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縣城求學:不斷被篩選的競争

作者:故事裡的是和事
縣城求學:不斷被篩選的競争

社長說

當下教育體系和現狀帶來的焦慮總會讓人不自覺地檢討自身的成長經曆,縣城求學經曆的直線單一的學習模式讓人習慣沿着軌道行走,生怕走錯一步造成“脫軌”的窘境,但太過确定的方向反而容易迷失。對過往的回望并不會增加人的煩惱,至少對阿甯不會,見過比原來更大的世界之後,以新的視角審視過去的自己,讓人更清醒腳下該走的路。人生本就是一片原野,需要不斷尋找前行的方向,也需要擡頭欣賞沿途的風景。

在縣城接受了十幾年的教育,20歲出頭的阿甯深感競争的殘酷,回望在縣城上學的那些日子,許多具體的人與事慢慢在記憶中淡去,但是橫跨十幾年的漫長求學過程帶來的結果總是橫亘在每一個時間節點,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後來的人生道路還會與曾經的經曆産生或多或少的關聯。

1 教育資源的集中

阿甯生活在中部地區的一座縣級市,城市雖說不大,但也不算小,老城與新區共存,戶籍人口一百多萬,離省會很近,交通及區位優勢給小城帶來了發展的便利,縣城生活的消費水準頗高。

阿甯上的是市幼稚園,二十年前還沒有現在這麼多現代化社群和私立幼稚園,城區隻有兩家幼稚園,一家是市幼稚園,另一家是市幼稚園在一個街道開辦的分園。阿甯的父母為她選擇了前者,公認的全市最大最資深的幼稚園。阿甯的家離幼稚園并不算近,要穿過一座橋和一條街道,騎自行車接送她要花上十五分鐘,好在城區也就這麼大塊地方,接送她上學不是個麻煩事。

而且,從小和阿甯一起長大住在同一個社群的夥伴們也都是在那裡就讀,後來阿甯才知道,在那家幼稚園,她還會結識她從國小到國中以及高中的一些同學,隻是當時的她不會想到“世界”竟會如此小。她還記得有高中同學曾跟她說過“你的國小同學是我的國中同學”、“我跟你幼稚園一個班的”這樣的話。不得不說,小城很小,轉來轉去,圈子就那麼大,轉了幾圈下來,周圍都是熟人。可供選擇的教育資源少且集中使得僅有的教育機構的輻射範圍廣,城區各地的适齡兒童從各個方向集中到一點,恰好市幼稚園的位址正在老城區的中間地段,照顧到各個區位家庭的往來接送。

二十年前,縣城的教育資源并不富足,特别是初級階段的教育将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了僅有的公立教育上,教育資源的集中使得師資流動性低,辦學條件得到保證,在教育生涯剛剛起步的階段,阿甯這一代人接受了相對穩定的教育,順利完成了從家到學校的過渡。在這個階段,教育資源的集中反而消解了教育資源不均衡導緻的教育不公平。

2 優質資源的有限性

阿甯就讀的國小是市實驗一小,除此之外,還有二小、師範附小以及一家私立寄宿制國小。一般選擇國小是就近就便的原則,考慮到六年的上下學,能夠就讀于家附近的國小是阿甯父母考慮的因素,一小離家最近且有百年校史,阿甯的長輩們也都曾在此就讀,對于一小的情況都很熟悉。

在一小讀到國小三年級時,阿甯的媽媽突然要給她轉學,轉到那家私立寄宿制國小,于是還稀裡糊塗不知發生了什麼的阿甯參加了入學考試,盡管家裡其他人都反對這項決定,特别是阿甯的爺爺奶奶認為她年紀太小不會照顧自己。連阿甯本人也不明白媽媽這樣做的理由,她不想離開她熟悉的環境,而且是去寄宿,一周才能回來一次對于當時隻有七歲的她來說屬實有些殘忍。小孩子總是拗不過大人的決定,阿甯最終來到了這所私立國小,開始了她的寄宿生活。

