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同住一個地球村,但是中西文化有着非常多的不同,中國人喜歡喝茶,而西方人鐘情于咖啡,其實,随着文化的交流融合,已經沒有明顯的界限了,越來越多老外有模有樣地端起了茶杯,很多中國年輕人也愛上了提神醒腦的“續命神器”咖啡。
說到咖啡,大家腦海中一定會出現畫面,我們可以簡單地将咖啡概括為一種咖色的可以喝的飲品,不同于無色的水,咖啡是有顔色的,這對于藝術家來說,就有了創作藝術作品的可能。我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像咖啡這樣用來飲用的東西,在藝術家看來,它的用處遠不止于此。

他們往往能用全新的角度來诠釋,藝術家卡倫·伊蘭就将咖啡當成了一張繪畫顔料,繪制出衆多經典的傳世名畫。卡倫·伊蘭從小就是一個創造力非常強的孩子,與她的同齡人相比,她更喜歡觀察和思考,對于同一個問題,她也總是能想出更多的辦法來解決。在她14歲的時候,卡倫·伊蘭無意中參加了一個肖像課程,激發了她對繪畫的興趣,也激發了她将藝術作為未來的職業。
在作為一名藝術家的職業生涯早期,卡倫·伊蘭幾乎每天都在練習繪畫,每天,她都會沖一杯咖啡,然後給居住在附近的居民畫素描。不停地訓練,使得卡倫·伊蘭練就了紮實的繪畫功底,她可以非常準且快速地畫出一幅肖像畫。
但是,卡倫·伊蘭并不滿足于此,一直在努力尋找突破,她希望找到一種更新穎的畫法,有一天,百無聊賴的她被自己手裡的咖啡激發了靈感,咖啡是否可以像畫單色素描的鉛筆、針管筆、或者水彩顔料一樣,來作為顔料來畫畫呢?
卡倫·伊蘭開始嘗試,她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蘸着咖啡來畫一些簡單的小畫,細微的筆觸則用勺子或叉子輔助。單一濃度的咖啡很難畫出畫面的陰影和深度,卡倫·伊蘭便根據畫面需要,通過加水混合的方式,來調整咖啡的濃淡。
漸漸地,卡倫·伊蘭可以畫一些大尺幅、畫面複雜的畫作,甚至她還還原了很多我們熟悉的經典名畫,從《美國哥特式》、《蒙娜麗莎》,到《尖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除了顔色不同之外,這位藝術家用手指和勺子為畫筆,用咖啡為顔料,創作的畫作還原度幾乎達到了滿分。
據了解,如今這位藝術家又在尋找全新的挑戰了,她把目光瞄向了啤酒,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看到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創作的啤酒畫了,真是讓人期待。接下來,我們不妨先欣賞一下卡倫·伊蘭用咖啡畫出的經典名畫吧。