個姑娘,心裡一直在盼望,眼睛一直在張望。

原是張學思太癡心,以為姑娘還會坐在原來的位置上。而姑娘或許坐到了别處去,這一次,不得而見。

第三次,他還是坐在第三排那條長闆凳上。一直到散會,姑娘的身影也沒有出現。

這時,一位延安女大的學生向他走來,是他的一位同鄉——顧紅。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看到顧紅,張學思的心裡一下子亮堂了:顧大姐不是在女大嗎?她一定認識那位姑娘。

“張昉 ,有時日沒見了,到我那裡去坐會兒?”顧大姐坐在張學思身邊,和他唠起嗑來。

聊上幾句,張學思就開始轉彎抹角,向她打聽起那位廣東姑娘。

“哦,你問的那位姑娘啊!她叫謝雪萍。我們是同班同學。”

張學思還想對謝雪萍多了解一些,熱情的顧大姐零零星星地向他介紹了謝雪萍的身世。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謝雪萍四姊妹四個姓,因為家貧和家庭變故

謝雪萍,1920年出生在廣東一戶雇農之家。謝雪萍的父親姓李,一家人住在梧州市郊龍平村瓜地嶺。

謝雪萍的母親黎亞清生了四個女兒。大姐姓李;二姐姓陳;她是老三,姓謝;老四姓石。四個姊妹四個姓,就是因為家窮。

她們的父親早年溺水去世。母親無力養活幾個女兒,大姐因為長大了,可以幹活,就留在了家裡。二姐就給人了,跟人家姓陳。

黎亞清帶着三女兒嫁到梧州三雲村一個燒鍋的人家為填房。這家人姓石,她在那生了個女兒,就姓石。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謝雪萍

妹妹出生後,謝雪萍就沒辦法再跟着母親了。

在她七八歲的時候,母親在征得謝雪萍同意的情況下,送她去了表姨家。

表姨的丈夫姓謝,就是謝雪萍現在的姓氏。

謝雪萍十四歲的時候,辍學到廣州去找工作。

謝雪萍的一個堂姐在廣州讀書,認得紡織廠的人,就讓她去了紡織廠缫絲。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當時,工廠旁邊就是仲恺農工學校,晚上開勞工夜校,謝雪萍下班後就去那兒聽課。

1938年秋,她從夜校得到一個消息: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招生,經八路軍駐廣州辦事處介紹就可以去。

1938年9月,堂姐和堂姐的男友帶着謝雪萍一塊,到廣州八路軍辦事處找伍雲甫,報名延安軍政大學。

就這樣,9月18号,他們來到了延安。

1939年6月,謝雪萍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加入共産黨。延安女子大學成立後,她便轉入女大學習。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學思請求顧大姐當紅娘

謝雪萍的坎坷身世與張學思的出生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聽到她的身世,張學思更增加了對她的愛慕與同情,覺得這正是自己需要的伴侶。

張學思鼓足勇氣說出了心裡話:“顧大姐,我想請你……當個紅娘!”

“誰呀?”顧大姐驚訝地問,但轉瞬間就明白了。“好好,我一定想法兒給你們介紹介紹!”她爽快地點點頭。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顧大姐受了張學思的委托,就把這事一直放在心裡。

星期天到了,她找到了謝雪萍,說:“小廣東,走啊,去新市場逛逛。”

所謂新市場,其實不過是一個僅有七八米寬的小胡同而已。在延安城南,寶塔山的下面。

“正好,我想去買兩個本子呢。”謝雪萍就跟着顧紅走了。

女大在清涼山的山坡上,底下是延水河。兩人說說笑笑,在延河邊向前走着。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延河

從河對岸寶塔山的轉彎處,一個人騎着一匹雪白的馬四蹄翻飛疾馳而來。

顧大姐眼尖,她揚起手來大聲喊:“張昉,到這邊來!”

騎馬的人很快就來到了她們面前。下了馬,張學思問到:“顧大姐,你們是去新市場呀?”

