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煲湯時,會有浮沫,到底是“血水”還是“營養”,你搞清楚了嗎?

我們在煲排骨、骨頭、雞肉、鴨肉或其它肉類時,都會有浮沫,那這些浮沫到底是血水還是營養物質呢?今天我就和大家來細講一下,這也是偷偷從一個大廚那聽來的,很受用。

煲湯時,會有浮沫,到底是“血水”還是“營養”,你搞清楚了嗎?

我們都知道排骨的肉質鮮嫩,味道鮮美,做法也很多,是以排骨的價格也比其它部位的肉要貴上很多,排骨不管是炖湯還是紅燒等,經過長時間炖煮,排骨的營養物質都會溶入在湯中,容易吸收、消化,還能補充水分,也不容易上火。

煲湯時,會有浮沫,到底是“血水”還是“營養”,你搞清楚了嗎?

但是在用排骨、骨頭或是其它肉類炖湯時,我們都會發現,水開後都會有大量的浮沫漂在上面,有人說是血水不宜食用,有人說是營養物質不要浪費了,那到底誰說的才是正确的呢?

其實浮沫也有兩種性質:

1.焯水時或剛煮開時

由于肉類、骨頭都含有大量的血水,而腥味的來源就是血水,受熱後凝固形成了浮沫,我們常用的去腥方法就是焯水,焯水後的肉類或骨頭再進行烹饪,那麼腥味會大大降低。

煲湯時,會有浮沫,到底是“血水”還是“營養”,你搞清楚了嗎?

那麼焯水時,會有一些浮沫,這時你會發現浮沫的顔色呈暗紅色或灰褐色的,對,這些浮沫就是血水居多,這時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把它撈出,如果不焯水或是浮沫沒有撈出,血水最後就會溶入湯中,那麼煲出來的湯腥味較濃,湯色略黑。

煲湯時,會有浮沫,到底是“血水”還是“營養”,你搞清楚了嗎?

溫馨提示:不管是何種肉類或骨頭,焯水時一定要冷水下鍋,并且加入姜、蔥或料酒或白醋,這樣能更有效地去除腥味。千萬不要熱水或開水下鍋,血水會快速凝固,被鎖在肉中,這樣不僅味道很腥氣,肉質也會變老,湯也不好喝。

2.煲湯或炖湯時

經過焯水後的排骨或其它肉類,在經過長時間的煲、炖仍然會有浮沫漂在上面,但是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此時浮在上面的浮沫顔色卻是白色的,跟焯水時的浮沫有很大差別,這還是血水嗎?還要把它撈出來嗎?

煲湯時,會有浮沫,到底是“血水”還是“營養”,你搞清楚了嗎?

不,此時的浮沫不再是血水了而是營養物質了,肉類或骨頭的蛋白質、脂肪在長時間高溫炖煮後發生了乳化反應,進而形成了白色的浮沫,這種浮沫可以讓湯色濃白、味道鮮美,是以要保留,撈出後鮮味就會少很多。

煲湯時,會有浮沫,到底是“血水”還是“營養”,你搞清楚了嗎?

經過上面的講解,現在大家都清楚了吧,同樣是浮沫,焯水時出現的呈暗紅色或灰褐色的,此時是血水居多,是以要撈出;炖湯時出現的浮沫呈白色,這時的浮沫是營養物質,千萬别再搞錯了。

今天的【浮沫的兩種性質】就分享到這,喜歡美食的朋友記得關注一下喲,每天為你分享一道美食,管好家人的胃,也就把整個家管理好了。

(文字原創,圖檔部分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