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樸樸超市成立6年就做到150億,靠的是什麼?

作者:私域怎麼玩

憑着“純線上營運+前置倉配送”模式,在福州這個永輝超市總部地頭上,碾壓永輝,逼退盒馬,成立僅僅6年,從0做到了150億。

在美團黃和餓了麼藍之外,成為奔走于廣深街頭的綠色新勢力——樸樸超市。

樸樸崛起之快,還得從定位講起。

數字化時代,所有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這也正是樸撲打造線上超市的初衷。環伺左右,盡管樸樸創立前後兩年周邊已經勁敵林立,但樸樸還是在比對中找到了切入的縫隙。

樸樸超市成立6年就做到150億,靠的是什麼?

1、兇猛地推,立體化流量來源

創立于2016年的樸樸超市,從福州起步,現已擴張至廣深和武漢成都,采用“純線上+前置倉”的商業模式,即在消費者居住地3km範圍内建立前置貨倉,主打全品類營運,不設線下門店,使用者手機下單,樸樸在30分鐘内即時配送。

社交媒體:資訊流+使用者裂變

線上,樸樸通過社交媒體如朋友圈、抖音和微網誌露面,在使用者量衆多的APP打資訊流廣告。

例如抖音,樸樸以抖音使用者喜歡的真人情景劇形式開場,突出當季生鮮産品以及“188元新人大禮包”吸引點拉新。

樸樸超市成立6年就做到150億,靠的是什麼?

傳統廣告+地推

線下則是密集的廣告:公共汽車站、地鐵廣告位、到站提醒、電梯廣告……鋪天蓋地,無處不在。

樸樸超市成立6年就做到150億,靠的是什麼?

2、千倉千面供應鍊,更多SKU

零售業有句老話:起勢靠流量,生死供應鍊。生鮮電商的角逐實質是深耕供應鍊下的商品競争,而非價格戰。說白了,商品品質跟不上,再便宜也不行

樸樸讓利背後,與采取數字化管理商品不無關系。

讓使用者買更好

在獲客成本高達40元的生鮮電商裡,樸樸超市APP坐擁1.7億使用者,這是一個巨大私域流量池,同時是龐大資料資産,樸樸能夠實作對使用者觸達、激活,分析使用者的消費行為偏好。

樸樸超市成立6年就做到150億,靠的是什麼?

3、跑通最後一公裡

樸樸承諾使用者30分鐘内送達,那麼細化到快遞員揀貨、打包、送貨上,就劃出了具體時間。

樸樸的揀貨員能夠在90秒内從800平方米的前置倉揀出平均20件商品,包括不同類目和型号;打包員則能在90秒内完成複雜的打包流程,例如冰鮮品和日用品分開打包,冰淇淋還會附贈冰袋。

樸樸超市成立6年就做到150億,靠的是什麼?

樸樸超市跟線下超市有何不一樣?

回顧其崛起曆程,我認為樸樸正像它創立之始就帶着網際網路基因一樣,具有濃濃的使用者營運思維。

樸樸先是通過線上線下爆炸式宣傳,立體化覆寫目标人群;然後在供應鍊管理上,利用1.7億私域流量池+數字化實作以銷定産、單品管理和千倉千面,不僅要讓使用者買到高成本效益商品,還能提供多品類,讓使用者一站式買齊生活所需品。

未來擁有1.7億使用者群的樸樸,已經不需要再靠投入廣告來觸達使用者,而且還可以無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