“是呀!張隊長。來來來,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

顧大姐樂呵呵地說:“這位是抗大東北幹部隊隊長,他叫張昉,我的同鄉。這位是女大三班的同學,叫謝雪萍。”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這不是愛看畫報的姑娘嗎?”張學思笑容滿面地說。

謝雪萍用指尖繞着辮梢,眸子裡掠過一絲驚訝,她覺得他似乎有些眼熟,一時又想不起在哪兒見過。

“哦!對了,在女大聽課的時候!”謝雪萍也想起來了。

顧大姐話裡有音地笑着說:“太好了,原來你們已經見過面啊!一位是我的同鄉,一位是我的同學,咱們都是老朋友了嘛!”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大姐,好長時間沒見了,到我那兒坐坐去。”張學思熱情地邀請道。

“行啊,走,到他那窯洞去看看。”顧大姐對謝雪萍說。

“大姐你自己去吧,我還得去新市場買本子呢。”謝雪萍說道。

張學思趕緊說:“不用去買了,我那兒有好多本子呢!”

顧大姐連拉帶拽,硬是把謝雪萍哄上了寶塔山。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夕陽西下、晚霞滿天的時候,顧大姐和謝雪萍下了山,謝雪萍手裡拿着兩個本子。

她後來才知道,這本子是張學思臨時從别人手裡要來的。

她這次和張學思的“偶然”相會,也是顧大姐一手安排的。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學思與謝雪萍喜結良緣

那時大家住在山上,吃飯是在山下。

山下是總務處的房子,旁邊就是食堂。大家拿大缸子裝了飯、裝了菜就圍在一塊空地那兒吃。

不久的一天中午,謝雪萍下山吃飯,就看見了張學思在總務處門口站着。

“哎!謝雪萍,你幹嘛去呢?”她說:“幹嗎?吃飯啊!”

他說:“别别,咱們到外面吃去吧!”謝雪萍想:“行啊,到外面吃就到外面吃吧。”

從那以後,一到禮拜天,張學思就跑到女大找她。兩人去延河邊散步、出去吃飯。

這麼一來二去,謝雪萍對這個斯斯文文的軍人也有了點意思。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剛開始的時候,謝雪萍不知道他的身世。後來人家問她:“你知道你那朋友是什麼人嗎?”

她說:“張昉,他不就是東幹隊的隊長嗎?”

那人說:“人家是東北王張作霖的四公子,張學良的弟弟。”

謝雪萍就去問張學思,他帶她到窯洞面前的山坡上。一五一十地,把自己來延安之前的身世經曆都告訴了她。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謝雪萍不是東北人,也不知道張作霖是怎麼回事。她想:“我可不管他以前是什麼身份。我覺得他人可以就行了。”

張學思對旁人說:“我們共産黨人的戀愛婚姻應當志同道合,互相補充。她有的,正是我所缺的!謝雪萍是女工出身,比什麼千金小姐都好,合我的理想,有這樣的伴侶我感到非常滿意!”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1940年9月7号,張學思和謝雪萍在寶塔山的窯洞裡,與東幹隊另外幾對新郎新娘一道,舉行了一個别開生面的集體婚禮。

全隊開了文藝晚會,祝賀新人們美滿姻緣。

張雪思的一個戰友開玩笑地對謝雪萍說:“小謝呀!你是他的第一個女朋友,也是最後一個女朋友。”

張學思和謝雪萍能走到一起,表面上是一見鐘情的緣分。實質是張學思對自己過去家庭的決裂。更有馬克思主義的純潔、真摯的情懷。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婚後一星期,夫妻奔赴敵後抗日戰場

婚後一星期,9月14日,張學思攜妻子謝雪萍,向肅穆的寶塔山告别。帶領東幹隊奔赴華北敵後抗日戰場。

臨行前,張學思對妻子說:“你可不要因為是我的夫妻,在這次行軍中搞特殊。要帶頭吃苦,還要随時準備犧牲。”

謝雪萍說:“如果怕死怕苦,我也不來延安參加革命了。”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第一天計劃行軍60裡,謝雪萍走了十幾裡,就覺得這腿沉得不得了。

