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滿清第一風流奇案》第二十三回 栽贓案再遇反複 楊乃武突逢生機

作者:骁騎讀書

往期文章連結:白話《金瓶梅》全書總連結,點開從頭至尾完整閱讀

《滿清第一風流奇案》第二十三回 栽贓案再遇反複 楊乃武突逢生機

卻說府衙于師爺從時間上、情理上看出知縣何師爺自認為天衣無縫的卷宗其實很不合理。

與劉錫同一向交好的知府陳魯此時還不知道此事就是劉錫同一手打造的冤案,于是開出公文要将人犯、證人都拿到知府來重審一遍。

送走案件票拟的知縣劉錫同此時并不輕松,他心中有鬼,隻怕中間再出差池,這兩日在縣衙裡坐立不安。

早在遞送票拟的那天,何春芳便建議要劉錫同派去一名親信留在知府打探消息;

這一手準備是何春芳的提前算計,現在看來的确又一次顯示了他的細密心機。

就在于師爺交代衙役第二天就下餘杭之時,那名親信當夜便将這件消息帶回了餘杭縣,帶給了劉錫同。

劉錫同大驚,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最怕别人重審,偏偏就聽到重審的消息。

慌忙招來何春芳商議計策。

何春芳不是劉錫同這樣的草包,他早已想到了此種可能:“既然陳知府要重審,那便說明他從中發現了疑情。”

這樣一說,劉錫同更是着急,這關系着他獨生兒子劉子和的性命,頓時連坐也坐不住,不斷歎着氣來回踱步。

劉太太此時也走了進來,聽說案情又有了反複,别的她倒不想,隻向着何春芳嚷道:“何師爺,那幾千兩銀子你已經拿到手,怎麼事情卻沒辦好?人家都說‘拿人錢财忠人之事’,你怎麼辦成這樣?”

何春芳對這個愚蠢的女人心中十分厭惡,也不理她,還是向劉錫同道:“既然陳知府察覺了不對,必然對案子詳加查問。”

“雖說這案子卑下已經布置得十分細緻,可到底一切都是假的,若是陳知府有心探查,很難不被他查知真相。”

劉錫同跺着腳:“師爺,你隻說如今這事可怎麼辦?”

何春芳悠悠道地:“說來也并不難辦。老爺與陳知府一向關系不錯,在重審之前與他論些交情,透漏一些隐情,隻要他願意睜一眼閉一眼,大約也就過去了。”

劉錫同想了想,頓時搖頭:“哪裡有師爺說得這樣簡單?我也隻是送過幾次禮品給他的關系,并不十分親厚。”

何春芳笑道:“這就是了!隻論交情自然不夠,但不知老爺可願為衙内花費些銀子?”

劉太太在一旁嚷道:“師爺隻說給他送錢也就完了,啰嗦這半日!這個家我說了算,隻要我兒子無事,就是花幾萬銀子我也情願!”

何春芳點頭:“這就好辦了。憑老爺與他的交情,再拼上兩萬銀子,卑下敢下保票:一定馬到功成。”

劉錫同聽了道:“現在我就連夜趕去府衙。”

何春芳止住道:“老爺不必着急,人犯還在我們手裡。既然陳知府下了重審的指令,那就是一定還是要審的。老爺說通了陳知府,隻當走個過場。可白菜這邊卻還要安撫一番,楊乃武那裡也要威吓。等到做完這些再将人犯移交過去,豈不萬事妥當?”

劉錫同連連點頭。

《滿清第一風流奇案》第二十三回 栽贓案再遇反複 楊乃武突逢生機

不說白菜是如何又被哄騙了一遍,也不說楊乃武如何被威吓;等到第二天知府幹辦前來接收時,劉錫同已經帶着三四萬兩銀票正在趕往杭州的船上。

這次劉錫同并不敢張揚,帶着何春芳雇下一隻小舟悄然到了知府衙門。

陳魯聽說劉錫同便服到來,很是詫異,知道并非公事,于是在書房擺茶接待。

何春芳并不進去,獨身去見了三班衙役,拿出一千兩銀票,隻說:餘杭呈上的案子請各位公爺多多關照!

隻這一句,多一句客套話也沒有,便抽身就走。

若是旁人看到何春芳的舉動還會有些詫異,哪知清末官吏敗壞透頂,各項走關系走門路絡繹不絕,這些做公的衙役早已收慣了錢,并不奇怪。

但見他一下拿出一千兩銀子,這種大手筆卻也并不多見,全都明白這樁案子有重大隐情,卻又很知趣的不去細問。

這早已成了慣例,根本不需何春芳多加交代。

書房内,劉錫同辦事也是簡單粗暴,見四下無人,放下茶盞,拿出一疊銀票推給陳魯道:“大人,卑下是為那楊乃武的案子而來。大人明察的是,事情的确其中有些曲折,隻是他和卑下往日有些仇怨,隻願大人體諒卑下,按呈上的卷宗判決,卑下餘生感恩不淺!”

陳魯聽了劉錫同的話,頓時明白于師爺的判斷的确沒錯——楊乃武的确是冤枉的。

他這個知府任職一年多來說,一向倒不算是個兩眼隻認錢的貪墨官吏,有于師爺在旁輔佐,也做了些善事。

可眼前這個劉錫同逢年過節從來都是小意奉承,進貢更是從來不缺,過去也不曾用到過他這個知府。

這還是其次,眼前桌上的銀票目視也有大約兩萬,這筆錢對于陳魯這個軍官出身的官員的确是筆不小的誘惑。

《滿清第一風流奇案》第二十三回 栽贓案再遇反複 楊乃武突逢生機

隻是短暫的思考,陳魯便道:“這樁案子詳情本官并不想知道,就依你維持原判;隻是還有一節:這次重審是于師爺的主意,隻怕他那裡還要你去花費些功夫。”

劉錫同道:“于師爺一向是大人肱股,隻需大人知會一聲,哪裡還要卑下去說服。”

說罷又拿出三千兩銀票輕輕放在桌上道:“于師爺辛苦,請大人替卑下帶去敬仰之情。”

陳魯也不多話:“既然如此,你還是早早回餘杭去,被人看到也是不便。”

出得府衙,劉錫同與何春芳碰面,互相說了幾句,頓時都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壓低帽檐,回到船上又趕回餘杭去了...

此時的楊乃武正在押解往杭州的路上,昨日有人來向他一番威脅時,楊乃武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今日知府要重審他的案子。

這一路楊乃武想了很多,心情很是激動;

透過船艙的縫隙他看到了陽光;似乎這些久違的冬日暖陽預示着他這趟杭州之行将沉冤得雪!

又想到上個月同樣是杭州趕考之行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回來時又是何等的揚眉吐氣!

哪知命運如此多舛,一轉眼竟從天之驕子變成了階下死囚!

他不曾想到這次飽含希冀的杭州之行,在兩級官員的操縱下,注定是個沒有善果的行程。

預知楊乃武又将經曆什麼難言的悲苦、那名清正的于師爺面對三千兩銀子時又會是個什麼面目?

明日再說。

楊乃武白菜的案子并非普通民事案件這樣簡單,骁騎之前多次提到過曾國藩這個漢人為撲滅太平天國所成立的漢人軍隊——湘軍,這其中有很大的牽扯。

不但關系着楊乃武白菜這兩個普通案件當事人,還關系到被朝廷忌憚的這些漢人軍官,今日提到的知府陳魯便曾是湘軍出身。

請點選關注@骁騎讀書持續為您帶來不一樣的曆史和經典名著!

《滿清第一風流奇案》第二十三回 栽贓案再遇反複 楊乃武突逢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