私立國小跟公立國小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首先是教學模式,在私立國小的學習時間比公立國小長,還有早晚自習,減少了許多玩樂的時間,而且私立國小用的是電教裝置,對于國小生來說看電視螢幕比一直看黑闆有意思多了,而這在當時的公立國小還未曾出現。

第二個是師資力量的差異,私立國小的老師是年輕化的,他們上課形式更加多元,課堂風格也輕松得多。阿甯還記得當時在私立國小的班主任特别年輕,課間會坐在教室裡用電腦檢視QQ消息,一大群學生都圍着她聊天,私立國小的老師待在教室的時間比公立國小的老師多,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感也會縮小。

第三點不同是私立國小的課外活動更加豐富,除了節日表演活動之外,平時也有舉辦才藝比賽和各種評比活動,傍晚的報告廳裡經常傳來舉辦活動的音樂聲,體育課也不再是任學生們自由活動,而是老師和學生一起參與運動,阿甯還記得體育老師在人群中手拿排球吹哨的樣子。回想起來,阿甯認為這裡應該是縣城最早在國小階段開展素質教育的地方。

這所國小的生源品質都不算差,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父母沒時間照管孩子才送過來的寄宿制學校,反而是很多在縣城有穩定體面工作的家長會送孩子來這裡上學,因為這裡是全市各方面條件最好的國小。在那裡學習的日子裡,阿甯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很想家,她不适應離開父母的生活,并不是因為她不會獨立生活,她的自理能力很強,隻是突然的離開讓她沒有做好準備,是以兩個學期後,媽媽将她轉回了原來的學校。

阿甯對私立國小的印象非常好,那裡的環境和條件不錯,她遇到了和善的老師和同學,體驗了豐富多彩的國小生活,她也很滿意在那裡的學習成績,也許是在那個無壓力的環境中,勞逸結合的學習模式,成績悄然提升,是以,阿甯很感謝媽媽曾經送她過來的正确決定,雖然最終是自己的年少無知使這個決定半途而廢。

縣城的公立國小之間的教學資源與發展水準相差不大,為何私立國小能夠在衆多學校中脫穎而出?優質的教育向來稀缺,之是以稀缺是因為它集中了一定範圍内最好的資源,這種稀缺性是通過從師到生到校各層面打造出來,獨特性和稀缺性使其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争優勢。盡管人們為了獲得這種資源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花費的成本更大,但事實證明,收獲的也更多。

3 競争上學的苦,誰懂?

中學時代學生對教育資源的争奪達到了頂峰。也就是阿甯那屆的前幾年開始,小升初是要考試的,更具體一點是參加Y中學的入學考試。但是這項考試從阿甯入學後一年就取消了,私立中學逐漸多起來後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校,不過Y中學仍然是他們的首選。

Y中學是私立的三年制寄宿學校,也是全市範圍内最好的國中,自然學費也最貴,其他的公立國中要麼分散在各個鄉鎮,要麼就是城區名聲很差的學校。Y中學最出名的當屬它的軍事化管理模式,每天早上都要跑操,在校期間不準吃零食、熄燈後不許講話、必須每天穿校服等等,這些規定現在看來還很嚴格,但當時的大家竟都做到了。在那個認知還很有限的年紀,也許他們以為這就是國中該有的樣子,也許還因為集體效應的出現讓這些規定适應起來沒有那麼痛苦。

學校的出發點是,對學生生活上的嚴格規制是為了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為全身心投入學習創造條件。雖然管理嚴格,但這所學校也算是素質教育的先行者,比如,學生在初一和初二時都會各學習一門樂器,每周一節課,元旦晚會時全年級一起彙演,場面壯觀。每周有兩個小時的特長課,十幾種課類可以自由選擇,還有每年秋季的體育節,都是緊張忙碌的國中生活的快樂回憶。

剛上國中,阿甯就體驗到了考試制度的殘酷和競争的激烈。從進入Y中學的入學考試開始,考試二字就刻進了每個學生的DNA裡。學校非常看重學生的成績,除了期中期末考試之外,每個月都要舉行月考,每次考試成績都要排名,學生不光在班級有排名,在年級也有排名;不光每個學生在班裡要比排名,每個班在年級裡還要比排名,每一次的成績排名表都要張貼在教室,排名靠前者還要單列紅榜張貼,這張紅榜在每半月放假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都會格外受到關注。