人家都說,頭三天是非常困難的,你頭三天能走出來,第四天開始,這就慢慢能走了。

後來行程增加到七八十裡,也不覺得累了,就這麼走到晉察冀。

1940年12月,到了冀中呂正操司令員那裡。

1941年1月,張學思擔任了冀中軍區參謀處長。從此,夫妻倆在華北抗日鬥争最艱苦、最殘酷的冀中平原,經受了戰火鍛煉和生死考驗。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戰争讓他們失去兩個女兒

1941年秋,謝雪萍的第一個孩子就是在敵人追趕、他們跑的情況下生的。張學思給女兒起名為張德華。

不久,敵人開始瘋狂地大掃蕩,部隊天天轉移,夜夜行軍。

有時一個晚上要換兩三個地方宿營,根本沒精力照料女兒。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更為重要的是部隊常常要在敵人炮樓、據點的縫隙之間穿過。

人不許出聲,槍械不許相碰,馬蹄要包上破布或稻草。

孩子要是萬一哭出聲來,就會暴露整個部隊的行動。

商量再三,他們決定把女兒委托給根據地一家姓張的老鄉代養。

當時沒有什麼東西給人家,就是說好了,過一段時間再來看看。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曆經一年多艱苦卓絕的轉戰,敵人的大掃蕩被徹底粉碎,軍區部隊又回到了原駐地。

時值1942年初秋,冀中平原上的青紗帳,搖曳着海洋般的喧響。

“走,走,看女兒去!”部隊剛安頓下來,正在埋鍋做飯,謝雪萍就催着丈夫張學思。

夫妻倆騎上馬,飛一般朝十多裡以外的一個村落趕去。

想到女兒已經一歲多了,不知長得有多可愛,是不是已經蹒跚學步了。謝雪萍的心興奮得怦怦直跳。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村子已經遙遙可見了,張學思馬快,最先沖進村子裡。

謝雪萍剛進村口,就見張學思突然掉轉馬頭,攔住妻子說:“走吧走吧,别看了!”

他緊握拳頭,五官痛苦得扭曲了,眼睛充滿血絲,聲音顫抖着。

謝雪萍不顧一切,拍馬沖過去。

村子北頭那幾十間民房已經成了黑壓壓的廢墟,滿地瓦礫,杳無人迹。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日寇“鐵壁合圍”大掃蕩,村村燒光、殺光、搶光,整個村都沒有了,孩子也沒了。

一聲長長的哀嚎,從謝雪萍的心底發出,淚水和雨水淋漓在臉龐。

張學思連忙拍馬上前,扶住差點要從馬上掉下來的妻子,他的嘴唇咬出了血來。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1943年秋,他們的第二個女兒又降生在日軍殘酷的大掃蕩之中。

張學思給她起名叫“啟明”,說天快亮了,困難的日子要過去了。

一天,張學思離家三個月後,興沖沖回到根據地的家。一進門,家裡沒有孩子的歡笑。

“孩子呢?”他驚問。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謝雪萍滿臉淚痕,告訴丈夫,半個月前,女兒患急性肺炎,在日軍殘酷的大掃蕩中,得不到及時醫治夭亡。

戰争接連奪走他們兩個孩子的生命。

他愧疚地問妻子:“兩個女兒我都沒有保護好,跟了我這樣的丈夫,你不後悔嗎?”

謝雪萍搖搖頭,堅決地說:“你為保護千萬人的生命而戰鬥,我不會後悔!”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1944年,張學思被調任平西擔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老紅軍出身的劉道生司令員,第一次見着他,說到:

“我看你是自找苦吃呀!從香港跑到延安,從延安跑到冀中,又從冀中跑到這個最窮的地方。哪裡差,你就跑哪裡!”

