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代異聞錄之虔誠的軍士

作者:公子品史

唐代貞觀年間在陝西某當地有一戶農民,這家農民姓張,當地人稱其為張大,一家四口人都靠種地為生,但是家裡隻有區區三畝不到的薄田,是以一家人過得很艱難,有時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有時一天隻能何兩碗粥,附近的人家都知道他們家很窮。

唐代異聞錄之虔誠的軍士

但是這戶人家雖然很窮卻很虔誠,他們家裡有一尊不知道何時傳下來的小木頭佛像,因為年深日久表面全部都黑了,也看不清佛像的臉。即使如此,張家人也像寶貝一樣地放在家裡一個專門的地方,每天都會朝三拜,非常虔誠。

張大有二個兒子,一個叫張達,一個叫張冬,為了混口飯吃,也為了不讓家人受苦,他已經成年的大兒子張達于是就去報名參了軍,雖然知道軍隊裡面很苦很累,可是為了家裡能好過點還是去了,他的家人也是依依不舍可是也無可奈何。

張達參軍以後随軍隊去了山西太原某地駐防,他雖然是一個小兵卻知道上進不甘永遠做一個小兵,在有閑暇的時間就想辦法去和識字的人去認字,随着時間的發展,張達認識的字越來越多,他可以看得懂一些書了。他繼承了家裡對神佛的虔誠,還想辦法找來了一部《金剛經》,每天都利用閑時讀一些裡面的内容。沒多久他整個經書都會讀了,并且堅持每天睡前都會讀一部分《金剛經》的内容,不讀完就不睡覺,他的周圍軍士兄弟對他這一做法都很尊敬。因為他們從沒沒有想到要學識字要學讀經書,并且張達還時常幫助他們給家裡寫信,家裡要是有來信還會給他們讀家裡的信,是以也深得周圍兄弟的信任。

唐代異聞錄之虔誠的軍士

某天張達在駐地城東樓上值班卻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當天他值班的時候突然看見四個黃衣人從東方而來,不一會就到了城下,好像是在捉拿逃犯似得。仔細傾聽,他們好像在說:張達常念《金剛經》,每次念完經回向時,都以一分功德,祝願護佑冥司。我們久蒙張達念經回向的恩惠,為什麼要殺他呢?他對門有一位同姓同年的人,壽限将到,可以代替他。”聽到這裡,張達大吃一驚,原來說的是自己,在想看的時候發現這四人忽然不見了。

他在城樓上一夜值班都沒睡着,等到到天亮時,他回到營地的時候突然聽到對門人家的兒子突然死去。張達内心受到觸動,覺得是無關人的人因為自己而受到這樣的的影響,覺得自己有愧,于是他自己也出了一部分錢給這家人辦了喪事,之後還出錢供養了這個人的父母。

唐代異聞錄之虔誠的軍士

之後在軍隊做了數年之後,他退出了軍隊,後來出家去了自己家鄉附近的一座寺廟,被主持賜予法号慧通,直到他去世之前一直都在這個寺廟,聽說他還善于給人解簽,在當地有着一定的名氣,來拜訪他的人很多,在寺廟裡面到九十三歲才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