三年來一遍又一遍的考試都是為了最後的那場中考,老師們不斷強調隻有成績穩定在前500名的學生才有機會考入全市最好的高中。每個年級有二十個班,一個年級有一千人左右,學生衆多使考試的篩選機制的分母數量龐大,而能夠考入好高中的名額有限,分子數量不會有大波動但人人都想當那分子。同學之間的競争關系随着考試的增多也在逐漸強化,天天挂在嘴邊的成績與考試也在不斷加深學生對于成績的重視。雖然“唯成績論”,但是學校如此管理模式下最後的結果确實很好,每年的升學率全市最高,被稱為市一中的“人才搖籃”,阿甯上了一中才發現,周圍百分之七十的同學都來自Y中學。

縣城求學:不斷被篩選的競争

競争上學的殘酷在于,隻有博弈中勝出的群體能夠擁有選擇的主動權,選擇最好的教育資源,同時在博弈中失敗的那部分人隻能被迫去那些相對差的學校上學,分數成了差別優生與差生的分割線,學校成了差別優劣教育資源的載體。“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運作規則下,通過考試不斷對學生進行篩選,優質的教育資源始終圍繞着那批優秀的學生。中考過後,順利過線的學生能夠去市一中,而剩下的學生将去往私立高中或是鎮高中,阿甯再也沒見過她的一些國中同學,也不知道中考過後他們去了哪裡的學校,還有沒有繼續念書。

4 上了“保險”的高中

為什麼學生都要往市一中擠呢?因為市一中是全市最好的高中,是地區有名的百年老校,學校的大學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重本人數逐年上漲,每年為清北輸送人才穩定在十個左右,經常培養出所在地級市的聯考理科狀元。有這樣的光環加持,家長們認為把孩子送進市一中,等于一隻腳邁進了大學。但是市一中難進是一個共識,一中的分數線比其他學校高出近百分,以中考分數來劃定入學資格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方法,看似每位學生都擁有同樣獲得入場券的機會,但其實過往的學習經曆就已經為他們打下了不同的基礎,一千人左右的入學名額,一半以上的學生來自最好的國中--Y中學,剩下的小半部分則由其他街道或鄉鎮中學來的學生平分,這必然造成不公平。

是以,一中給出的政策是鄉鎮中學的學生可以減分,他們的分數線比Y中學的學生分數線低六十分,以此來消弭前一階段教育資源的鴻溝。此外,因為市一中在當地的地位被神化後,即使孩子沒有考上市一中,家長們會通過花錢和找關系把孩子送進一中,哪怕是借讀(學籍不在此高中),也一定要在好的“染缸”裡面浸潤,這樣的情況在城區的學生中比較常見。除了一中的升學率高這個因素之外,其他高中的教育品質極差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其他學校的學生連考上大學的都寥寥無幾,鮮明的對比之下,家長是絕不願意把孩子送到鄉鎮去念高中的。

與Y中學一脈相承的是,市一中也是月月考、月月排名,到了高三還經常和省内其他學校聯考。阿甯他們從Y中學一路讀過來的,早就對這樣的考試模式免疫了,前方有聯考這座大山壓着,緊張的氣氛從高一開始就讓學生都喘不過氣來。那幾年,刮起了一股“衡水風”、“毛坦廠風”,各地紛紛效仿起衡水中學的管理模式,一中也不例外,每天早上圍着操場跑三公裡,走到哪裡手上都拿着背誦的小冊子,吃飯和休息時間被嚴格限定,在學校的每一分鐘都被規劃好,由不得自己支配。

縣城求學:不斷被篩選的競争

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點,學生們都在教室,桌面上堆的書高到擋住了臉,地上也是擺放着各自擁擠的書箱,還有做不完的參考書、試卷和五三。阿甯還記得高三的時候,班主任在班裡挂了一條橫幅,上面寫着“就算拼的頭破血流,也要沖進一本的大樓”。三年下來,隻要跟着大部隊走,不掉隊就不會差太遠,在大系統的鍛煉之下,學生基本都可以上大學,是以再辛苦再累,老師、學生和家長都甘之如饴。

