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足潰敗反思|教練篇·裡皮都帶不好,還能換誰?

把“教練篇”放在這個反思系列的最後,是因為但凡看過幾年球的都知道,一國足球成績好壞和教練有關系,但絕對不大。而中國足球如此潰敗的一大原因就是,即使到了現在,這個基本觀念就算在圈内也并不是人人都明白。

國足潰敗反思|教練篇·裡皮都帶不好,還能換誰?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次世界杯預選賽上,中國男足完成了連續兩屆中途換帥徒勞無功的“壯舉”。李鐵的離開幾乎是萬衆歡呼,仿佛隻要他下課,中國足球就迎來了希望。

然後,是春節期間在越南那場刺眼的1比3。

國足潰敗反思|教練篇·裡皮都帶不好,還能換誰?

中國足球,尤其是中國男足國家隊,長久以來陷入一個邏輯悖論而不自知:如果你覺得一個優秀的主教練對國家隊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突出效果,那裡皮這樣的世界頂級教練就應該長時間坐在這個位置上,并得到中國足協的堅決信任和維護——很簡單,人家帶俱樂部拿過歐冠冠軍,帶國家隊拿過世界杯冠軍,要說教練作用大,還有誰的作用能大得過這樣的教練?

國足潰敗反思|教練篇·裡皮都帶不好,還能換誰?

可要是作用不那麼大,一天到晚換教練的意義又在哪呢?高洪波不行了裡皮上,裡皮不行了李鐵上,李鐵不行了李霄鵬上,眼看着李霄鵬也不行了,再換哪個上?其實,誰上都是那麼回事,教練這個職務不是這麼玩的。更何況中國足球什麼時候也沒把一個主教練的全部職權交出來過。

國足潰敗反思|教練篇·裡皮都帶不好,還能換誰?

我們判斷主教練最常見的誤區是:他有沒有提升球員的能力水準。這隻能說是中國足球整體水準落後的表現之一了:國家隊主教練什麼時候還要考慮提升球員了呢?這不是應該在青訓隊、在俱樂部做的事情嗎?歐洲各國國腳每年在國家隊的時間少得可憐,一般都是在國家隊比賽日前一周集訓,如果連續打兩場也就是十天時間,一年總共也就六七次這樣的集中,真靠這點時間提升技術水準,黃花菜都要涼了……

國足潰敗反思|教練篇·裡皮都帶不好,還能換誰?

國家隊主教練的主要職責,是考察選拔球員,根據球員在聯賽中的表現和自己的戰術需要選擇最合适的球員進入國家隊,再通過短暫的戰術訓練把他們捏合起來形成戰鬥力。這樣的職責,就注定了國家隊主教練是不可能對球員能力産生什麼根本性影響的,指望他還不如指望球員自己主動加練有意義。

而到了賽場上,主教練能做的就更少了,除了觀察情況做出戰術調整,基本上也就隻剩下大吼大叫了。很明顯,裡皮在恒大和中國隊都多次展示過堪稱神迹的臨場調整,可就算他是足球上帝也不可能算得到馮潇霆們的失誤,更不可能把中國隊瞬間拉扯到亞洲前四的位置。

國足潰敗反思|教練篇·裡皮都帶不好,還能換誰?

更何況,中國國家隊主教練是不是真的有選拔球員的全權?是否有處理球隊事務的全權?都是非常值得懷疑的一件事。譬如在上一次足壇打黑風暴中倒下的某位大佬,其罪名之一就是出賣國家隊位置收黑錢,而他從來就沒有擔任過主教練的職務。

既然事情已經是這樣了,那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沒得說了。中國足球的技戰術風格應該是怎樣的?中國足球的整個國字号梯隊是不是應該保持相似的技術風格?是不是應當從職業足球青訓開始就貫徹執行這樣的風格?

國足潰敗反思|教練篇·裡皮都帶不好,還能換誰?

從日本足球的崛起來看,這些問題其實很重要。但在中國隊真的開始有一位完整意義上的主教練之前,以上這些話題根本沒有繼續研究的意義——你怎麼敢指望一個主要存在價值隻是背鍋的臨時工能為你考慮這麼長遠而深刻的事呢?

結束語

一位近期網際網路的紅人曾說過,一個成功的事業,必定是做對了一些事情的。借用這句話來形容中國足球就是:一個如此失敗的事業,必定是做錯了很多事情的。而中國足球的悲劇在于,失敗總是簡單,反思太難。甚至偶爾成功一次,都不知道自己成功在哪裡。所有人隻是渾渾噩噩沿着那條路跌跌撞撞走下去,不知道通向哪裡,走下去本身成了最大的意義——雖然身邊就有已經走上正确道路的例子,但根本沒有人有興趣認真看一眼。《三體》裡說,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礙,傲慢才是。

謹以此為諸君戒!

文/湖北日報記者 郭曉明

圖/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