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偉人的智慧和骨氣:毛主席訪蘇為何稱非活魚不吃?

作者:钰珏落落

毛主席有遠大的眼光、高明的政策,是很了不起的領袖人物。 ——米高揚

與我們交談的政治局委員們,在一般政治、黨務、農民及整體經濟問題上,完全是行家,并且都很自信。毛主席對馬克思列甯主義有巨大的創造和發展。 ——米高揚電報斯大林

1949年12月16日,為商讨中蘇在各領域的廣泛合作,重新簽署新的友好條約,毛主席率團首次訪蘇。毛主席下榻駐地後,便向随行的中餐廚師下達了一條嚴格、奇怪的指令:你們隻能給我做活魚吃。他們要送來死魚,就給他們扔回去。”

蘇聯後勤供應部門送來了豐盛的肉類蔬菜水果等食材,其中還有一桶冷凍的魚。廚師遵照毛澤東“扔回去”的指令,拒絕接收。蘇方了解清楚後,立即表示“非常抱歉,馬上重新安排給貴國代表團另送一批活魚來”直到活魚被送來,這件事情才得以結束。

“毛澤東這個人難對付,他是不吃死魚的。”—赫魯曉夫

毛主席的這次大動幹戈對蘇聯的震懾是巨大的。從那以後,整個克裡姆林宮都知道,毛主席吃魚很“講究”,不是活魚不吃。1957年毛澤東第二次訪蘇時,赫魯曉夫特地警告下級,“毛澤東這個人難對付,他是不吃死魚的。”莫斯科早早就準備好了活鯉魚,迎接毛主席一行人的到來。

偉人的智慧和骨氣:毛主席訪蘇為何稱非活魚不吃?

毛澤東與赫魯曉夫

生活中的毛澤東極為平易近人,據李銀橋回憶,毛主席經常願意吃一些剩下的飯菜,不肯浪費一點糧食。那麼毛澤東主席為什麼到了蘇聯“隻吃活魚,不吃死魚”?毛主席為何以魚為引,“刁難”蘇方呢?這背後,有着毛主席作為一代偉人的胸懷、智慧和骨氣。

導火索—“米高揚訪華”

毛澤東确實“難對付”,對蘇聯人送來的死魚,他“扔回去”;對蘇聯人的無理要求,他“頂回去”。

赫魯曉夫自恃蘇聯是大國,以“老子黨”自居,要别國唯命是從,按他的指揮棒轉。毛澤東不吃他那一套,當面頂過他幾次。

1949年1月30日,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受斯大林派遣來到西柏坡,就中國革命的前景和兩黨兩國的未來關系問題與我黨上司人進行深入探讨。但此次來訪,從一開始便沖突重重。

偉人的智慧和骨氣:毛主席訪蘇為何稱非活魚不吃?
偉人的智慧和骨氣:毛主席訪蘇為何稱非活魚不吃?

常年來往于歐美各國的米高揚,習慣了以征服者的目光看待他國,對剛剛建國的中國自是不放在眼裡。

以為會得到紅地毯、儀仗隊的迎接的米高揚看到迎接他的是幾位穿着樸素的上司及一輛極其簡陋的敞篷吉普車時,米高揚認為受到慢待極度不悅。

到達會客室後,米高揚看着簡樸的小房間和衣着樸素的幾位共産黨上司人,心裡充滿着不屑。代表斯大林轉達了問候之後,他便坐下來靜靜地聽着毛澤東的發言。毛澤東談到中國的對外政策:1.另起爐竈 2.打掃幹淨屋子再請客 3.一邊倒。米高揚不客氣的反問道:“我們蘇聯屬于哪種客人呢?”得到毛主席的肯定回答後,米高揚高傲的表示:毛澤東笑着說道:“當然是屬于早點進屋幫我們打掃屋子的真正的朋友了。”

米高揚緊接着毛澤東的話:“很好,我們國家是該早點進屋,但是此次來,我隻有聽的義務,具體何時進屋由斯大林同志決定!”他闡述了斯大林拒絕主席訪蘇原因:中國革命形勢發展迅猛,在這關鍵的時候,毛澤東同志不能離開指揮崗位;再者,中國境内交通不便,還要通過敵人的封鎖線,也考慮到安全問題;前往蘇聯往返時間太長,怕影響毛澤東同志的身體健康。因而,斯大林不主張毛澤東到蘇聯去。斯大林十分關心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派我代表他到中國來聽取你們的意見。你們所講的話我回國後向斯大林彙報。任何事都由斯大林決定。我們隻是帶着兩隻耳朵來聽的,不參加讨論決定性的意見,希望大家諒解。”随後的幾次會談,米高揚隻充當聽衆,讓主席及其他上司心中不滿,但為了國家隐忍下來。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雖然心有不悅,但毛主席還是設宴熱情招待了他。由于蘇聯人愛喝酒,中共方面還特意從石家莊買來了上等的汾酒和葡萄酒,主席特意讓廚房撈了滹沱河的魚,做成紅燒魚給米高揚。