在縣城有限的教育體系裡,不能簡單認為上了同一所學校就是站在同一起跑線,教育力量的累積是潛移默化的,在一定時點才顯現出來。教育資源的傾斜給了其他學校的學生進入好學校的機會,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阿甯的國小同學幾乎都是來自城區,國中開始班上有十幾名同學來自鄉鎮,到了高中班上近一半的同學是從各個鄉鎮考上來的。教育資源的配置設定比例差異依然存在,教育資源也在無形之中被壟斷,造成縣城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在一中上學相當于給自己考大學上了“保險”,而在其他高中就讀考上大學的幾率微乎其微。

考上清北的那十幾人全部來自市一中的實驗班而不會出自其他學校或其他班級,雖然人數隻有普通班級的一半但實驗班的配置是人均王者,他們在Y中學就是班裡的尖子,參加并通過一中的預錄考試被提前錄取,能夠比别人提前半年開始高中課程的學習,最後也能夠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時“一馬當先”。能從縣城考去重本的隻是鳳毛麟角,一中的大多數學生的歸宿是能去到一所普通的大學,這已是縣城的高中教育的最大值。

通過一次次考試篩選出來的佼佼者,在他們身上展現出持續奮鬥的耐力,教育的力量厚積薄發,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在聯考大省裡,突出重圍考上好大學何其艱難,競争縣城有限的教育資源更是艱難,是以從一開始,人們就都不想落後,想要一直在好的環境中學習,将來進入更好的環境生活。在縣城流行着這樣的升學路徑:要想考上(好)大學高中就要在一中讀,要想考上一中國中就要在Y中學讀,要想上Y中學國小就不能在鄉鎮讀。可見,教育的内卷已經提前到了國小,鄉鎮的農村家庭紛紛在縣城買房陪讀,隻為孩子能夠在最初的起跑線不要落後。

5 不被篩選的人生

阿甯是幸運的,能夠一直在比較好的學校中學習,接觸到了許多優秀的人,也是她努力的動力之一。“升學”二字,背後隐藏着競争、篩選與分化的意義,過去阿甯幾乎每過幾年都要經曆一次升學的壓力,就連現在也還無法完全離開這二字,但是它對于阿甯的意義不再僅僅是個人作為被選擇的對象,而是能夠在其中成長為有主體性的個體。但歸根到底,作為選拔的重要手段,篩選機制逃不掉。

阿甯讀完大學,她也逐漸想清楚一個道理,人生是一場長跑,不在于起跑線的遠近,不在于跑步速度的快慢,也不在于路障的多少,而在于你是否能堅持跑下去并抵達終點,一層層的關卡與篩選隻為留下最有耐力的人。

當下教育體系和現狀帶來的焦慮總會讓人不自覺地檢討自身的成長經曆,縣城求學經曆的直線單一的學習模式讓人習慣沿着軌道行走,生怕走錯一步造成“脫軌”的窘境,但太過确定的方向反而容易迷失。對過往的回望并不會增加人的煩惱,至少對阿甯不會,見過比原來更大的世界之後,以新的視角審視過去的自己,讓人更清醒腳下該走的路。

人生本就是一片原野,需要不斷尋找前行的方向,也需要擡頭欣賞沿途的風景。

相關閱讀

林輝煌丨曾經不被“圈養”的教育

吳明铮丨教育的異化?衡水、廣東和上海的對比

行業研習社獨家稿件

作者:胡可欣,華南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研究中心

編輯:Susu

行業研習社|獨家原創 侵權必究 轉載需注明“行業研習”

我們是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師、博士生,以及從事具體行業的業餘研究者,擁有不同的學科背景和知識背景,有豐富的田野調研或行業經驗,希望通過這個平台,和大家一起繪制中國行業的圖景。

(摘自微信公衆号行業研習社,胡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