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魔都的這場“丁丁保衛戰”,你究竟保衛的是什麼?

文/桐城一派

魔都的這場“丁丁保衛戰”,你究竟保衛的是什麼?

3月份是學雷鋒月,做好事月,做好事不留名月。

做好事不留名,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杜甫說: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李白緊跟而上: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一千多年前的詩聖和詩仙都能做到淡迫名利,現代人何嘗做不到呢。

但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就是做不到,公開吆喝:我做好事了!

魔都的這場“丁丁保衛戰”,你究竟保衛的是什麼?

好事做也就做了,但你唯恐别人不知道,非要在公衆号上公開吹啊,你這一吹,無疑是火上澆油。

幾天前,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生殖中心的護士周盛妮突發哮喘,遭自家醫院拒診,因延誤救治時間離世。僅隔7天,上海航昌路一名哮喘老人求助120醫生遭拒,遺憾地離開了人世。

而為了保住一位“來自境外高風險地區外籍患者”的“丁丁”,上海六院和八院精誠合作,動用了疫情下有限的所有資源,八院的書記、院長、副院長親自坐鎮,六院的泌尿外科主任和主任醫師親自參與手術。

魔都的這場“丁丁保衛戰”,你究竟保衛的是什麼?

從手術的本身來說,是一起成功的手術案例。丁丁異常勃起長達50個小時以上,最終能夠讓它乖乖地軟下來,了不起的手術,确實值得大吹特吹。

國際友人也是人,是以我并不反對在疫情非常嚴峻的時期做這台手術。丁丁勃起幾分鐘十幾分鐘或許非常爽,幾十分鐘乃至以小時計算就可能有些受不了了,50小時什麼概念,比2天2夜還長,男人受不了女人當然也受不了。

甚至,床也受不了。

我不知道這個洋人的丁丁為啥會充血這麼長時間,也不想搞清楚他是在何種環境下發生這種意外的,但我雖然不是醫生,也清楚長時間丁丁充血如果不及時救治的後果:丁丁會壞死。

這是常識。

是以,在這件事上,洋人沒錯。錯的是醫院。

外籍患者的“丁丁”是“金丁丁”還是“銀丁丁”,而周盛妮和哮喘老人的命就不是命了。為什麼在洋人的丁丁面前,中國人的命就低人一等,可以拒診,可以冷漠,可以無視?

魔都的這場“丁丁保衛戰”,你究竟保衛的是什麼?

無情拒診哮喘病人緻其死亡,動用一切力量全力救治外國人的“丁丁”,這就是你們說的所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中國人的一條命,抵不過洋人的一根“丁丁”?

或許有人說,我們是泱泱大國,禮儀之邦,對一個外國友人伸出援助之手,是應該的。這話我不反對。但在周盛妮和哮喘老人屍骨未寒的情況下,你救了國際友人的丁丁,就應該學學李白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而不是,在特殊時期,在魔都處于風尖浪口的關鍵時刻,不應該在3月份的最後一天的深夜,在公衆号上高調宣揚這場“丁丁保衛戰”,這不是公開拉仇恨是什麼。

是以,上海六院的正确做法是,向雷鋒同志學習,

做好事不留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