據李銀橋回憶:

蘇聯人帶來許多罐頭食品,還有酒,拿出來擺了一桌子,挺洋氣,挺花哨。米高揚穿戴也很好,圓領皮大衣,圓筒皮帽子,威風得很。毛主席穿着沒棱沒角的舊棉軍衣,衣袖上還赫然補了塊更新檔。小山村的西柏坡能有什麼進階食品?無非是自己養的豬和雞,還有滹沱河裡捕來的魚,用鮮魚做了紅燒魚、熘魚片款待客人。”

但這條充滿了中國人誠摯的魚在米高揚眼中:土氣、廉價。李銀橋把紅燒魚和溜魚片端上桌時,毛主席熱情地舉筷相邀:“米高揚同志,這魚是我們的戰士一大早到滹沱河冰面下邊現捕的鲫魚,不清楚跟蘇聯伏爾加河裡的鲫魚有哪些不一樣,你嘗一嘗哪一個更美味?”

這魚,是葉子龍他們鑿冰洞,費盡千辛萬苦才撈上來的。

不料,米高揚用叉子往魚頭上戳戳,語出驚人問到:“請告訴我,這條西柏坡滹沱河裡的鲫魚,是死的還是活的?”

周總理和劉主席都向米高揚解釋這是現撈的活魚,天氣寒冷沒運回來就死了,是以魚當然是死後再做,而米高揚趾高氣揚說了一句讓大家不高興的話講:抱歉,主席先生,感謝你的美意,蘇聯人是不會吃死魚的!

毛主席聽了米高揚“不吃死魚隻吃活魚”臉上已經不開心,毛主席生氣對其他人說:“存着,他米高揚不吃,我毛澤東吃!”

為了緩和氣氛,任弼時向米高揚敬酒說道:“我們的米高揚同志,這酒是中國東北的老白幹,你可要嘗一下!”米高揚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嘴裡贊道“果然好酒,比威士忌還烈!”

順着米高揚的話,毛主席話中有話說:“當然,中華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行為不是說的玩的,中國的白酒文化從春秋時期就開始了,那時的各界諸侯國就大興區制酒之風了。不清楚那時,不知蘇聯人是吃鮮魚還是死魚呢?”

米高揚聽了此話後,有點難堪,為了活躍氣氛舉起酒杯向周總理敬酒說:毛主席同志目光宏大,學識淵博,是位不簡單的上司者,為中國有這樣一位不簡單的領袖人物,幹杯!”

幾日後米高揚回國,但毫無疑問,這次交談讓主席對蘇聯又記了一仇。

深度解析:我們隻要真朋友,不要假朋友!

“我們這個國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個家庭來講,它的屋内太髒了......我們必須認真清理我們的屋子,再請客人進來。我們的真正朋友可以早點兒進屋子來,也可以幫助我們做點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暫時還不能讓他們進門。” —毛澤東

1.訪蘇之旅屢屢遭拒,蘇方立場搖擺不定

1949年1月,三大戰役以解放軍的完勝告終,毛主席此時就想赴蘇聯面見斯大林,商量建國以及中蘇建交等一系列問題。

我已經下定了決心,必須早日通路蘇聯。計劃在今年6月中旬的時候,通過部隊的掩護,我将從哈爾濱飛往莫斯科,就政治、軍事、經濟和其他重要問題同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的同志們商談和請教。 —毛澤東

其實早在1947年春天,解放戰争打得正酣時,毛主席就提出想去莫斯科争取蘇聯方面的支援。起初斯大林答應了他的請求,但當一切準備就緒後,斯大林卻變卦了。1948年,眼看解放戰争進入最後階段,毛主席再次提出訪蘇要求,斯大林在國共之間搖擺不定,一則擔心刺激美英等國,對蔣還存有幻想。二則斯大林對于毛主席上司下的中國共産黨,能否徹底打敗國民黨,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主義國家心存疑惑。正是因為上述不便公開的心思,斯大林竟以“委員都下去收麥子,莫斯科無人”這一荒謬的理由再次拒絕了毛主席。斯大林的一拖再拖,也為毛主席後來首次訪蘇所展現出來的講究埋下了伏筆。1949年,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後,國民黨政府這隻漏船即将沉沒,蔣介石也失去了美國的信任,同時美蘇關系惡化促使斯大林緻電毛澤東:此時,斯大林讓中共和國民黨和談,蘇聯則作為中間人調停,毛主席斷然拒絕。與此同時,斯大林做了兩手準備,一面響應蔣介石的号召,指令蘇聯駐華大使館随國民政府一起搬遷到廣州;一面派米高揚作為他的特使秘密來到西柏坡,同中共上司人會談摸底,希望借此了解中國目前的革命形勢。

2.首次訪蘇受到冷遇

毛主席抵達莫斯科,受到了意料之外的冷遇,但主席還是暫時放下了個人的情緒,在車站頂着寒風做了一個簡要的發言。

偉人的智慧和骨氣:毛主席訪蘇為何稱非活魚不吃?

