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文|卻話彩陶源

卻話彩陶源

文/周新國

彩陶源名字好聽,淵源卻不太遠,甚至有點年輕,沒有石渚湖承載的滄桑古意。是以,剛開始叫她的時候頗有些争議。那時候古城與和尚橋兩村合并,想取個好聽點的名字,為此争論了好久,衆說不一,最後還是村上當時在縣裡當了一點角色的人說了算,這名字也是他取的,因為這裡曾經是釉下多彩陶瓷的發源地,是以就叫彩陶源。

美文|卻話彩陶源

是時,也不知道是誰,嘴巴來得特别快,說“古有桃花源,今有彩陶源”,說這話的人當時并沒有太在意,沒想到十多年以後還真應驗了這句話。現如今的彩陶源,國家級的牌子就有四個,什麼“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全國森林村”,還有份量最重的“全國文明村”。别的不講,光這四塊牌子就足以讓彩陶源人得瑟了。

和尚橋這名字,不知道來曆的人聽起來确實有點怪,話說好多年以前,這地方曾經有座廟,廟裡住着一個和尚,這和尚長得标标緻緻、武高武大,好多人想不清楚,這麼帥氣的小夥子做麼子和尚咯!原來是他與自己青梅竹馬的姑娘差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終成眷屬,那姑娘心裡硬是隻有他,在姑娘即将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兩人相約跑了出去,一個通宵都沒回來。後來這姑娘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小男孩,男孩從小就聰明,特别會讀書,長大後做了官,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他娘老子把他叫到一條小河邊,指着對面廟裡一個正在練功的和尚說,孩子啊,他才是你的親爹。孩子不語,心裡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不久後,這河道上又多了一座小石橋,中間的圍欄上深深地刻上了“和尚橋”三個字。從此,方圓幾十裡地的人們都知道這地方就叫和尚橋。

再說古城,很早很早以前真的是一座城,那是三國時期吳國大将程普的“故尉城”。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吳國和蜀國傷了和氣,本來程普在這裡搞得好好的,關羽要來摻和,沒辦法,程普和關羽雙方打了一仗,程普冇搞得赢。事實證明,關羽不比程普差,把這裡治理得比原來還要好,後來當地的老百姓還為他修建了一座“關公廟”。雖說年輕人沒有看見過,但五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還記得它的模樣,附近的覺華山上,程普築的土城牆,關羽養馬的圍子還依稀可見,至于程普與關羽雙方打仗的事是否當真,唐《元和郡縣制》和郦道元的《水經注》上面都有記載,至今還留下“雲母寺”、“半邊山”和“一箭射三沖”等神奇的傳說,男女老少們要是坐下來侃這些故事,一講就能講一籮筐。

唐朝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個生産陶瓷的世界級工廠,當時别的地方還隻能生産青瓷和白瓷,而這裡就能生産彩瓷了,同時還玩起了連現代人都覺得比較時髦的“私人定制”,一玩就玩到外國去了,29個不同膚色的國家都有人來這裡訂制瓷器,鬧得“石渚草市”擠得水洩不通,害得那些細伢子看見黃頭發、白皮膚的人,都吓得直哭,他們當時還按照各國不同文化的需要,在瓷器上繪了畫、寫了字,上面的詩文和警句現在有人把它收集起來編成了一本書,叫做《唐詩的棄兒》,上面的繪畫也編成了《長沙窯紋樣譜系》,隻有那瓷器上的廣告語,不知道是不是沒有人來得及整理,還是沒有太在意。總之,這些附着在瓷器上面的文化符号及文化内涵至今還在影響着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其影響之大是目前世界上任何窯口都比不了的,記得習總書記在有一年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說過:古絲綢之路打開了各國友好交流的新視窗,書寫了人類發展進步的新篇章。中國陝西曆史博物館珍藏的千年“鎏金銅蠶”,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見證了這段輝煌的曆史。當時的沉船上就滿載着從這裡出發的56000多件精美的陶瓷器。

和尚橋與古城的村民大都是沿彩陶溪居住,一個住東頭,一個住西頭,同飲一河水,同耕一湖田,如今合在一起,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你說巧不巧,這一合,就好像接通了龍脈一樣,從此男不愁娶、女不愁嫁,做技術的越做越精,做生意的越做越大,讀書的越讀越好,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不光村裡人是這樣認為,外面的人也是這麼說,其實隻要是明白人就知道,一是黨的政策好,二是祖宗留下的基因好,三是自己的步子邁得好。也有人說“彩陶源”的名字取得好,開源聚活水,能不富裕嗎?

早幾年,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霁翔來這裡考察“長沙窯”,走到古城橋上,就急匆匆地下了汽車,站在橋上,看到草地上有一群水牛在悠哉悠哉地吃着青草,幾隻白鹭若無其事地栖息在牛背上,贊歎道:“我一來到這裡,就感覺不同凡響,這裡風景秀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令人心曠神怡”。再後來,又有省級部門的一位老上司來村裡指導工作,興緻勃勃地沿着彩陶溪從上至下認真地看了個夠,非常高興地對同來的人說,你們看到過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麼?如果沒有,你隻要站在湘江邊的覺華塔上,以彩陶溪為軸線,從下往上看,那不就是一幅活脫脫的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

美文|卻話彩陶源

古往今來,物是人非,山長水闊,天地裡,唯有江山不老,但有變化萬千。來到彩陶源,你倘若别的地方都懶得去,那就請你來到覺華塔,讀一讀權度先生寫的《浪淘沙》,“古鎮越千年,楚界吳邊,紅泥烈焰映江船。十裡陶城何處見?浮想聯翩。滄海化桑田,一窯空前。守風亭下仰先賢。我生君老遺長恨,詩聖難眠。”,詩詞的韻味,是否讓你一下子就能領悟到彩陶源的前世今生呢?如果你覺得還意猶未盡,那就請你放慢節奏,一步一步登上塔頂,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滿是令人心醉的景象,潺潺流淌的彩陶溪像一條玉帶從遙遠的天邊迤逦而來,銅官山上的煙囪,不時飄出白色的雲,仿佛浮現出現代銅官的窯工們的忙碌身影,銅官窯古鎮的燈火映紅了石渚湖也照亮了湘江,一切都是那樣美不勝收。

我記得曾經有人說過:一個地方不管叫什麼名字,都不是那麼重要。我不這樣認為,曆史的東西是不能忘卻的,越是久遠的就越是新鮮的,越是曆史的就越是現代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由此可見,彩陶源的韻味還真的值得慢慢咀嚼、細細品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