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投資風向标丨突然宣布!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放出大招,一堆城市懵了

作者:中國企業報
◎智谷趨勢(ID:zgtrend) | 震谷子、黃大大

疫情陰霾之下,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出招了!

3月25日,廣東省拿出了自2020年疫情以來最猛的纾困措施,一口氣公布了3份檔案、8項行動,涉及工業和服務業。

《廣東省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複發展的若幹措施》

《廣東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行動方案》

《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産業高品質發展十條措施》

整整47條措施,細緻入微。一場春天的及時雨,來了。

餐飲要額外花錢做防疫的,直接補貼!

店家在外賣平台的服務費過高的,趕緊下調!

旅遊業遇到困難的,一定出錢!

各種運輸企業遭受成本壓力的,支援融資!

當不少地方還在糾結如何精細化防疫的時候,廣東再次先行一步,開始着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經濟。一場硬核“突圍戰”,正式打響了!

投資風向标丨突然宣布!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放出大招,一堆城市懵了

保經濟、保就業,已經成了當下經濟社會頭等大事。

最近一個新聞,令人百感交集。

某市警察局通報,違法行為人張某,撒謊說自己外出買菜,實際上是開車到了附近做工。根據相關規定,決定對張某給予行政拘留5天。

投資風向标丨突然宣布!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放出大招,一堆城市懵了

疫情之下,老百姓太難了。

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年,一些地方還在疲于對付:線上軟體無菜可買,核酸長隊大打出手,健康碼偶爾罷工,隻剩下一個冰冷的圓圈在螢幕循環往複。

而廣東,在此時率先出招!這無疑給中國經濟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省裡連續發出三份檔案,拳拳到肉。廣東人搞經濟,硬核、實在。

投資風向标丨突然宣布!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放出大招,一堆城市懵了

怎麼說?

這些政策,照顧到了三個方面:

一是擴大了纾困政策的覆寫面,比如“六稅兩費”減半征收政策适用範圍由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擴圍到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

二是延續了過往好的政策,比如延續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階段性稅費緩繳等。

三是大力推行政策創新,釋放出“穩經濟”的最強音。

比如,其中的預制菜高品質發展十條措施,簡稱“菜十條”,令人眼前一亮!

建設預制菜聯合研發平台

建構預制菜品質安全監管規範體系

壯大預制菜産業叢集

培育預制菜示範企業

培養預制菜産業人才

推動預制菜倉儲冷鍊物流建設

拓寬預制菜品牌營銷管道

推動預制菜走向國際市場

加大财政金融保險支援力度,建設廣東預制菜文化科普高地……

這規格、這力度、這範圍,要不是黑紙白字寫着“預制菜”三個大字,我差點以為這是什麼彎道超車的晶片、大飛機和新能源汽車頂層設計。

廣東,為什麼開始拼命“搞菜”?

投資風向标丨突然宣布!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放出大招,一堆城市懵了

在疫情防控中,很多城市的市民感受強烈:“搞菜”成了天大的難題。

封控的時候,誰家裡屯的菜多,心裡不慌,整個家庭都有了定力。

預制菜,正是疫情之後興旺起來的一種新經濟形式。它一般是指将各種食材配以輔料,加工制作為成品或半成品,簡單加熱即可食用,非常友善。

廣東選擇了預制菜作為刺激經濟的一大“殺手锏”,可以說是一記妙招。

它不僅能帶動一二三産業融合,齊齊發展。還能在疫情之下力促消費複蘇,拉動鄉村振興。

——農民們優選原材料,專業廚師研發菜式,連結制造業流水線生産,再通過企業微信的及時溝通、算法的支援,定制化觸達消費者。

這個過程中,鄉村農業不僅“接二連三”,連接配接了實體産業,還得到網際網路科技的扶持,提高了生産效率。同時還能拉動額外的就業,一石三鳥。

這是一個具有巨大想象空間的萬億級市場。

招商證券在研報中介紹,中國2020年廣義預制菜規模達4220億元左右(出廠口徑),未來有望達到萬億規模。

投資風向标丨突然宣布!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放出大招,一堆城市懵了

實際上,廣東動手搞預制菜,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了。2021年,廣東在中國預制菜産業指數省份排行榜排名第一。

正因如此,廣東如今底氣滿滿,直接放出了狠話:

力争在3年内建成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預制菜全産業鍊研發平台。

力争建設若幹個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制菜産業園,形成預制菜産業集聚效應。

力争五年内培育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預制菜龍頭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是的,廣東要打造一批預制菜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甚至,廣東要求财政支援預制菜産業發展,允許符合條件的預制菜項目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投資風向标丨突然宣布!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放出大招,一堆城市懵了

一盆小小的預制菜,也反映了廣東厚積薄發的超強綜合實力。

第一,率先初步從疫情中走出來,才有了着手恢複經濟活力的空間;

第二,制造業上下遊都強大,才能從研發到出品都維持競争力;

第三,高水準的城市化和大量的人口流入,提供了龐大的消費市場。

說實話,不是哪個省份都能輕松“搞菜”的!