張學思說:“這倒很合我的心意。”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周總理稱贊張學思是一名海軍将才,39歲授海軍少将

歲月流逝,永不停歇。張學思曆經了鏖戰晉察冀的抗日和解放戰争,終于迎來了新中國成立。

周恩來總理把籌建大連海軍學校的艱巨任務交給了33歲的張學思。

他殚精竭慮,從籌備到正式開學,僅用8個月的時間。

在這期間,他七次路過沈陽,其中有五次在沈陽停留過。卻沒有顧得上回家看看,剛剛生産的妻子和孩子。在這期間,他七次路過沈陽,其中有五次在沈陽停留過。卻沒有顧得上回家看看,剛剛生産的妻子和孩子。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同志們和他開玩笑說:當年大禹治水,也隻是三過家門而不入,你現在七過家門而不入,超過大禹一倍還多啊!

1949年10月1日國慶節,張學思率海軍隊伍參加了國慶大典。站到天安門城樓上,張學思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

1951年,到大連視察的周總理稱贊張學思:“知難而進、邊幹邊學,是一名優秀的海軍将才!”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50年代初,大連海軍學校管理科的同志,見校長張學思隻有一雙大頭鞋,經常穿上它與蘇聯駐軍接觸往來。

同志們覺得有失體面,就給他買了一雙皮鞋。

張學思語重心長地說:“讓我穿上新皮鞋就叫體面嗎?其他人穿得不好,我這個當上司的穿得再好也不體面。”

營房科的同志看到校長的住房一樣破舊灰暗,想要派人前去粉刷。

張學思知道後,更生氣了:“學校的舊房子很多,為什麼單單粉刷我住的這間?特殊化就是從這些地方搞起來的,不能開這個先例。”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1953年,張學思調海軍司令部擔任海軍副參謀長,他不僅自己刻苦專研業務,還多次動員妻子謝雪萍去學校念中學。

謝雪萍半開玩笑地說:“在延安的時候,我就從‘抗大’和‘女大’兩所大學畢了業,難道你叫我從大學往中學念嗎?”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北京大學工農速成中學

張學思一本正經地說:以前那是學怎麼抗日的大學,而你的文化水準,恐怕連國中都夠不上。你必須下決心撇下一切,去念中學。”

謝雪萍當時已經是六個孩子的母親了,要去上學就得離開家。

她還是聽從了丈夫的話,把孩子們托付給解放後從國外回來的婆婆照顧。

自己一個人進入了北京大學工農速成中學住校讀書。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1954年,張學思開創了我海軍以魚雷快艇一舉擊沉敵護衛艦——“太平号”的成功戰例。1955年,39歲的張學思被授予海軍少将軍銜。

1956年7月的一天晚上,張學思興奮得久久不能入睡。因為,他接到了去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留學深造的通知。

身旁的妻子謝雪萍望着丈夫說:“真想不到,你都40歲的人了,還要到外國去留學。你這輩子念了那麼多的書,還不夠嗎?”

聽妻子這樣問,張學思笑了,說:“夠?我的同志啊,差得遠哩!現在是突飛猛進的發展時代,我們可不能用過去打遊擊的老眼光來看新問題啊!”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被林彪一夥秘密關押三年

這樣的好黨員、好幹部,卻為林彪一夥人所不容。

1967年9月11日淩晨4點鐘,他們經過精心策劃,終以莫須有的罪名,以慣用的伎倆把張雪思騙去開緊急會議,而後秘密關押了他。

就在張學思被捕的早晨,那夥人又抄了他的家。謝雪萍一遍一遍地問:“快說,你們把我們學思怎麼樣啦?他是清白的呀!”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學思被關進北郊衛戍區某團的一排陳舊平房裡,緊閉的窗戶上了鐵絲網,終不見天日。

每頓吃的飯,是一碗發了黴的大米飯或一個又幹又硬的饅頭,其他人都不夠吃,張學思的精神壓力大,經常剩下一半。剩下了也不許倒,要留着下頓吃。

他是多麼希望早日解脫囹圄之苦啊!然而忠實、原則、真理是他終生不渝的信條,絕不可能反革命集團低頭。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正因為他剛正不阿、甯折不彎的秉性,才使他在蒙冤關押期間,所受到的心理傷害、精神折磨和肉體摧殘,比其他人更多更重……。

到了1970年2月17日,專案組最後一次提審他時,他已不能走路,耳朵也幾乎聾了。

18日晚,張學思住進了醫院。醫院的診斷是:

一、全身血行播散性結核;二、肺原性心髒病;三、重度營養不良。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左三)張學思

即使在醫院裡,對他的迫害也沒有停止過。張學思申訴的原始記錄中寫道:

“我現在是治病,不是治罪,即使對犯人也要給一些寬大吧!等我病好了,怎麼罰我都行,給我加罪也行,現在我不是來醫院治罪的!”