我這次有幸來到莫斯科進行通路,是我生平裡一件讓人心情愉悅的事情……在過去的30年的時間内,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幫助中國人民完成了解放事業。中國人民在患難中得到蘇聯人民和蘇聯政府這種兄弟般的友誼,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中國是長期受到打擊排擠的國家,在過去有很多苦沒有辦法。是以現在,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和平和領土完整。現在我問明一個問題,何為保障和平?保障程度又如何?”

面對斯大林不公正的回答“目前并不存在對中國的直接威脅,實際上沒有人會同中國人打仗”,主席逼問:“過去由蔣介石政府簽訂的《中蘇條約》,我看就是對中國保障的最大威脅,我認為應該廢除。”但斯大林斷然拒絕:“《中蘇條約》我們内部決定暫時不會修改,目前不具備改動條約的合法性。”

斯大林這種明擺着占中國便宜的表态,徹底激怒了毛主席。

3.我們隻要真朋友,拒絕假朋友

在米高揚的那次拜會期間,他還再次流露出“停止内戰”的想法,并提出讓以“長江為界”南北分治的意向。

可以說,蘇聯這塊“遮羞布”徹底揭下來了。

無論是米高揚所傳遞的意見,還是“非活魚不下筷”的舉動,都透露出蘇方的“不信任”、“不尊重”,這絕非是真朋友所為。

毛主席說:

“我們的解放戰争越勝利地向前發展,也就越需要更多的朋友。朋友是有真朋友和假朋友之分的。真的朋友對我們是同情、支援和幫助的,是真心誠意的友好。假朋友是表面上的友好,他們口是心非或者還出些壞主意,使人上當受騙。”

毛主席含蓄地點破了蘇方的搖擺立場,提醒蘇方:中國共産黨需要的是真正的朋友,而不是暗藏心機的假朋友。大家要想成為真正的朋友,就要毫不保留地尊重對方、信任對方,不做損害朋友利益的事!

毛主席不容置疑地拒絕了蘇方的建議,明确表示将革命進行到底:“敵人如果不投降,那就指令人民解放軍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幹淨、全部地殲滅一切敢于頑抗的國民黨反動派!”毛主席的态度,包含着對蘇方“插手”的不滿,也隐藏着對“朋友”的失望。

在米高揚尴尬地離開西柏坡後的幾個月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就以風卷殘雲之勢,犁庭掃穴,解放了全中國!

溫柔的胸懷

毛主席不卑不亢的民族氣節、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最終赢得了斯大林的尊重,赢得了蘇聯的尊重,雖然在之後的會談中仍有分歧和不愉快,但是,毛主席最終獲得了出訪蘇聯的圓滿成功。

1月20日,周恩來總理兼外交部長率領中國代表團應邀來到莫斯科。2月14日,中蘇雙方簽訂了新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确定了兩國的合作關系,同時還簽訂了《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以及蘇聯将提供三億美金的貸款幫助國内建設。

偉人的智慧和骨氣:毛主席訪蘇為何稱非活魚不吃?

真正的朋友,從來都是不計前嫌的。

在斯大林70周歲的壽宴上,毛主席在“祝壽詞”中說:“斯大林同志是世界人民的導師和朋友,也是中國人民的導師和朋友。中國人民在反抗壓迫者的艱苦鬥争中,深切地感覺到斯大林同志的友誼的重要性。”

偉人的智慧和骨氣:毛主席訪蘇為何稱非活魚不吃?

這就是新中國的開國領袖,面對超級大國不卑不亢,堅持平等,堅持互相尊重;而對于從善如流的朋友,更是心胸寬廣,毫無芥蒂!

如果說毛主席的“不吃死魚”展現的是中國共産黨人的骨氣,那麼,在祝壽詞中贊揚斯大林,則展現了毛主席的寬廣胸襟。

蘇聯之行,毛主席用切實的行動維護了國家尊嚴,拒絕假朋友,彰顯了中國人的骨氣!既給克裡姆林宮的朋友上了生動的一課,又言傳身教,樹立起了泱泱大國的風範!

1950年2月14日,在毛主席即将離開蘇聯之前,中國駐蘇大使館在莫斯科的“大都會”飯店舉行盛大宴會,招待蘇聯黨政和各界人士。從來不出席外國大使館招待會的斯大林,竟然在接到請柬後罕見地現身飯店。

這是斯大林唯一的一次在克裡姆林宮之外的地方給他國的上司人送行。

1950年2月17日,毛主席一行人離開了蘇聯,圓滿結束了這次長達兩個月的國事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