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悟空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角色,而且他的偶像地位,不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小時候喜歡孫悟空的反叛,長大後喜歡孫悟空的蛻變。
這樣一個毫無背景的石猴,經曆了猴生的大起大落,迷茫過,鬧騰過,後悔後,最終明白了自己的使命,走向了正常的道路,這可能是我們很多人一輩子都要走過類似的道路。
在猴子剛開始的時候,他生命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貴人,正是這個貴人,讓孫悟空的人生,無論後面怎麼折騰,他的起點都将比其他人高上許多,這個貴人就是太白金星。
為什麼說太白金星是孫悟空的貴人呢,我們看後來豬八戒和沙和尚,他們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都說過自己是如何如何辛苦才能修煉成仙,經過了許多磨難,才能獲得仙籍。
但孫悟空,獲得仙籍的方式,卻似乎很簡單,學成武藝歸來後,闖了大禍,這像極了剛步入社會的小年輕,掌握了一點技能,就覺的自己很了不起。
鬧了龍宮,闖了地府,蠻橫霸道不講理,最終被告到了玉帝那裡,闖下如此大禍,一般也就按妖精處理了,但太白金星卻主張诏安,還找了個理由,說世間萬物,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
诏安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宋江花了多少工夫,才能被诏安,诏安意味着孫悟空有了正式的編制和身份,從此不再是妖,而是位列天庭正式名冊的神仙了。
這對于孫悟空來說,就算是徹底改變命運了,以後無論你怎麼折騰,哪怕是被趕下天庭,那也是有着前仙籍的名聲,這一步對孫悟空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過分。
第一次做弼馬溫,孫悟空顯然心态還沒有調整好,最終一怒之下走了,不告而别惹怒了玉帝,最終小幅度受挫之後,太白金星又一次提出了诏安,這一次條件更好了,直接滿足了孫悟空,做齊天大聖的要求。
這一路看來,這個太白金星絕對是孫悟空的大貴人,而且從書裡,我們也找不到任何孫悟空和太白金星之間,有什麼過往的緣分,那麼太白金星為什麼要對孫悟空如從照顧呢,居然兩次都要诏安孫悟空。
這其實就要說到太白金星的官職了,他是個典型的文官,而文官的思想傾向,本身就是反對打仗的,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一個傳統。
文官的收入主要靠朝廷的收入,一旦打仗,收入就會減少,國家資源就會向戰争傾斜,而且打仗的時候,都是武将們大放異彩的時候,文官們隻能老老實實做個配角。
是以反對圍剿孫悟空,并不是說太白金星對孫悟空有多麼厚愛,而是圍剿孫悟空的都是武将,打赢了他們會光環加持,打輸了更慘,肯定是要影響俸祿的呀。
是以站在太白金星的角度,最好的方式就是诏安,而且诏安本身也能給自己增加資本,讓孫悟空成為自己的人,但沒想到孫悟空膽子大,又任性,老是闖禍。
鬧到最後,太白金星就算是再反對也沒用了,畢竟孫悟空犯的錯,已經不是他能夠承受的了,可惜了太白金星的這兩次诏安的精打細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