“我想從吃的方面來配合治療,是以我提出買東西。我也不是想吃什麼貴重的東西。就是想吃點香腸、酸菜,他們說沒有。我想吃洋芋,這個不會沒有吧!用水煮一煮就行,也說沒有。我隻想把我的病治好,恢複成一個健康的人。即使給我加罪,你們也要等到我病好了再加呀!”

“這裡這麼好的山林空氣,對我這樣的病人是多麼需要哇!可是這裡幾個月不開門窗,還用鐵絲把窗子擰起來,我這樣的人還能跳樓自殺嗎?能不能給我點寬大?!難道飯不給我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還不行嗎?……”

這是一個身心受誣陷的人發出的正義的求生呼喚!可是有誰能聽得到?他這樣的申訴被壓了下來。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右)張學思在天安門

張學思含冤離世

眼見張學思的病情一天天危重,到最後,體重比原來生生掉了90斤。(用他自己的話說:反革命分子在他身上搬掉了兩袋面粉。)

5月21日,醫院下病危通知。反革命分子才讓家屬看望最後一面。

走前,那些人告誡謝雪萍:不許哭,出現問題你負責。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學思的6個子女,分别被趕到黑龍江、内蒙、陝北、青海等邊遠地區插隊勞動。隻有最小的女兒,由老師和親友的關照,才得以留在京郊毛紡廠當了徒工。

謝雪萍帶着14歲的小女兒來到張學思的病床前。

(1967年9月11日——1970年5月21日)整整兩年半的時間。張學思第一次見到了親人。

這兩年半的時間裡,張雪思和他的母親、妻子、兒女承受着怎樣的風雨,這種苦痛讓人難以言說。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晚年謝雪萍看自己一家人當年的合影

張學思怪石嶙峋骨瘦如柴,完全變了模樣。看到她們驚愕的眼光,張學思拉着孩子的手說:“不認識爸爸了吧?”

謝雪萍撫摸着丈夫的手臂:“學思,你有什麼要求嗎?”

“給我買個桔子吧。”這個一生戎馬落拓的丈夫已無複他言。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謝雪萍(右二)

多年以後,謝雪萍憶及此景還滿眼淚光:“22日,我去買回桔子罐頭,并準備了暖瓶。他們的人問我怎麼今天不去上班?我說今天我得去醫院,昨天都說好的。他們堅決說不行,車坐不下,今天你不能去看!”

“我隻好去上班。29号才通知我去看,沒到醫院人就不在了……。”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學思等了8天,沒有盼來與親人的最後告别……。

1970年5月29日9時13分,黨和人民的忠誠戰士張學思,終因肺部空洞破裂,呼吸功能衰竭,心肌衰竭,心髒停止了跳動,含冤離世,年僅54歲。

冤屈終平反昭雪

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逃,摔死在溫都爾汗的戈壁灘上,林彪反革命集團垮台了!

這是曆史的報應,人民無不拍手稱快!

1980年12月,中央軍委、解放軍總政治部準許了為張學思同志進一步平反昭雪的報告,對他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評價!

到了這時,謝雪萍又一次放聲恸哭:“學思,你可以含笑九泉了嗎?”

……!!!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娶貧家女為妻,被林彪關押三年,含冤離世

感謝你看完全文。

文本由作者主觀思想+曆史客觀事實梳理撰寫。

讀曆史生智慧,讀曆史長學問,讀曆史明事理。

更多文章請點選@文乎首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