廣東以制造業立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營業收入、利潤、數字經濟規模等統統都是全國第一。

2021年,廣東省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4.5萬億元,繼續居全國第一,全部工業增加值貢獻率自2015年以來首次達到40%以上。

尤其是大灣區11個城市,各有各的特色,分工明确卻又緊密銜接。

投資風向标丨突然宣布!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放出大招,一堆城市懵了

騰訊、華為、大疆……這些中國頂尖的民營企業,很多都來自大灣區。截至目前,廣東省總市值超千億元的上市公司已達40家,大多數都是制造業相關領域的“領頭羊”。

廣東位于内外循環的交彙點,産業體系完備,1500多萬市場主體,1.27億常住人口的龐大市場,合起來就是廣東最大的機會。

這不僅對預制菜來說是如此,任何一個産業亦是如此。

今天的廣東,一手防疫情,一手抓經濟,正在像走鋼絲一樣尋找着平衡點。

畢竟,疫情還沒有過去,廣東依然提起十二萬分精神,與病毒搏鬥。

根據最新的資料,珠三角城市新冠本土确診病例新增數已經回落到個位數,即便加上無症狀感染者也不過百。

兩千多萬人的深圳,極限封鎖測試也告一段落,把社會面感染數降下來了。

廣深兩座特大城市,以及其他珠三角城市初步走出疫情,這才能騰出手搞經濟。

說實話,真的很不容易。

廣東的反應速度,恰恰就是這次防疫的關鍵。奧密克戎毒株最大的特點就是傳播性極強,一座城市從上到下,應對速度足夠迅速,跑得比奧密克戎更快,就打中了毒王的七寸。

一天完成千萬人口核酸檢測,這種“閃電戰”展現了防控的信心。

投資風向标丨突然宣布!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放出大招,一堆城市懵了

如今,廣東又開始大力抓經濟,激活市場主體活力,讓很多人看到了新的願景。

2022年,或許不會像想象中那麼困難。

廣東下了大決心。在這次拿出的47條措施當中,對工業和服務業的支援可謂是拳拳到肉,絕對不整虛頭巴腦的東西。

第一,不僅減免租金,還對減免租金的房屋業主減免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不轉嫁成本,每一方都獲利。

第二,繼續對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六稅兩費”減半征收,還擴大了适用範圍,由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到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都能享受減稅優惠。

第三,針對餐飲、零售、旅遊、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民航等5個特殊困難行業,分别提出纾困扶持措施:

第四,推動超5000家工業企業“上雲上平台”,利用企業微信、騰訊雲等手段實作數字化轉型。

第五,加大工業投資、加快項目建設。官方資料披露,今年1-2月,廣東省工業投資增長38.6%,比全國(19.8%)高18.8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了36.1%。這說明,工業投資已經成為了廣東工業穩增長的新引擎。

政府在助企纾困,廣東頭部企業也在擔負責任,扶持小微企業。

比如騰訊,就對符合标準的小微商戶實行支付手續費優惠,并将持續至2024年9月,多項舉措綜合降低小微商戶的經營成本,預計投入超百億。

事實證明,廣東各界助企纾困的力度,越來越精細,越來越有針對性。

貨币不搞“大水漫灌”,财政政策也要“滴灌化”,讓實惠流到每一個市場主體手裡。

那春雷陣陣,傳來的是希望的聲音。

投資風向标丨突然宣布!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放出大招,一堆城市懵了

30年前,很多地方還在讨論姓社姓資,深圳就獨自唱響“東方風來滿眼春”改革開放新篇章。

廣東在曆史上的抉擇,大多數都是驚險的一躍。

先行一步,大膽革新,就是廣東這麼多年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底層密碼。

新冠疫情越來越像一道溝壑,把世界分為兩個部分,敢于打破正常、銳意進取的人,和畏畏縮縮、故步自封的人。

我們之前就分析過,中國經濟能否在疫後反彈,關鍵看兩點:

敢于重組資源的企業家精神是否被激活;給中小企業輸血的管道是否被疏通。

廣東這一次的八項行動47條措施,顯然是下了狠功夫,誓要奪回失去的兩年,突圍而出,創造自身的發展的新優勢。

世界的無序和不确定性是常态。

發展才是硬道理,不管疫情還是戰争,做好自己的事,才能真正行穩緻遠。

——END——

☞智谷趨勢為中産階級的資本覺醒服務,幫助更多人獲得财富。據悉,帝都深處的人也會在睡前打開這個号。高層會議、宏觀經濟、城市脈絡、政策變動……這裡有最真實的中國,有許多人難以察覺到的趨勢信号。

請關注“智谷趨勢”

投資風向标丨突然宣布!中國經濟第一強省率先放出大招,一堆城市懵了

編輯: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背景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回複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己任。

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号:zgqybnews,關于财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