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了對父母好,子女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心孝順!

除了對父母好,子女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心孝順!

文/知禮

圖/來源網絡,與文無關,侵删

-

曾經電視裡播放過這樣一個讓人感動的公益廣告: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在廚房裡歡天喜地滿懷期待地忙碌着。

她做了各種美味佳肴,等待和孩子們的團聚。

老人忙了很久,一大桌豐盛的飯菜都齊了,老人很滿意。

就在這個時候,家裡的電話機響起。

兒子打來電話說有應酬回不來;

大女兒打電話來說孩子要上補習班回不去;

小女兒打電話說要加班回不了家,讓媽媽别等了。

老人剛要關心一兩句,孩子匆忙挂斷電話。她悄悄地咽下了到嘴邊話。

老人慢慢地放下聽筒,輕輕地坐在飯桌前,面對一大桌子的飯菜,老人沒有動筷,她想沒準哪個孩子忙完就回來,再等等,再等等。

于是她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不知道過去多久,老人歪着頭睡着了,電視機裡的節目都播放完,隻剩下滿螢幕的雪花。

不遠處,一大桌子的飯菜還在,老人沒有等到孩子們回來……

除了對父母好,子女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心孝順!

多年以後,再次想起這個廣告,内心還會湧上說不出的難受。

每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都很了解自己的孩子。

他們對我們無欲無求,但是他們心中渴望我們的陪伴。

哪怕隻是陪他們吃頓飯,哪怕隻是陪他們聊聊天。

多去陪陪父母吧,一切都能等,唯有對父母的愛和陪伴不能等。

除了對父母好,子女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心孝順!

畢淑敏說:

父母在,我們尚有來處,父母去,我們隻剩歸途。

賈玲在一次接受采訪中分享,她在讀大學時,媽媽因為意外去世。

媽媽的突然離世,讓她受到很大打擊,很多年一直走不出失去至親的陰霾。

賈玲表示,如果自己現在還在吃苦,那就還好,因為媽媽不會跟着自己一起吃苦,但是現在生活過得好了,就會有特别大的遺憾感。

她很多次都在想,假如媽媽還健在,我要給她買大房子,買帶暖氣的那種大房子,要讓她住到流鼻血。

這成了賈玲一生都無法實作的願望。

她曾經在獨幕喜劇中緬懷母親,以穿越時空的方式,回到1986年,媽媽還年輕的時候。

爸爸給媽媽買來雪糕,剛到家就化了,爸爸問媽媽,家裡什麼時候買一台冰箱啊?媽媽說等有錢了就買。

這時畫外音響起:“媽,我給你買了個冰箱,雙開門的。”

舞台上賈玲滿臉淚水,悲痛到不能自已,現場很多觀衆都流下感動的淚水。

除了對父母好,子女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心孝順!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一個人一生都無法愈合的傷痛。

即便擁有了再多财富,再大名氣,就是無法真正發自内心的快樂。

因為你無法和最愛的那個人,分享你的喜悅,分享你的成功。

除了對父母好,子女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心孝順!

去年清明節一條視訊上了熱搜,讓無數人破防:

安徽一名男子回家掃墓,看見父親一個人孤孤單單地站在大門口,迎接兒子兒媳的歸來,卻再也看不見母親的身影。

他忍不住趴在汽車方向盤上号啕大哭。

母親在一年前去世,家裡隻剩下老父親一人,男子和妻子又常年在外工作。

這條視訊看哭了無數人。

也許在外忙碌奔波,遇到過無數艱難困苦,都沒能讓這個男人掉過一滴淚。

但在失去母親後,看到形單影隻的父親,滿臉滄桑地站在門口,期待自己回來的眼神,男人徹底崩潰了。

後來,夫妻倆将父親接到身邊一起生活,友善陪伴和照顧父親。

還有一個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每年回家看望父母,離開時,母親腿腳不好,不能出門送他們,都是父親出來送。

每一次,父親都要跟着女兒的車走出好遠,無論怎麼勸,他總是執拗地跟着車往前走。

從後視鏡中看着父親的身影越來越小,直到看不到,她每一次都忍不住淚眼模糊。

龍應台在《目送》寫道: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隻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我們多希望:時間啊,你可以慢些,再慢些,讓我們多在父母身邊撒撒嬌,多在父母身邊繞一繞。

除了對父母好,子女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心孝順!

曾經看過這樣的故事。

女兒為了讓母親與自己和親朋好友聯系更友善,在母親生日那天送給她一台智能手機。

但母親年紀大了,記性也不好,總是學不會,女兒卻非常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教。

後來,女兒幹脆将各種功能和使用方法畫成圖畫,配上文字,讓母親看圖學操作。

學會使用智能手機的母親,第一件事便是給親戚們發資訊,告訴他們女兒給她買了智能手機,教會她如何使用。

言語間充滿興奮,充滿自豪,也令人淚目。

除了對父母好,子女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心孝順!

我們總會長大,父母終将老去。

當他們越走越慢,漸漸落在背後,請給他們一些耐心。

請你緊緊牽住他們的手,就像當年他們牽住你一樣。

請你逗他們開心,就像當年他們逗你開心一樣。

請你陪伴他們,就像當年他們陪伴你一樣。

父母陪我們長大,我們陪父母老去。

這是人世間最幸福的事。

就像那首歌裡唱的那樣: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不要讓陪伴父母變成一個永遠無法實作的願望;

不要讓父母等待得太久;

不要讓父母望眼欲穿,盡管失望落寞仍然不願離開大門口。

放下手裡的事情,去陪陪爸媽。

陪他們說說話,聽他們唠叨唠叨。

這世上最暖心的路就是回家的路,最似箭的心情就是回家的心情。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

因為父母在,我們回家時才像小鳥歸巢一般歡呼雀躍。

願你,多給父母一些陪伴,讓父母多一些安心,多享受一些天倫之樂。

除了對父母好,子女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心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